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泉縣譚棚張老家祠堂

臨泉縣譚棚張老家祠堂

張老家祠堂,為明代建築,位於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譚棚鎮張老家村,原籍山東,始遷祖妣張大公於明永樂年間(1403-1425年)從山東棗林莊遷徙潁西七十里泉南潤北之地(今張老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臨泉縣譚棚張老家祠堂
  • 地理位置: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譚棚鎮張老家村 
  • 所處時代:明朝
  • 占地面積:600 m
  • 保護級別: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主要景點,祭拜,

歷史沿革

張老家祠堂從何而來,在張老家祠堂腰殿、大殿之間有一塊一人之高的石碑,這塊石碑由張氏後人於19世紀末所立,儘管歷經百年,但上面的字跡依然依稀可見。
臨泉縣譚棚張老家祠堂
張氏祠堂正門
張大公定居張老家後,長子張興生子張表,張表生子張守文,張守文生四子:長子張珙、次子張琦、三子張玠、四子張佩。此後,四門家族繁衍生息。如今,譚棚張老家人分布於臨泉譚棚鎮、高塘鄉、楊橋鎮及潁州區馬寨鄉等地,近10萬人口都是這四門家族的分支流派。
為追祖德宗功,不忘傳統,傳承詩書傳家、尊師重教的家風,明朝弘治元年(1488年),明貢生張表投資興建了張氏祠堂。隨後,祠堂歷經數百年,出現了部分損壞。清嘉慶八年(1803年),張家第十四世孫張湘,曾任靈璧縣儒學正和池州教諭,對祠堂進行重修。民國時期,張老家祠堂的用途也發生了很大改變,這裡曾設立大聯保辦公地保公所、新學堂。建國後又相繼設立學校、衛生所、大隊部、代銷店、村辦工廠等,院內樹木盡伐,東院被毀。文革期間,祠堂遭到毀滅性的破壞,各屋內陳設的匾額,屋脊上的獸頭磚雕、各鏤空門窗等全被砸爛焚燒。1986年至2006年,張氏族人對祠堂進行了部分修整,局部進行了加固,重新刷漆,使祠堂煥然一新,基本上恢復了原貌。2018年臨泉縣文化部門已對譚棚張老家祠堂進行了管理保護。近年來,張老家祠堂保存較好,離不開它的看管人,現年82歲的張世國。現在是(張義昌)。
臨泉縣譚棚張老家祠堂
張氏祠堂前進院

主要景點

大殿前矗立張氏先塋
臨泉縣譚棚張老家祠堂
《張氏先塋碑文》
《張氏先塋碑文》原文
  蓋聞別子為祖,繼別為宗,有百世不遷之大宗,有五世則遷之小宗,士大夫之德以立祠祀先也,舊矣。然覆霜露而增,慨人有同,情感風木而生悲,理無二致。我張氏原籍山東,自明永樂間遷潁,卜居阜邑西鄉泉南潤北,距城七十里,俗稱張老家。國朝鹹豐二年,即村築寨,為同心寨。始遷祖考諱鐸,在籍未遷。祖妣李太君,攜子興公榮公遷。榮徙河南息邑萬家店。太君歿,葬東北隅百步許,有墓誌焉。興生表歲貢生,表生守文,守文生珙、琦、玠、佩,而四門分焉。歿,悉葬是阡,久而莫辨。墓界旁有槐一株,歷明及國朝,大數十圍矣,因名村為古槐。是槐也,老乾扶疏,人鹹目為神樹,求藥者踵相接,因焚於火,中空外存,屹若門而生,秭不絕意者,祖宗之靈爽其式憑歟。思為修培,而艱於土,商之旅人,修之概然,無少吝,是亦急公好義者也。兼之族眾歡趨,因遺蹟而修培,俾墳無崩損之慮,樹少顛拔之虞,墳中一昭穆四,惟年遠無稽,不敢臆指某墓為某公。殊多遺憾耳。然有此修培,後人嗣而葺之,則佳城鞏固,血食綿延,未必無當於追遠之意也。而魯之所懼者,前以歲久而失修,後以年深而漸圮,故轍之蹈,人情類然,乃於墓側立一巨碑,詳其顛末,為文以記之。且翼以磚亭,後之子孫睹斯物而覽斯文者,其孝弟之心,有不油然而生者歟,至於光前裕後,則不屬望於來著。是為志。
皇清光緒22年歲次丙申清和月  
(錄自1992年《臨泉縣誌》)
《張氏先塋碑文》(譯文:王成傑)
聽說以別子為祖的話,那么別子的這些子孫後代就是宗,有過一百世不改變祭祖的大宗,也有過了五代人就改變祭祖的小宗,名門望族有德之人當立宗祠以祭祀先人,這是一種長期沿襲的習俗了。然而懷念祖先的情感與日俱增,天下人都一樣的,欲報答養育之恩而先人不在產生悲傷的感情,也是一樣子的道理。  張氏原籍山東,自明永樂間遷徙至潁州,擇居於阜城西臨泉縣以南潤河以北,距城七十里,俗稱張老家。本朝鹹豐三年,依村修築寨子,稱為“同心寨”。始祖父張鐸,在原籍未遷徙過來,祖母李太君,帶著張興、張榮二公子南遷。張榮遷至河南息城萬家店。李太君百年以後,下葬於東北角百步左右,有墓志銘。張興生張表,為歲貢生,張表生張守文,張守文生張珙、張琦、張玠、張佩四子,因而分成四家了。他們死後,都埋葬在這片土地,時間久了,就難以分辨了。墓地旁有一棵槐樹,從明朝開始至本朝,有數十圍粗,故而村子被命名為“古槐村”。這棵槐樹,枝葉茂盛,疏密有致,人們都視其為神樹,前來求藥的人比肩接踵,有一次因被火焚燒,中間被燒空了僅外皮留存,屹立不倒像門一樣生長著,無數滿懷心意的人,成為祖宗的神靈爽心快意的依靠了。考慮到修建宗祠,大興土木之艱辛,商旅之人,為修建慷慨出資,沒有一點吝嗇之意,也是急功好利的人啊。更加之宗族眾人踴躍趨前,憑藉原來的遺蹟加以休憩,使墳墓沒有崩損的隱患,樹木無被砍伐的憂慮,惟墳中一昭四穆,只因為年代久遠無從考證,不敢臆斷哪個墓穴埋葬的哪個人,很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情。然而經過這次修建,後人接著修葺祠堂,則能夠墓地鞏固,享受祭品代代相傳,不一定沒有撫今追昔的深遠意義啊。而今我所害怕的是,以前因為年歲久遠而失修,以後會不會因歲月流逝而逐漸毀壞,讓本來的悲劇重演,是因為人的秉性難改啊。於是在墓的一側立一巨大石碑,詳細敘述其始末,用文字的形式記載下來。並且用磚石築成亭子加以保護,讓後世子孫看到石碑和文字,能油然而生出孝悌之心,至於光大祖業,遺惠後代,則對後人無所期望。是為志。 皇清光緒22年歲次丙申清和月
前殿
一個祠堂,就是一部家族史。從前殿進入張老家祠堂,能夠深刻感受其中蘊藏的家族文化,前殿三間,中為大門,大門上方高懸“張氏祠堂匾額”六個大字,左右為兩廂房,左廂房上面雕刻著“謀孫怡”,這個房間是家族用來教育子孫,右廂房上面刻著“武祖繩”,這個房間是家族用來懲罰犯錯誤子孫的地方
二殿
臨泉縣譚棚張老家祠堂
腰殿
中殿為腰殿(又稱二殿或拜殿),也為三間,中上方掛有“槐市風清”之匾
大殿
大殿為兩層建築,大殿門上方正中掛有“俎豆千秋”大匾,二層的正中也掛有“奉先思孝”四字匾額。大殿內後牆陳設三張長條木桌,每張木桌上供奉著先祖的牌位,長條桌下面放著方桌,以便祭拜時擺放貢品。整個祠堂建築布局合理,三殿全為磚瓦結構,具有較強的明式建築風格。
雕刻
臨泉縣譚棚張老家祠堂
狀元過橋
環視張老家祠堂的牆壁,不經意間,都能看到雕刻精美、寓意深刻的磚雕,細心查看,每個磚雕還述說了一個故事,如磚雕《狀元過橋》,則教育家族的子孫要崇文好學,為家族光耀門楣。

祭拜

祠堂的核心功能,在於祭祀祖先,重建家族共同體。而祭祀的目的,大概是讓活著的人和祖先在精神上得到溝通,同時增強宗族成員的同源意識,促進團結。 張氏後人,譚棚鎮張老家村委會主任張華昌告訴記者,為了表示張氏後裔對先祖之敬仰和尊敬,同時也反映了張氏後裔時刻不忘“奉先思孝”的優秀傳統美德,從張老家祠堂建好後,張氏後人便在每年的農曆2月28和9月28,舉行大型祭祀儀式。 一份材料顯示,張老家祠堂祭祀儀式聲勢浩大、場面熱烈、氛圍濃厚,祭祀活動由張氏族人最長者主祭,一門一個領祭的,祭拜之前,各領祭先盥洗、上香、點紙、敬酒、跪拜,然後開始祭拜。祭祀活動分四場進行,每場領祭宣讀祭文後,參拜人員都要三叩九拜,五體投地,四場畢後,參拜人員隨同領祭的依次到大殿分別敬香行跪拜禮,禮畢,祭拜便結束樂師奏樂。祭祀內容著重為緬懷先祖,追懷往事;奉先思孝,共建家園;感恩祖國,感恩先祖;秉承先祖遺風,亮節昭訓後人等四項。 文革時期,祭祀活動被迫停止,改革開放後,張氏後人又開始每年舉行祭祀儀式。“這幾天,每次祭祀儀式都得到了張氏後人的積極回響,每次至少有200多人參加。”張華昌說,張老家祠堂祭祀儀式已入選省級非遺項目,不久前,阜陽市非遺保護中心赴張老家祠堂祭祀儀式進行了數位化採錄工作,通過數位化的形式,將這一祭祀儀式永久地保存下來。 譚棚鎮負責人告訴記者,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的場所,是我國鄉土建築中的禮制性建築,是鄉土文化的根,是家族的象徵和中心。以忠孝為主題的祠堂文化既蘊涵淳樸的傳統內容,也埋藏深厚的人文根基,而舉辦祠堂祭祀活動,對於構建和諧社會、保護民間民俗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