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縣傘頭秧歌藝術協會,協會組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臨縣傘頭秧歌藝術協會
- 主要榮譽:傳統舞蹈“秧歌(臨縣傘頭秧歌)”項目的保護單位
臨縣傘頭秧歌藝術協會,協會組織。
臨縣傘頭秧歌藝術協會,協會組織。所獲榮譽2019年11月12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臨縣傘頭秧歌藝術協會被文化和旅遊部認定為傳統舞蹈“秧歌(臨縣傘頭秧歌)”項目的保護單位。1...
2023年10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秧歌(臨縣傘頭秧歌)》項目評估合格,臨縣傘頭秧歌藝術協會獲得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7年8月24日,第三屆山西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中國(太原)...
在呂梁一帶,著名的傘頭歌手有:高萬青(已故)、李銘瑤、杜雲峰(已故)、賀升亮等。非遺信息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臨縣傘頭秧歌藝術協會獲得傘頭秧歌(臨縣傘頭秧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現為臨縣曲藝家協會副主席,臨縣傘頭秧歌藝術協會理事、勞務輸出曲藝集《種子》副主編。內容簡介 《張林峰曲藝集(1):說唱咱臨縣》內容主要包括:臨縣三弦書、八榮八恥、英雄贊、我們村的老支書、南莊有個張建平、感受、棗戀“下崗”、...
杜雲峰(1942年-1994年),出生於山西呂梁市臨縣三交鎮杜家圪凸村。原為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呂梁地區傘頭秧歌研究會副會長。人物簡介 1961年山西藝術學院肄業,在校時先學美術,後因色盲改學音樂。本人從小多才多藝,愛好廣泛,號稱...
傘頭秧歌網,視頻網站,傘頭秧歌網第一版開通於2008年1月15日,原名叫“臨縣秧歌唱天下”,同年10月21日改名為“傘頭秧歌網”。第一版的最大缺點是只有視頻功能。2008年10月22日開通官方QQ超級群---《傘頭秧歌地球村》,此群的...
臨縣老年樂藝學會文藝節目剪影 臨縣風光薈萃 歲月流影 卷二 臨縣傘頭秧歌 一、臨縣傘頭秧歌簡述 (一)起源淺析 (二)地方特色 (三)傳統節目 (四)活動形式 (五)秧歌曲調 (六)唱詞藝術 (七)改革發展 (八)本書內容 二...
郭丕漢,山西臨縣人,1940年生。副研究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著有散文集《故鄉的黃河》、《黃河古鎮》,詩歌集《黃土風韻》。民間文藝研究《臨縣傘頭秧歌》、《傘頭秧歌精選》等,主編《臨縣民間歌謠集成》,...
它的藝術價值還體現在對藝術的兼容和解構,這對於自身的傳承和發展都是獨具價值、獨具高度的。新中國成立後,三弦書的價值功能受到了政府的重視,1957年,臨縣成立了盲藝人協會,組建了盲人宣傳隊,由文化部門組織培訓,並編寫了迎合時勢的...
《儀式歌舞與文化展演陝北晉西的傘頭秧歌研究》是2006年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傑文。作者簡介 王傑文,北京師範大學民俗學博士,中國傳媒大學影視藝術學院講師。內容簡介 本書以陝北、晉西的傳統年節儀式和民間文藝展演活動,...
賀升亮1963年出生於山西呂梁市臨縣賀家灣村。招賢一帶是傘頭秧歌活 動最盛的鄉鎮之一,許多著名傘頭都出生在這裡(如:清初高崇來,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高有貴、渠朱喜,五、六十年代的薛改栓、賀繼文)。賀升亮從小受到這一民間藝術的...
《黃河飛歌》是2010年山西人民出版社發行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亮亮。內容簡介 《黃河飛歌:臨縣傘頭秧歌百年精選》內容簡介:臨縣傘頭秧歌已成功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對臨縣傘頭秧歌的健康傳承和科學發展將起到十分積極的推動...
分報告四山西臨縣傘頭秧歌的產業化發展軌跡 一、傳統的傘頭秧歌藝術 二、改革開放至今傘頭秧歌的發展 三、對今後傘頭秧歌產業化發展的建言及前景展望 分報告五興衰起落亦有道——從對長子鼓書的調查談起 一、民俗與鼓書——難以割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