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臨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 地理位置:臨海市
非遺保護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臨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被文化和旅遊部認定為傳統舞蹈“獅舞(黃沙獅子)”和曲藝“臨海詞調”項目的保護單位。...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臨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臨海詞調”項目保護單位資格。2022年9月,浙江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履職盡責情況評估建議予以公示,2020年因機構...
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為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所屬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機構規格為正處級,掛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牌子。事業編制14名,設主任1名,副主任2名。主要職責 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
郭藝,1969年2月出生於浙江臨海,藝術學博士,研究館員。曾任浙江省民眾藝術館民間藝術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現任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館)主任。人物簡介 12歲起進入輕工部景德鎮陶瓷研究所隨母親...
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Zhejiang Intangible Cultural Museum),位於杭州市西湖區,是中國首座大型區域綜合性非遺館,為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的構成部分之一,具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存保護、傳承傳播、展示展演、教育研究、創意研發等五大功能。
臨海義工了解到這個情況後,立即開展了相關走訪、探望和募捐活動,在短短半天時間裡,通過廣大市民的一點一滴,為項民募捐到4000餘元。2009年1月16日晚,臨海義工聯合臨海電台和臨海論壇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內舉辦了《愛·2009》...
2009年3月10日,浦江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掛牌成立。位於浦江縣廣場東路非遺館。2012年9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非遺項目申報工作先進單位。截至2020年底,成功申報國家級項目6項、省級項目12項、市級項目48項,縣級項目94 項。主要...
臨滄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臨滄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傣族、納西族手工造紙技藝”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於中國藝術研究院掛牌成立,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機構,主管部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主要職責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主要職責為:開展藝術創作、藝術理論研究;開展民族民間藝術研究;承擔全國非物質...
[1] 工作分工 播報 編輯 協助局長、書記分管公共文化、傳統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民眾文化體育、對外交流等工作,分管文化科、民眾體育科,聯繫文化館、圖書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體育中心、老年體協。 [1] ...
徐望,男,漢族,1984年8月出生,大學學歷,中共黨員。現任浙江省台州市路橋區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黨組成員、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要負責人。人物履歷 2007.09-2009.11 台州市路橋區文化和廣電新聞出版局(體育局)體育科科員;2...
北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於2012年6月由原北海市粵劇團轉制而成,為財政全額撥款副縣(處)級事業單位。主要職責 主要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研究、展演;從事有地方特色的戲劇、戲曲、音樂等藝術創作、展演;從事藝術研究、...
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2016年7月20日,民政部公布第十批“離岸社團”“山寨社團”名單,其中,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位列名單。
三門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位於三門縣,為“農曆二十四節氣(三門祭冬)”保護單位。所獲榮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三門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農曆二十四節氣(三門祭冬)”...
餘姚市姚劇保護傳承中心(原浙江省餘姚市藝術劇院)成立於2012年,位於餘姚市北濱江路115號,是集戲劇創作、演出、接納國內外藝術表演團體為一體的國辦專業文藝團體。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餘姚...
仙居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仙居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獲得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的傳統美術“燈彩(仙居花燈)”項目的保護單位資 格。
漳州市對開展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工作高度重視,去年3月批准設立漳州市閩南文化生態保護中心。新成立的漳州市閩南文化生態保護中心,加掛“漳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要負責閩南文化(漳州)生態保護區建設工作;組織實施《閩南文化...
樂清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樂清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燈彩(樂清首飾龍) 、剪紙(樂清細紋刻紙)、樂清黃楊木雕”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平湖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管理中心被文化和旅遊部認定為傳統音樂“琵琶藝術(平湖派)”和曲藝“平湖鈸子書”項目的保護單位。主任:胡似松 ...
上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受主管部門委託,開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宣傳;承擔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發掘、整理、保存、研究、檔案資料庫建設、展示交流等具體事務性工作;完成主管部門交辦的其他相關工作任務。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心獲得“毛南族肥套、毛南族花竹帽編織技藝 ”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嵊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非遺保護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嵊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被文化和旅遊部認定為傳統音樂“嵊州吹打”和傳統美術“嵊州竹編”項目的保護單位。
2019年11月12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桐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高桿船技、藍印花布印染技藝和蠶桑習俗(含山軋蠶花)”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仙居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燈彩(仙居花燈)”項目保護單位資格。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燈彩(仙居花燈)項目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