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海烽火台

臨海烽火台

臨海烽火台在臨海桃渚、杜橋、上盤等鎮,位於以抗倭古城“桃渚城”為中心的附近山上。1986年10月17日,臨海縣人民政府公布為“臨海縣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臨海烽火台
  • 又稱:烽堠
  • 俗稱:煙樓、燎台、炮台...
  • 建於:明代
概述,歷史,結構,用途,

概述

烽火台又稱烽堠,俗稱煙樓、燎台、炮台、應急台、煙墩。古代邊防修築的土堡哨所,遣士卒寧衛,遇敵入侵,則以烽燧報警。至今台州沿海尚存的烽堠遺蹟,分布較廣,這些烽堠歷年久圮,保存完好的也不多。

歷史

自元末始,倭寇屢為患,台州沿海的許多島嶼和村寨,逐成為倭寇掠奪入侵的立足點,海岸地帶也就成為倭寇登入、流竄、掠奪的主要地區。為了防患,明初在沿海設衛、所、烽堠以常必備。明嘉靖時(1522~1566),倭寇達到頂峰,烽堠更設尤密,時胡宗憲督師剿倭,撰《籌海圖編》十三卷,盡載沿海城防,會哨,煙墩烽堠。 這些烽火台一般都置於高山險絕處,無山亦要置平地之上。每座烽火台相距大致是30至50里之間不等,以便瞭望,迅速傳遞,警報料敵。如遇敵情,則晝燃煙,夜舉火。

結構

烽堠火都建於明代,有方形石砌,也有圓形土墩。據《唐六典》卷五:“凡烽堠所置,大率相去30里。若有山崗隔絕,須逐便安置,得相望見,不必只限30里,其逼邊境者築城以置之。每烽置帥一人,副一人。其放烽有一炬、兩炬、三炬、四炬者,隨賊多少而為差焉。” 至今殘存在山巔上的烽堠,以桃渚城為基點,自海邊以扇狀展開,點線相擊,組成了傳遞敵情的情報系統。這些烽火台的結構大都為梯形方塊狀,上斂下寬,塊石包砌,里塞碎泥、磚瓦。今保存較為完好的有桃渚上堂獅子山烽火台(7.3×6.3×3.3米),杜橋市場山烽火台(9.6×6.6×3.37米),西側附有石階可拾級而上,中為凹地為燃火堂,台上置約0.7米防風牆,這些均保留了當年明代的實物見證,除部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遭平整拆毀,其餘各地烽堠殘基尚可辨。

用途

明正統八年(1343)加修了桃渚城,戚繼光在此抗擊倭寇,古城在抗倭戰爭中發揮了重要軍事堡壘的作用,其沿海境內三門健跳古城、蛟湖巡檢司城、桃峙巡檢司城、連盤巡檢司城、桃渚中舊城、上盤下舊城、連盤巡檢司城、前所衛城、海門衛城、間置小雄汛、泗淋汛、桃渚汛、盈峙汛、墾埠汛、三石汛、小芝汛、烏岩汛等,並駐兵把守,汛守營屯,形成城防相連,烽堠相接的重要軍事設施,強有力地抵制了倭寇的入侵,肩負防禦倭寇的全任。 烽火台聳立於群峰之巔,一路煙樓相望,烽墩相連,曲折跌宕幾百里,是明代海防工中的軍事防禦工程。沿海烽火台遞次啟動,相互通報,頃刻間,敵情便傳至衛所城指揮部,在短時間內就可進入臨戰狀態。形成一條以衛、所為點,巡檢司、寨汛、烽堠為線的海防長城。隨著時代的推移,烽火台作為古代重要軍事設施之一,今已成為珍貴的文物古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