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客觀化,是指個體對自己的天賦與義務有正確的理解,懂得真實自我與理想自我間的差異,懂得自我評價與他人對自己評價間的差異,能客觀地認識自己,不以偽裝來欺騙自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我客觀化
- 出處:心理學大辭典(下卷)
自我客觀化,是指個體對自己的天賦與義務有正確的理解,懂得真實自我與理想自我間的差異,懂得自我評價與他人對自己評價間的差異,能客觀地認識自己,不以偽裝來欺騙自己。
自我客觀化,是指個體對自己的天賦與義務有正確的理解,懂得真實自我與理想自我間的差異,懂得自我評價與他人對自己評價間的差異,能客觀地認識自己,不以偽裝來欺騙自己。綜觀自我概念的心理學研究,個體既可以以主體我(即英語中的I)...
懼怕別人否定 自我效能是個體對自已能力的一種主觀評價,高自我效能者往往信心十足,低自我效能者則處於高壓和高覺醒狀態,表現出焦慮和恐懼感。強迫症患者的早期經歷中往往自我客觀化程度低,自我效能感不高,容易關注客體評價。
這種自我中心化現象一直到形式運算階段初期,兒童能夠對自己的思維進行“反省”時才得以消失。在這一階段,兒童的去中心化的能力得到發展,兒童認識到他人的觀點,能將自己的看法和他人的看法調和起來,但並不是都客觀化了。事實上,有些...
他堅持行為主義心理學的一些基本觀點,如強調研究人類的行為,強調客觀化的研究原則,強調學習中強化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他也探索了內部的心理過程,強調自我因素對行為的中介調節作用。他主張行為和認知的結合;主張必須以環境、行為、人...
並不證明特質不存在。健康人格 1.自我廣延的能力(capacity for self-extension);2.與他人熱情交往的能力;3.情緒上的安全感和自我認同感;4.具有現實性知覺;5.具有自我客觀化(self-objectification)6.有一致的人生哲學 ...
5.自我客觀化,能洞察自己的能力與不足;6.統一的人生哲學,有相當清晰的自我意向和一套指導其行為的標準。卡特爾特質因素理論 人格結構 人在不同時間和情景中都保持某種行為形式和一致性;(一)獨有特質與共同特質 在某一社區里,人...
(5)體現自我客觀化。健康成人對自己的所有和所缺都十分清楚和準確,理解真實自我與理想自我之間的差異。(6)體現定向一致的人生觀。健康成人表現出定向一致,為一定的目的而生活,有一種主要的願望。這種定向一般來說是屬於宗教的,但...
中的角色,由李惠利飾演。22歲,主修歷史的平凡大學生。性格直率、古靈精怪,講話風格充滿事實暴擊,而且有透徹的自我客觀化能力和果斷的拒絕力,所以一直過著母胎單身生活。有著驚人食量,一天可以吃五餐,是吃貨一枚。
因而,一切社會生活現象都是生命的客觀化,整個人類社會正是靠著生命之流連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然而,他有時也把這種客觀化的精神稱為“客觀精神”,這種客觀精神不僅是自我精神的客觀化,也是他人精神的客觀化,體現了人的共性。他又把...
牟宗三認為:“有了人格概念,先把自己的生命內在地客觀化,然後始能肯定人間的一切人文活動,見出其能完成人格的教養作用。這就是移向客觀主義”。所以,在歌德的基於人格的人文主義看來,人格的發展是個性,同時也是整全性。完全的個性...
異化論是黑格爾的自然哲學的基本命題,也就是歐洲哲學史上著名的黑格爾的“異化”學說。異化論主要是指“自然界是自我異化的精神”。起因 異化理論最早是在黑格爾哲學中出現的。他認為自然界、人類和社會意識形態都是觀念的客觀化即外在的...
兒童正是通過一連串角色的培養和認定,使自我心理內容客觀化,自我行為表現與社會規範漸趨一致。途徑 主要有:①家庭。它是童年生活的首屬群體(見初級群體),兒童進行社會化的第一個基本單位。它對一個兒童個性的形成、特定心理品質的...
自陳量表 (self-report inventory)又稱自陳問卷和客觀化測驗,是測量人格最常用的方法和形式,指根據所測量的人格特質,編制客觀問題,要求被試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或感受去逐一回答,然後根據受測者的答案,去衡量受測者在這種人格特質上表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