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海琳山農業技術學校

臨海琳山農業技術學校

臨海琳山農業技術學校,前身是創辦於中華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的臨海私立琳山初級農業職業學校;1952年由政府接辦;1959年改辦琳山農業技術學校;1970年,學校停辦,後於1984年重新建立琳山農業技術學校。

臨海琳山農業技術學校以改造社會為己任,採取多種措施,革除陋俗,倡導文明,“半工半讀、體腦結合”的教學模式,形成了“回浦重教學,琳山重勞作”的辦學特色,成為抗日戰爭時期浙東的一所知名學府,曾“鼎名台州,揚名浙江”。

2007年2月,與臨海市高級職業中學合併,實施異地遷建,琳山農校撤銷,原址現為臨海市中小學生生產實踐教育基地、廉潔教育實踐基地、人民防空教育實踐基地和消防安全教育社會實踐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臨海琳山農業技術學校
  • 簡稱:琳山農校
  • 創辦時間中華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
  • 創辦人朱洗
  • 校訓:且工且讀,心手並勞
  • 校歌:《琳山校歌》
  • 地址:浙江省臨海市白水洋鎮雙港店前村琳山西麓
  • 知名教師陸翰文陸蠡畢修勺許天虹
  • 撤銷時間:2007年
歷史沿革,文化規制,學校標識,典章制度,辦學規模,師資教員,設施建設,班級生數,

歷史沿革

中華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朱洗留學法國歸來,在故鄉店前創辦國小。(琳山本是店前、西洋莊、下洋莊、前塘四個村子裡朱氏共有的族山,在朱洗的推動下,族人同意劃歸學校所有。朱洗將山上的廟宇改為校舍,並且建造了南北兩座樓房,作為教室和宿舍。 )
中華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增辦農校,同時開設國中,成為農校、國中、國小三位一體,定名臨海私立琳山初級農業職業學校,為台州最早的職業學校。(農校直到1944年秋天得到浙江省教育廳批准立案,於1945年春天開始正式招生;農校附設的國中部,始擬用中法大學附中的名義招生,沒有批准,又用建成中學分部的名義招生,未能持續,直到1948年秋天才得到浙江省教育廳批准立案,正式招生。)
1952年,學校由政府接辦,改名為臨海農校。
臨海琳山農業技術學校
琳山農校
1954年,併入黃岩農校和寧波農校。
1958年,在原址建立琳山農業專科學校。
1959年,改辦琳山農業技術學校。
1960年,改名臨海農業技術學校,遷址臨海城關山宮(在琳山設分校,次年撤銷)。
1965年,在原址建立琳山林業特產學校。
1970年,學校停辦。
1984年,重新建立琳山農業技術學校。
2007年2月,與原臨海市高級職業中學合併,實施異地遷建,琳山農校撤銷。

文化規制

學校標識

  • 校訓
且工且讀,心手並勞
  • 校歌
琳山校歌
朱洗詞 華文憲曲
我來琳山,且工且讀。心手並勞,革除陋習。
我愛琳山,山青水綠。風景佳勝,天然書屋。
願我同仁,克儉克勤。願我同學,相愛相親。
琳山我校,如日之升。努力建設,人類家庭。
臨海琳山農業技術學校
琳山校歌

典章制度

琳山農校實行“半工半讀”,即一邊學習,一邊勞動,走體腦結合的學習之路。

辦學規模

師資教員

琳山農校開創初期,應朱洗校長之邀,先後有10多名知名學者來校任教或講學,如陸翰文陸蠡畢修勺許天虹、葉之華等。教師們生活節儉,衣著簡樸,往往草鞋赤足,教學嚴謹負責,愛笑如家,愛生如子。如胡榮政老師人稱楷模;葉賢甫老師為搶救溺水學生而獻身,學校在琳山之巔峰建“賢甫亭”以紀念之。

設施建設

1938年,朱洗率全校師生開墾琳山,經10年努力,開闢出10多個植物園,計50多畝,種有桃、楊梅、梨、栗、橘、枇杷、葡萄、柿等果樹1300多棵,桑、茶、烏桕等實用植物1100多棵,油桐、毛竹各一片。此外,還種植了番薯、蔬菜、瓜類、水稻等作物,以及牡丹、山茶、廣玉蘭、紫薇、桂花、芍藥等花卉。同時,師生們在琳山上下建造了課堂、圖書館、標本室、宿舍,計60多間,又開闢養雞場1座;把一個岩洞改造成溫室。琳山的開發,即為學校提供了廣闊的實驗基地,師生經常在植物園嫁接果木,培育良種,採集標本,觀察花木;也解決了學生的部分生活費用。
臨海琳山農業技術學校
教學樓
1984年,新建教學樓1幢,面積960平方米。是年,朱洗生前工作的上海中國科學院實驗生物研究所向該校贈送一批科學實驗儀器。

班級生數

琳山農校“且工且讀,心手並勞”的辦學路子,吸引了臨海以及附近的仙居、天台、三門、寧海各縣許多貧窮學子蜂擁而至。到1947年,琳山系列學校已有18個班級,500多名學生,其中農校已有6個班級,150餘名學生。
1953年,設有農藝科,招收6個班級,293名學生。
1985年,有4個班級,260多名學生,29名教職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