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和人工誘導布氏錐蟲分化的分子機理》是依託中山大學,由倫照榮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然和人工誘導布氏錐蟲分化的分子機理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倫照榮
- 依託單位:中山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布氏錐蟲是人睡眠病和動物錐蟲病的病原體,是WHO和OIE致力要在全球控制的重要人畜共患熱帶病病原體之一,也是國際學術界研究宿主與寄生原蟲相互關係的重要模式物種。藥物治療錐蟲病目前仍是WHO優先選擇的方法之一,但由於長期使用為數不多的幾種抗錐蟲藥,許多流行區蟲株已對其出現嚴重的抗性,導致治療失敗。布氏錐蟲從分裂的細長型分化成沒有分裂能力的粗短型是其傳播的關鍵,也是其生活史在哺乳動物和人中最薄弱的環節。儘管人們對錐蟲的分化包括人工誘導分化作了大量的研究,但其精確機理迄今未明。本項目擬在自然和人工誘導的條件下,對布氏錐蟲從細長型分化成粗短型的編碼和非編碼RNA的轉錄組進行大規模測序分析,通過基因剔除和RNAi技術明確誘導布氏錐蟲分化的關鍵分子和相關基因及其功能,為研究針對誘導錐蟲分化的新型藥物的研發提供全新的理論基礎。
結題摘要
布氏錐蟲(Trypanosoma brucei)是人睡眠病和動物錐蟲病的病原體,是WHO和OIE致力要在全球控制的重要人畜共患熱帶病病原體之一,也是國際學術界研究宿主與寄生原蟲相互關係的重要模式物種。藥物治療錐蟲病目前仍是WHO優先選擇的方法之一,但由於長期使用為數不多的幾種抗錐蟲藥,許多流行區蟲株已對其出現嚴重的抗性,導致治療失敗。布氏錐蟲從分裂的細長型分化成沒有分裂能力的粗短型是其傳播的關鍵,也是其生活史最薄弱的環節。儘管人們對錐蟲的分裂分化包括人工誘導分化作了大量的研究,但精確機理迄今未明。本項目主要目的是在體內外(自然和人工誘導)的條件下了解布氏錐蟲的分裂和分化(從分裂的細長型分化成沒有分裂能力但有感染媒介宿主能力的粗短型)的分子機理。重要成果主要表現為:(1)證明布氏錐蟲的CIF1和Polo-like激酶在其胞質分裂中發揮重要作用,成果發表在PNAS(2016)。(2)發現布氏錐蟲在其生活史的分化發育中,ATP驅使和AMPK獨立的自噬對其適應新的環境起到重要作用(Autophagy,2017).(3)通過將布氏錐蟲在小鼠體內半年的快速傳代,成功地使具有細長型和粗短型的布氏錐蟲Antat1.1蟲株從多態型(polymorphic)變成只有細長型的單態型(monomorphic),而且單態型錐蟲表現出對小鼠的毒力明顯增強,體外(27o C)轉化成前循環型(procyclic form)能力明顯減弱的生物學特性。 通過對細長型和粗短型的編碼和非編碼RNA的轉錄組進行大規模測序分析,發現POMP和PAD等基因發生明顯的變化(成果在撰寫論文和待發表中)。這些基因的顯著變化對我們深入了解布氏錐蟲在哺乳動物體內的分化提供了重要的分子信息。研究結果為精確了解布氏錐蟲的分化調控和研發新型的抗錐蟲藥物提供了新的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