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臨縣傘頭秧歌)

秧歌(臨縣傘頭秧歌)

秧歌(臨縣傘頭秧歌),山西省臨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臨縣傘頭秧歌是一種大型民間歌舞,它起源於中國古代祭祀活動中的迎神賽會和民間儺舞,主要在晉西呂梁山區的臨縣及其周邊地區,包括離石的西山、柳林的北山、方山的西北部及與臨縣隔河相望的陝北佳縣、吳堡一帶流傳。傘頭秧歌有三十多種舞蹈場圖、十多首舞蹈曲牌和四十多種演唱曲調,舞蹈以架鼓子最具特色,架鼓子由擔任打鼓的男角、擔任拉花的女角和擔任扇風的丑角組成,男角打鼓,動作粗獷有力;女角耍扇,表演細膩動人;男女互相挑逗,嬉鬧傳情,丑角再從中插科打諢。

2008年6月7日,山西省臨縣申報的秧歌(臨縣傘頭秧歌)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遺產編號:Ⅲ-2。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秧歌(臨縣傘頭秧歌)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非遺編號:Ⅲ-2
  • 申報地區:山西省臨縣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歷史淵源,起源學說,發展歷程,舞蹈特色,基本舞姿,場圖構造,主要角色,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起源學說

相傳,傘頭秧歌起源於古代的祭祀活動,是為了祭祀娛神而舉行的民間歌舞活動。古老的演出習俗是,第一天,秧歌隊先到村外祭祀田神、雨神、河神,然後拜大小廟宇,最後到山上送瘟神。祭祀時,眾秧歌隊員跪在地上,由傘頭編唱祭歌,祈求神靈消災免難,保佑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第二天,開始在本村廣場、街頭、院落表演。本村演出三五天后,到鄰村表演。演出結束時,還要到山上送瘟神,以示把黃河河岸各個村莊的瘟神都送進黃河。這體現了古老的自然崇拜,同時也摻和進了後世的迷信習俗。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駕馭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斷增強,娛神的成份減少,娛人的成份增強,使它逐漸變成了一種民間的娛樂形式。
臨縣傘頭秧歌臨縣傘頭秧歌

發展歷程

20世紀40—50年代是臨縣傘頭秧歌的繁榮階段,也是它的大變革時期。抗日戰爭時期,由於傘頭秧歌在民間比較受歡迎,有著深厚的民眾基礎,符合當時中國共產黨團結廣大民眾一起抗日的路線方針政策,成為當時中國共產黨宣傳抗日的重要媒介之一。此外,傘頭服飾也發生了重大變化,他們開始脫去長袍禮帽,換上時裝,體現著時代的氣息。
新中國成立後,秧歌隊伍由開始的幾人逐漸壯大到幾十人甚至上百人,參與者有小至七八歲的兒童,大到六七十歲的老人,成為一種全民參與的娛樂活動。
文化大革命時期,各種文化藝術都處於發展的低潮,臨縣傘頭秧歌也未能幸免於難。
改革開放之後,市場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此時,傘頭秧歌的表演形式和演唱方式都發生了新的變化,在舞蹈動作的設計、音樂的改編、場面調度等方面做了一番改變後開始推向舞台,從而煥發出了新的活力,最終形成一種新的民間藝術。
跨入21世紀後,臨縣傘頭秧歌受到當地縣市文化主管部門的重視,有大批的傘頭秧歌愛好者和組織者積極探索這項藝術的魅力,其中也不乏一些地方領導參與進來。

舞蹈特色

基本舞姿

臨縣傘頭秧歌和大部分秧歌的基本舞姿一樣,都以“扭”“擺”“走”三種形式作為表演基礎,某種程度上它與東北秧歌“熱烈、火爆、詼諧、逗趣”的藝術特點較為相似,傘頭秧歌要求“走得要輕巧,擺得要花哨,扭得要活泛。”“扭”是舞蹈者腰部有節奏的扭動,“擺”是人體的上半身依靠肩、胸和頭配合協調運動。舞蹈過程中“扭”和“走”都由日常化的“走”來支撐,加上舞蹈者頭部的擺動,形成了歡快而和諧的舞蹈氛圍。

場圖構造

臨縣傘頭秧歌中的場圖構造十分講究,有著形式主義的美學追求。場圖構造遵循對稱呼應和曲直配合的規矩,需要傘頭和成員的通力配合,步調一致,才能達到和諧均衡的審美目標。秧歌隊在不同的表演場地會根據場地的大小編排不同的場圖。例如:傘頭秧歌其中的一種表演形式“掏場子”,這是一個在大廣場、庭院等地表演的集體舞,注重地域廣闊,氣勢十分壯觀,由傘頭帶領進行正式表演。一般進入表演場地時隊伍先首尾相接走成大圓圈,接著伴奏節奏越來越快,開始形成某種場圖,隨著場圖的不斷變化,整個秧歌也達到了高潮。每次變換場圖之前秧歌演員都要走回大圓圈,這樣反覆變換。總的來說,“掏場子”重視秧歌隊整體的表演效果,要求全體成員舞蹈節奏勻稱和場圖規範。
臨縣傘頭秧歌臨縣傘頭秧歌
臨縣傘頭秧歌一般在街頭和廣場表演,秧歌隊人數不定,少則七八十人,多則兩三百人。演出時前有門旗、彩旗和鼓樂隊開道,中有架鼓子和各種小會子表演,後隊由龍舞、獅子舞收尾。所有參演者在傘頭帶領下踩著鑼鼓嗩吶的節奏盡情舞蹈,遠望猶如一條歡騰的彩色巨龍。

主要角色

在傘頭秧歌隊中角色主要有三種,“傘頭”“打鼓子”和“拉花子”。作為秧歌隊伍中的領舞“傘頭”,他右手持花傘,左手持響環,右臂動作較小,左臂動作較大,作推出和收回的動作,一為象徵威武,二作為信號指揮樂隊。在舞蹈姿勢上,作為場圖的引導者,“扭”“擺”“走”必須穩健準確,隨著鑼鼓樂隊的節奏或輕微或大幅度的協調動作。
“打鼓子”由男角扮演。在過街秧歌中,走在隊伍最前面的一般都是“鼓子”。鼓子穿著漢民族彩服,頭上扎著白毛巾英雄結,腰間繫著腰鼓,雙手拿著鼓槌。擊鼓動作有力、神氣。傘頭秧歌的鼓子基本動作主要有纏頭擊鼓、斜身擊鼓、踢腿擊鼓以及掏腿擊鼓等等。
“拉花子”由女角扮演。該角色多穿大襟彩衣,紅絲帶綁在腰部,左手拿著紅色的絲綢,右手拿著一個紅色的風扇,拉花子的基本動作有繞扇、甩綢,步伐則起伏有度,體態表情則包括有扭、腆和含等等形態。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在漫長的發展演變過程中,傘頭秧歌吸收各種民間藝術養料,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在社火秧歌中獨樹一幟,成為黃河文化和黃土文化的典型代表。
臨縣傘頭秧歌臨縣傘頭秧歌
漫長的歷史孕育了臨縣傘頭秧歌,使得傘頭秧歌與臨縣緊緊聯繫在一起,成為對臨縣人民影響至深的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作為一項民間藝術活動,臨縣傘頭秧歌由原先的祭祀活動發展成一門供大眾欣賞的民間藝術,在幾千年的傳承中紮根於臨縣老百姓心中。
傳承狀況
臨縣傘頭秧歌角色減少,曲牌流失,結構與內容變異,傳人缺乏,面臨生存危機,亟待搶救保護。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臨縣傘頭秧歌藝術協會獲得“秧歌(臨縣傘頭秧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7年8月24日,第三屆山西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舉行,展會期間,展區內推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臨縣傘頭秧歌等展演。
臨縣傘頭秧歌臨縣傘頭秧歌
2020年5月,由呂梁市委、市政府主辦的第五屆呂梁名特優功能食品展銷會暨2020年呂梁特色農產品直播帶貨節在呂梁廣場電商扶貧創業孵化園區啟動,本次展會展示了臨縣傘頭秧歌等非遺產品。
衍生作品
2015年,由呂梁黃河民間藝術有限公司出資籌拍的臨縣本土電影《傘頭和他的女人》,於4月17日至19日參加了2015年世界民族電影節,並獲得“最佳音樂影片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