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邑舍弟書至苦雨黃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領所憂因寄此詩用寬其意

《臨邑舍弟書至苦雨黃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領所憂因寄此詩用寬其意》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這是杜甫反映現實情況最早的詩歌;開頭敘暴雨成災,郡國嗷嗷,堤防之患,主事所憂;接著描寫想像中山東、河北洪水洶湧情狀,也是河南一帶慘重災情的真實反映;最後戲為大言以寬慰其弟。全詩鋪寫災情的嚴重,表達了治服水患的理想,夾雜了個人遭遇的陰鬱蒼涼的情緒。相較於杜甫成熟時期的作品,此詩在情感表達上還顯得空泛。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臨邑舍弟書至苦雨黃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領所憂因寄此詩用寬其意
  • 作品別名:臨邑舍弟書至苦雨
  • 創作年代盛唐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五言排律
  • 作者:杜甫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臨邑舍弟書至苦雨黃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領所憂因寄此詩用寬其意
二儀積風雨,百穀漏波濤。
聞道洪河坼,遙連滄海高。
職司憂悄悄,郡國訴嗷嗷。
舍弟卑棲邑,防川領簿曹。
尺書前日至,版築不時操。
難假黿鼉力,空瞻烏鵲毛⑼。
燕南吹畎畝,濟上沒蓬蒿。
螺蚌滿近郭,蛟螭乘九皋。
徐關深水府,碣石小秋毫。
白屋留孤樹,青天失萬艘。
吾衰同泛梗,利涉想蟠桃。
卻倚天涯釣,猶能掣巨鰲。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二儀:天和地。積風雨:久雨。
⑵坼(chè):即決口。
⑶職司:職在防河的有司(官吏)。憂悄悄:出自《詩經·邶風·柏舟》:“憂心悄悄,慍於群小。”憂愁的心情難以消除。悄悄,憂愁的樣子。
⑷“郡國”句:言災區的地方官吏訴說災民嗷嗷待哺的慘況。
⑸簿曹:官名。
⑹尺書:書信。古時寫信用一尺見方的絹,故稱尺書。
⑺版築:用兩塊板夾土,搗實。此指築堤壩。不時操:是說無時無刻不在築堤。
⑻假:假借。黿(yuán)鼉(tuó)力:《竹書紀年》稱,周穆王起兵,行至九江受阻,呼來黿鼉作橋樑。黿,元魚。鼉,鱷魚。
⑼瞻:仰望。烏鵲毛:《爾雅·翼》稱,每年七月七日,烏鵲到天河上為織女架橋,頭上的毛皆被踩落。
⑽燕南:河北省南部。畎(quǎn):田中小溝。
⑾濟上:濟南兗州一帶。
⑿“螺蚌”二句:言大水久不退,以致螺蚌蛟螭諸水族橫行陸地。九皋,深澤。
⒀“徐關”二句:言水勢之大。徐關成了水府,碣石小若秋毫。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縣。
⒁白屋:百姓住的茅草屋,為水所沖,故只留孤樹。
⒂青天:沒有狂風暴雨的天,但還是有許多船隻失事沉沒。
⒃泛梗:《說苑》:土偶謂桃梗日:“子,東園之桃也。刻子以為梗,遇天大雨,水潦並至,必浮去,泛泛乎不知所止。”由於詩的內容是寫大水,同時杜甫這時還是一個沒有職位的野人,所以自比“泛梗”。
⒄“利涉”句:言儘管我如泛梗一般無能,但還是想涉過人水去摘取蟠桃。《山海經》:“東海度山有大桃,屈盤三千里,名曰蟠桃。”
⒅“卻倚”二句:言要用蟠桃為餌,把大鰲釣上來。掣,就是制服。傳說巨鰲能致河溢之災,故杜甫有此想頭。杜甫說這種大話,意在寬慰兄弟。巨鰲,傳說中的大龜。

白話譯文

天地間風雨不止,條條山谷傾泄著波濤。
聽說黃河已經決口,高高的水浪與遠處的大海連成一片。
治水的官吏憂心忡忡,災區的百姓哭訴哀號。
弟弟屈身在臨邑縣供職,官為主簿負責防治河水。
前天收到你寄來的信,信中說你們正在緊張地加固堤防。
難以藉助黿鼉之力抵禦洪水,徒然仰望鳥鵲前來搭橋。
燕南地區莊稼全毀,濟南兗州蓬蒿皆沒。
螺蚌無數,生滿城外;蛟螭肆虐,在深澤中橫行。
徐關淪為深深的水府,碣石山變成小小的秋毫。
百姓的茅屋被水沖走只留下孤零零的樹木,青天之下竟有許多船隻失事沉沒。
我身體衰弱形同漂浮的桃梗,卻仍想涉過大水去摘蟠桃。
摘來蟠桃當作釣餌,倚在天邊釣起那釀造水患的巨鰲。

創作背景

此詩當作於唐玄宗開元二十九年(741)秋,這年黃河泛濫,河南河北二十四郡遭受水害。杜甫之弟杜穎為主簿(掌管文書、辦理事務的官職),適遭洪水之害,便去信給杜甫陳述災情。杜甫寫了這首詩,以寬解其愁懷。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詩前段敘暴雨成災,郡國嗷嗷,堤防之患,主事所憂。中段描寫想像中山東、河北洪水洶湧情狀,也是河南一帶慘重災情的真實反映。末段戲為大言以慰之。
在有記載的杜詩當中,這首詩的特殊之處在於,它是杜甫反應現實情況最早的詩歌。由杜甫的詩里可以看出,當時的災患是很嚴重的。杜甫給弟弟的信里,已經有一種陰鬱的夾雜了個人遭遇的蒼涼包裹其中,但其中個人際遇和社會現實之間的變遷明顯能夠看出兩者還是分離開來的。一種開玩笑的嬉戲,說明杜甫更多的心思是對弟弟杜穎的一種關照,或許在杜甫,這樣做是希望能夠緩解弟弟憂慮惶恐的心情,在他,生命里依然有一種飄揚快意的東西,使他能夠很快的擺脫生靈塗炭的災荒年月中悽厲呼號的生命多艱帶給心靈的壓抑。自我這個時候還是輕鬆的,自在的,描述景物的時候,審美的意趣要凌駕於悲民生多艱的更廣闊意義上的生命情懷。他的眼光這個時候依然多在山川草木,多在鬼怪神靈,多在自我的原宥當中,杜甫的眼裡,百姓的聲音還沒有出現。
杜甫寫這首詩時雖然也嘗到了考進土落第的痛苦,但他的經濟生活還是比較優裕的,用他自已的話來說是“放蕩齊越間,裘馬頗清狂”,“快意八九年”。正是這種裘馬清狂的快意生活,使他脫離了人民,因而他對人民疾苦的體驗就不如日後那么深切。《臨邑舍弟書至苦雨黃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領所憂因寄此詩用寬其意》這首詩便充分說明了這個問題。詩中誠然對黃河水災作了較為形象生動的描繪,但應當指出,這種描繪只是客觀地再現了水勢之大以及人民房屋被淹、莊稼受災等表面現象,面沒有深入展示災民的具體苦難,特別是看不出詩人關懷災民的強烈感情色彩。後面四句,詩人只是用制平息水患這種神語傳說來勉勵弟弟,顯得空泛無力,看不出有何對人民同情之處:即便說這是同情的話,那么,這種同情是很不強烈的。只要比較一下十三年之後,也就是天寶十三年秋(754年),長安霖雨為災,杜甫寫的《秋雨嘆》這一組詩,問題便很清楚。《秋雨嘆》共有三首,其中第一首是寫人民苦難的:“禾頭生耳素穂黑,農夫田父無訊息。城中斗米換衾綢,相許寧論兩相值。”前面兩句是說莊稼受到澇災,但農夫田父沒有訊息,生死存亡,無人過問,這是因為當時奸相楊國忠報喜不報優,在唐玄宗面前隱瞞災情。房琯反映了所在地的災情,結果遭受打擊,所以史載“天下無敢言災者”,上面這兩句詩,便是這一情況的真實反映。後兩句則寫城市貧民的情況。據史載,“秋霖雨,物價暴貴,人多乏食,令出太倉米一百萬石,開十場,以濟民。”詩人揭露官吏們利用所謂“賊”乘機剝削人民,進行不等價交換,斗米換衾綢。人民出於無奈,只要官員“相許得糧藉以活命,根本不考慮衾綢和斗米是否“相值”了,杜甫這幾句詩,不僅具體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難,而且揭露了造成人民苦難的因素,除了天災之外,還有人禍一一政治黑暗腐敗,官府更趁火打劫,盤剝人民,和《臨邑含弟書至苦雨》相比,《秋雨嘆》這首詩對人民的同情就更加鮮明了。
再看杜甫同時寫的另一首詩《九日寄岑參》,這首詩開頭寫到詩人為雨所阻,不能外出訪問岑參,對他表示懷念。接著便寫到霖雨給人民造成的災難:“吁嗟乎蒼生,稼穡不可數,安得誅雲師,時能補天漏!”將這四句和《臨邑舍弟書至苦雨》結尾四句相比,前者的感情是強烈的,而後者是空泛的。這除了前面提到過的生活地位的不同,接近人民還是脫離人民等原因外,還有一個直接原因,即對描寫對象是否具有生活實。杜甫寫《臨邑含弟書至苦雨》是在東都洛陽,他並未目睹臨色黃河水災慘狀,更沒有直接受到水災的痛苦,缺乏生活實感.所以體現在《臨邑舍弟書至苦雨》這首詩中的感情顯得空泛。
上述情況說明,即使是杜甫這樣偉大的詩人,也有一個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他早期的詩作還帶有過渡性和不成熟性。無論從思想上還是從藝術上看,不能和困守長安十年這一時期的詩作相比,特別是不能和日後離開朝庭走向人民時的詩作,如“三吏”“三別”等相比。

名家點評

明代王嗣奭《杜臆》:“末四句則寬其意,言我衰年無定,殆成水中泛梗,方思利涉以致蟠桃之地,依賴吾弟有制鰲之材力,何憂於水乎?蓋猶思遠行,而望弟以濟世也。”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唐代現實主義詩人。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杜審言之孫。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後期,舉進士不第。漫遊各地。天寶三載(744),在洛陽與李白相識。後寓居長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貧困,逐漸接近人民,對當時生活狀況有較深的認識。及安祿山軍臨長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後逃至鳳翔,竭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後,隨肅宗還京,不久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旋棄官居秦州,未幾,又移家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舉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繼承《詩經》以來注重反映社會現實的優良文學傳統,成為古代詩歌藝術的又一高峰,對後世影響巨大。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