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提高內驅力是指個體由自己的學業成績而獲得相應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它不直接指向知識和學習任務本身,而是把學業成績看成是贏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它首先由奧蘇貝爾提出。奧蘇貝爾對自我提高內驅力的特點、作用以及培養和激發措施進行了論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我提高內驅力
- 外文名:Ego-enhancementDrive
- 套用學科:心理學
- 套用範圍:教育心理學
含義,特點,作用,培養措施,
含義
自我提高內驅力是指個體由自己的學業成績而獲得相應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它不直接指向知識和學習任務本身,而是把學業成績看成是贏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這種需要從兒童入學開始,日益顯得重要,成為成就動機的主要組成部分。
特點
自我提高的內驅力是一種通過自身努力,勝任一定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就,從而贏得一定的社會地位的需要。它與認知內驅力的區別在於:認知內驅力的指向是知識內容本身,它以獲得知識和理解事物為滿足;自我提高的內驅力指向的是一定的社會地位,它以贏得一定的地位為滿足。由於在社會中,一定的成就總能夠贏得一定的地位,成就的大小決定著他所贏得的地位的高低。所以,取得成就成了贏得地位的前提。又因為成就的取得與能力水平是相稱的。這樣,對地位的追求就導致了成就的取得和能力的提高,成為自我提高的內驅力。由此看來,對地位的追求是動機的直接目標;成就的獲得和能力的提高是間接的目標。顯然,自我提高的內驅力是一種外部動機。
作用
對於學生來說,自我提高的內驅力是成就動機的第二個組成部分。它可以促使學生把學習的目標指向將來要從事的理想職業或學術上的成就,以便贏得一定的社會地位。在學習期間,自我提高的成就動機可以促使學生去追求優秀的學習成績或較高的排列名次。總之,自我提高的學習動機會使學生變得更加努力,會使學生努力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努力地獲得好的學習成績,在同伴中贏得優越的地位。顯然,自我提高的學習動機是激發學生努力學習的重要動力源泉。同認知的內驅力相比,自我提高的內驅力雖然屬於外部的、間接的學習動機。但是,它的作用時間往往比認知的內驅力還要長久。認知的內驅力往往隨著學習內容的變化而發生變化。當學習的內容不能激發起學生的認知興趣的,認知內驅力就要下降或轉移方向。所以,認知的內驅力對於大多數學生或大多數學科來說,很難起到持久的激勵作用。而自我提高的內驅力一旦指向遠大的理想或與長期的奮鬥目標結合起來,就會成為鞭策學生努力學習、持續奮鬥的長久力量。因此,在教學中培養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和遠大的抱負.是激發學生自我提高內驅力的有效措施。
培養措施
教師對學習成績有了提高的學生給予及時的讚許,教師對學生寄予的較高期望開展適當的學習競賽,表揚或獎勵學習優秀的學生,為後進學生提供可以學習的榜樣等,都可以培養和激發學生自我提高的內驅力。這類措施可以看作是正面的激勵措施。在教學中適當地採用合理的懲罰等.也可起到激發自我提高內驅力的作用。例如,嚴格的學業考核、科學的等級評比、對不努力學生的批評或懲罰等都可以起到激發學生自我提高內驅力的作用。不過採用這些負面的激勵措施一定要適當。過高地要求和過度的壓力會使學生產生學習焦慮,導致學習效果下降。過於嚴格地要求和嚴厲地懲罰也會使學生喪失信心,失去自信,從而損傷學生的自尊心,降低學生的理想和志向。在學業上連續遭受失敗的打擊,也會使學生的志向水平降低,導致學生的退縮和迴避。因此,這種負面的激勵措施一定要適當地運用,而且要因人而異。對於心理承受力強,而且有一定潛力,具有較強惰性的學生,要適當加大壓力,提高懲罰的力度;而對於心理承受力較弱,能力較低的學生,則要較多地採用正面激勵措施,適當給予負面壓力。過分強調自我提高的內驅力的作用,會助長學生的功利主義傾向。使學生把學習看成是追求功名和利益的手段,而降低對學習任務本身的興趣。因此,培養和激發自我提高的內驅力一定要與培養和激發學生的認知內驅力結合起來,使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都發揮應有的促進學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