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提倡
在《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明確規定:“國家發展各種教育設施,掃除文盲,對工人、農民、國家工作人員和其他勞動者進行政治、文化、科學、技術、業務的教育,鼓勵自學成材。” 建立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度,是黨中央、國務院落實《憲法》“鼓勵自學成才”的一項重要決策,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
教育體制改革的重大成果。此後,出了一批自學成材的人才,例如1991年獲 全國自學成才榮譽證書,1992年被授予 河北省自學成才者稱號,1999年被國際美聯和世界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授予“國際銀獎藝術家”的
趙玉琪;獲四川省自學成材一等獎、全國自學成材獎
劉武青;榮獲陝西職工自學成材一等獎和全國職工自學成材獎
吳鎮烽;全國194名自學成材優秀代表之一,全軍31名優秀自學成材人物之一的
劉正亮;榮獲陝西職工自學成才一等獎和全國職工自學成材獎的吳鎮烽;榮獲全國自學成材者榮譽證書、中國兵器工業“十佳”新聞工作者稱號的
馬安根;榮獲“全國職工自學材才獎”、“對人類有突出貢獻的生物學家金獎”的
姜志敏;獲“解放軍總參自學成才先進個人”獎和“全國自學成材先進個人”榮譽獎的
張海龍等等,例子舉不勝舉。嚴格來說"自學考試" 並不屬於自學的範疇,因為中國的自學考試捆綁十幾門課程一齊考,考生不可以自由選擇哪些他需要學的,那些他不需要學的。而且自學考試
輔導班越開越多,這使得自學考試跟普通的教育並無二致。
自學優勢
由於現代的教學模式採用的是捆綁式教育,一個學生要應付十多門的課程,教育出來的學生貌似什麼都懂,實際上是什麼都不精,而且出來工作後在學校學的東西一般都套用不上,加上學得又不精,就造成了知識容易遺忘現象,遺忘後學了的知識等於沒有學,造成了教育的浪費,最近中央電視台有個遊戲節目《
幸運52》就是用國小的知識去考出來工作後的成年人,好多人都答不出國小的題目,就可以說明問題,而自學者可以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和根據自己的學習特點去學東西,可以把精力都放到專門的一樣學問上,學習效果比在校學習還要強。另外,自學還可以鍛鍊人的耐心和意志力,在沒有外界督促的情況下,完全靠自發的、自主的學習。可以培養人的獨立自主能力。
相關名人
革命領袖:毛澤東
科學巨匠:愛因斯坦
美國總統:林肯
世界巨星:邁克·傑克遜
中國當代作家:海岩
中國唐代詩人:杜甫
自學解答
許多青年朋友躊躇滿志,很想學些東西,充實自己,增長知識,成就一番事業。可是他們又常抱怨失去上大學深造或攻讀重點院校的機會,尤其是不少農村青年,常苦於學習無人指導,因而嘆息與成才無緣,終日不思學習進取,浪費不少光陰。
“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自學與成才歷來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自學歷來就是許多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政治家等成才、成功的重要途徑。美國科學家、世界大發明家愛迪生終身僅在學校念過幾個月的書,一生卻有上千種發明。
世界革命活動家
列寧,剛上大學一年級,因參加革命活動,被當局開除學籍,並逮捕入獄,失去繼續讀大學的機會。一年後出獄,列寧決心自學完成大學課程,他給自己訂了嚴格的學習計畫,每天都刻苦自學,經過一年的努力,列寧終於學完大學四年的全部課程,以校外生的資格取得了國立彼得堡大學的畢業證書。“有志者,事竟成”。自學成才之路雖然異常艱辛,不少人卻為之所動,憑著頑強的毅志毅力,百折不撓,獲得成功。
自學成才雖然不易,但為之努力的人們都有一個堅定的信念,信奉“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為舟”,在各自工作崗位或艱苦的環境中,奮發努力,孜孜不倦,刻苦自學,執著追求,不僅出色完成本職工作任務,而且通過自學成才,實現了自己的理想與人生價值。無數事實事例證明,自學之舟可以使人達到成功的彼岸。獲得文憑、學位,使人掌握了一定的理論基礎知識,在工作中固然重要,但隨著工作的需要,會遇到不少的新問題,必須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給自己“充電”,才能適應於工作的創新。在當今“
知識爆炸”的年代,人類知識量正以
幾何級數增長,不但要求沒有文憑的同志自學,而且取得文憑的同志也應自學,才能獲得適應於現實工作的知識。
學習永遠不晚,自學隨時都能夠解決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具體問題。雖然自學沒有老師輔導,但可以通過博覽群書和努力,並取長補短,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循序漸進。自學貴在堅持,在執著追求與不懈努力中會取得成功,一旦選準奮鬥目標,就全身心地投入,持之以恆,“咬定青山不放鬆”,嘔心瀝血,百學不厭,最終實現了自己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