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烽火台

沿海烽火台在臨海桃渚、杜橋、上盤等鎮,位於以抗倭古城“桃渚城”為中心的附近山上。1986年10月17日,臨海縣人民政府公布為“臨海縣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沿海烽火台
  • 出土地點:臨海
  • 所屬年代:明代
烽火台,亦稱烽燧、煙墩、烽堠、墩堠等。《說文》曰:“烽隧,候表也。邊有警則舉火”。晝日燧,夜口烽。故烽燧即迅速報告緊急軍情、敵情的方法。“烽”是用易燃的柴草,並加硫磺、硝石助燃,置於寵筐中,系在長長的烽桿上,夜間點燃舉起,以火光傳遞軍情敵情。燧,既指燃放烽煙的墩台,亦指用於白晝傳遞信息的手段。烽傳系統起源很早,“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中即有利用烽燧的事實。明代時,為有效抵抗倭寇和海盜的進犯,朝廷在東南沿海衛所城建設的同時,在衛所周圍開始建烽火台。
成化二年(1466年)規定:來敵若約百人,舉一烽,同時鳴炮一響;來敵若約500人,則二烽二炮;若千人以上,則三烽三炮;5000人以上,四烽四炮;若萬人以上則為大舉來犯,五烽五炮。煙高易散,烽數難辨,更在燃料中雜以硝、硫、灰、鉛粉、紫粉、麻油、黃丹、瀝青、樺皮、青黛等,使之分別呈現黑、白、紫、青、紅五色,即可醒目易辨。如此則不僅可知有敵犯境,而且可知來敵數量,即可調集己方將士,確保萬無一失。特別是戚繼光開始領兵抗倭後,對烽燧制度加以改進,使之更加完善。因烽隧往往處於邊境交通要道,故守燧的吏卒(每隧按其大小有4—30人不等)還兼管沿線郵書的收發乃至過往行人的盤查和接納。
沿海烽火台始建年代不詳,至遲不會晚於桃渚城三遷的明正統七年(1442年)。據考古調查發現,臨海境內尚有上堂獅子山、桃渚石柱、杜橋市場山、杜橋竹峙山、上盤老人家山、濱海下舊城、桃渚中舊城、川南炮台村上炮台和下炮台等九座烽火台遺址。上堂獅子山烽火台是這些烽火台中保存最為完好的一座,在桃渚城東約2公里。平面呈方形,上斂下寬,以石塊砌築。台基面闊各7.30米,台面闊6.30米,殘高3.30米。桃渚石柱烽火台在桃渚城東約8.5公里,已毀。杜橋市場山烽火台在桃渚城東南約5公里,殘高2米。杜橋竹峙山烽火台在市場山南約1.5公里。上盤老人家山烽火台在市場山以東約3公里,殘高約1米。濱海下舊城烽火台在市場山東10公里,已毀。桃渚中舊城在市場山以東7.5公里,已毀。杜橋炮台村上炮台和下炮台在桃渚城南約15公里,均毀。此外,原屬臨海的還有泗淋道頭烽火台、梓林馬峙山烽火台、梓林山門鑊肚臍山烽火台和楊司太平山烽火台。泗淋道頭烽火台(今屬三門縣)在桃渚城東約8.5公里,保存良好。梓林馬峙山烽火台(今屬椒江區)在桃渚城西南約30公里,僅存土墩。梓林山門鑊肚臍山烽火台(今屬椒江區)在馬峙山以南,僅存土墩,殘高1.4米。楊司太平山烽火台(今屬椒江區),殘高1.2米。
沿海烽火台之一:上堂烽火台沿海烽火台之一:上堂烽火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