《自然的體系》是法國哲學家保爾·昂利·霍爾巴赫創作的哲學著作,1770年首次出版。
《自然的體系》上卷講人和自然的關係,詳細地闡明了唯物主義的自然觀,是霍爾巴赫唯物主義思想體系的一般表述,其中提出的世界統一於物質的觀點,闡明了運動是物質的一種性質及其遵循的必然性規律,指出宇宙是一條因果無窮的鎖鏈,靈魂一旦脫離肉體就會是僵死的、無生氣的,並主張唯物主義的反映論;下卷講人和神的關係,尖銳地批判了神學和宗教的謬誤,霍爾巴赫運用唯物主義原則對神學世界觀進行了全面深入的批判。
《自然的體系》系統地、全面地闡述了唯物主義世界觀、認識論以及有關政治、社會、倫理、宗教等各方面的觀點。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自然的體系
- 外文名稱:Système de la nature,ou des Lois du monde physique et du monde moral
- 作品別名:自然體系、論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法則
- 作者:保爾·昂利·霍爾巴赫
- 首版時間:1770年
- 字數:458000
- 類別:哲學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作品影響,作品評價,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自然的體系》全面總結了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哲學,系統闡明了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堅持發展了唯物主義經驗論,論述了戰鬥元神論。全書分上下兩卷,共31章。上卷論述人和自然的關係。在自然觀上,主張研究、認識自然,人存在於自然整體之中,也要服從自然的法則;物質、運動是構成自然界的本質,運動是物質存在的一種方式;反對17世紀唯物主義把物質歸結為某種具體性質,提出“物質一般地就是一切以任何一種方式刺激我們感官的東西”的物質定義;探討了運動形式、因果必然性等問題,但把運動僅僅歸結為機械運動,並否認了偶然性的客觀存在。在認識論上,強調一切認識都由感覺派生,提出經驗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標準。下卷論述人和神的關係。分析了泛神論和自然神論的聯繫;認為宗教起源於人們的無知和恐懼;主張消滅宗教,建立無神論社會。
作品目錄
上卷 論自然及其規律;論人;論靈魂及其能力;論靈魂不死的教義;論幸福
第一章 論自然 |
第二章 論運動及其起源 |
第三章 論物質;論物質的各種組合和物質的各種運動或論自然的進程 |
第四章 論自然的一切存在物所共有的運動法則;論吸引力和排拒力;論慣力;論必然性 |
第五章 論秩序與混亂;論智慧;論偶然 |
第六章 論人;論物質的人與精神的人的區分;論人的起源 |
第七章 論靈魂與靈性的體系 |
第八章 論理智的能力;一切都由感覺的能力所派生 |
第九章 論理智慧型力的差異性;這些能力也像它們道德的性質一樣有賴於物質的原因;社會的、道德的以及政治的自然原則 |
第十章 我們的靈魂並不是從本身抽出自己的觀念的;沒有先天的觀念 |
第十一章 論人的自由的體系 |
第十二章 認為宿命論體系是危險的意見之考察 |
第十三章 論靈魂不死;論來世說;論死的恐懼 |
第十四章 教育、道德與法律足以抑制人類;論對於不死的欲求;論自殺 |
第十五章 論人類的利益,或論人對幸福的種種觀念;人沒有德行便沒有幸福 |
第十六章 對於幸福的錯誤觀念是人類不幸的真正泉源;無效的藥劑 |
第十七章 論真實的觀念或建立在自然之上的觀念是解救人們不幸的唯一良藥;上卷的概括 |
下卷 論神;論神存在的證明;神的屬性論神影響人類幸福的方式
第一章 我們對於神的觀念之起源 |
第二章 論神話與神學 |
第三章 混亂的和矛盾的神學觀念 |
第四章 對克拉克所提出的神存在的證明的考察 |
第五章 對笛卡爾、馬勒布朗士、牛頓等所提出的神存在的證明的考察 |
第六章 論泛神論或對神的自然觀念 |
第七章 論一神論或自然神論;論樂觀主義的體系;論終極目的 |
第八章 從人們關於神的概念,或關於神的概念在道德、政治、科學、民族的以及個人的幸福方面的影響對人所產生的種種利益的考察 |
第九章 神學意見不能做道德的基礎。宗教道德和自然道德的比較。宗教有害於人類精神的進步 |
第十章 人不能從人們給他形成的神的觀念中得到任何結論;人在信神方面所表現的行為是矛盾的和無益的 |
第十一章 為本書各種意見辯護;論不敬;無神論者是存在的嗎? |
第十二章 無神論與道德相容嗎? |
第十三章 導致無神論的一些動機;這體系能是危險的嗎?它能被一般人採納嗎? |
第十四章 自然法簡述 |
創作背景
從中世紀繼承下來並且得到不斷精工提煉的宗教神學體系,在18世紀法國思想界中基本上仍然處於統治地位。虛構的宗教世界觀是當時一切政治、社會、法律、道德的思想基礎。教會依據這種神學體系,制定出無數清規戒律作為人們一切思想和行為的規範和指針;使人精神保持著愚昧,堵塞人們追求真理的道路,從而在思想上有力地支持了當時的封建統治。18世紀法國當時的封建生產關係已成為生產力發展的巨大障礙,與生產力發生了尖銳的矛盾。新興資產階級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不得不向封建的統治階級展開鬥爭。這種情況必然要在意識形態方面得到反映。舊的封建制度和作為這一制度之有力支柱的宗教神學體系,成為代表先進資產階級的思想家在思想戰線上鬥爭的主要目標。這種情況在先進的資產階級思想家看來是無法容忍的。霍爾巴赫便是為了針對這種神學的思想體系,創作了《自然的體系》,提出了自己的一系列唯物主義觀點,並且對之進行了無情的攻擊。
作品思想
《自然的體系》上卷論述了自然及其運動法則;人及其理智慧型力;人的自由以及人的利益和幸福。書中認為,“人是自然的產物,存在於自然之中,服從自然的法則,不能超越自然”。因此應該依據經驗,研究自然及其法則,在自然之中尋求幸福。書中指出,自然是由物質與運動構成的不同秩序和等級的自然物的總和,人只是其中的一個等級,認為“物質由於自己特有的能力而活動”,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書中堅持貫徹客觀因果必然性的原則,否認偶然性,反對神意說。
書中認為靈魂是構成肉體的一部分,是肉體的機能,是大腦器官的一種作用。人的理智慧型力由感覺能力所派生,思想活動以感覺為基礎。人的理智慧型力的差別,是由於人的氣質不同,而氣質的不同,是由於構成人的機體物質元素不同。書中論述了道德、教育,政治等觀點,闡述了政府的起源、作用和公正的法律所遵循的目的以及君主專制的起源,認為“君主應服從法律,而不是法律應該服從君主”。書中認為,“自然所造成的人是既不善也不惡”,善惡是後天環境造成的。書中批判了貝克萊的主觀唯心主義,批判了天賦觀念論,闡述了唯物主義反映論,從認識論角度批判了靈魂實體說。
書中對“宿命論的體系”進行了辯護,認為宿命論的體系決不認為犯罪可以不受懲罰,“人的一切行動都是必然的”與評價人的行為功過是非是不同的問題。書中主張寬容的刑罰,強調社會本身對犯罪負有責任。必然性的體系與道德學是不矛盾的,它並沒有貶低人,因為“大自然本身就是一部浩大的機械”。精神世界的現象和物質世界的現象是遵守同一規律的,自然現象的變化、社會革命以及意志的變化“歸根至底是由於一些物質的原因所推動的”。書中批駁了靈魂不死說和來世說,認為它不僅不能阻止人的惡行,反而對人是有害的,認為教育、道德和法律足以抑制人類,它比用宗教欺騙和恫嚇人們更為有效得多。書中論述了幸福觀念、德行與幸福的關係,認為“每個人都是為自己幸福以自己的方式而勞動”,“德行不過是一種用別人的福利來使自己成為幸福的藝術”。對幸福的錯誤觀念是造成人類不幸的源泉,要正確的使用權力和利用金錢、節制自己的快樂;認為理性應尊重在不損害他人、使自己幸福也使別人幸福的前提下追求權力、偉大、財富和快樂。上卷最後一章對前述思想作了概括,認為只有建立在自然、經驗、人性和理性之上的真實的觀念才是解救人類不幸的唯一良藥,才能建立合理的社會制度,造成有道德的人,把人的情慾引向公益。而錯誤的想像的利益,天堂、幽靈等宗教的虛假觀念只能阻止人們尋找幸福,使人陷入歧途。上卷結論說,要研究自然、遵從自然必然性而活動,道德要建立在人的本性之上,神學那些超自然的、想像的假說是騙人的。
下卷共十四章,是在上卷所闡述的徹底的機械唯物主義觀點基礎上系統地闡述了無神論思想,批判了宗教神學。書中揭示了宗教神學的起源,批判了各種對於神的存在的證明以及各種形式的神學觀念,揭露了宗教神學對於社會、政治、道德、科學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危害。對各種對無神論思想的攻擊和駁難進行了反擊和回答,對無神論思想進行了辯護。
作品影響
《自然的體系》在當時思想界影響很大,一些哲學家稱之為18世紀的“唯物主義聖經”,曾屢次再版,並翻譯成幾種文字。後被羅馬教皇列入《禁書目錄》。
作品評價
德國思想家卡爾·海因里希·馬克思:在霍爾巴赫的“自然體系”中,論述物理學的那一部分也是法國唯物主義和英國唯物主義的結合,而論述道德的部分實質上則是以愛爾維修的道德論為依據。
作者簡介
保爾·昂利·霍爾巴赫1723年1月生於德國巴伐利亞的帕拉蒂內特的埃德森姆小村子,一個信奉羅馬天主教的商人家庭。1729年無神論者讓・梅葉去世。這位鄉村神甫的《遺書》於六十年代摘要發表,直接促進了霍爾巴赫無神論思想的形成。1735年受伯父的邀請,霍爾巴赫隨父親移居法國,在巴黎就學。1750年霍爾巴赫支持達蘭貝、狄德羅等主編的《百科全書,或科學、藝術、工藝詳解辭典》的籌備工作。1772年《百科全書圖冊》全部出齊。1789年1月21日霍爾巴赫去世。霍爾巴赫的主要著作有《健全的思想》《自然的體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