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沭縣實驗中學

臨沭縣實驗中學

臨沭縣實驗中學,省級規範化學校,市級文明單位。原址為臨沭一中老校。2005年7月28日,臨沭縣委、縣政府高瞻遠矚,從全縣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大局出發,決定將臨沭一中老校更名組建為新的臨沭縣實驗中學,按完全中學體制獨立辦學,承擔全縣中學階段教育教學實驗改革的任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臨沭縣實驗中學
  • 時間:2005年
  • 占地面積:81.22畝
  • 在校生:2869人
  • 所屬地區:山東省臨沭縣
簡介,基本信息,地址概括,其他概括,學生成績,校訓,自信,責任,堅毅,創新,概述,教學管理,教學目標,

簡介

臨沭縣實驗中學是我縣為普及高中教育,形成駐城高中學校競爭格局,促進全縣教育進一步快速發展,所做出的重大舉措。
學校占地面積81.22畝,現有49個教學班,在校生2869人。教職工224人,其中高級職稱45人,中級職稱88人,全國優秀教師、國家級骨幹教師3人,省特級教師3人,省級骨幹教師1人,沂蒙名師2人,國家級課件二等獎1人,省講課比賽一等獎1人,市教學能手5人,市級講課比賽一等獎10餘人。
學校在2008年成為全省素質教育試行的六所學校之一,臨沂唯一一所入選學校。為素質教育的推廣和試點,做了大量的教學研究。充分學習了其他學校的優秀教育方式,成功探索出一條屬於臨沭縣實驗中學的素質教育之路。為全省素質教育推廣做出重要貢獻。其中,走班制、學習小組制、指導老師負責制等教育方式,在傳統教育的基礎上有了創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拉近了學生與老師的距離。

基本信息

地址概括

學校位居蒼源河畔,西臨多個小區,學生上學安全方便。

其他概括

校內環境優美,食堂為私人承包安全衛生,經常有老師與學生共餐,體現師生良好關係。
2005年7月28日,臨沭縣委、縣政府高瞻遠矚,從全縣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大局出發,決定將臨沭一中老校更名改建為新的臨沭縣實驗中學,按完全中學體制獨立辦學,承擔全縣中學階段教育教學實驗改革的任務。

學生成績

2015年高考,臨沭縣實驗中學重點本科過線152人,普通本科過線506人,王海波任班主任的理科尖刀班中,49人考取43名重點本科;王玉龍任班主任的文科尖刀班中,43人考取23名重點本科。

校訓

校訓作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它既受校園文化賴以生存的文化環境——民族文化的影響,又鮮明體現著時代特色。它是一個學校的靈魂,是學校群體價值觀的精華,體現了一所學校的辦學傳統,代表著校園文化和教育觀念。它作為一個標尺,對於激勵和勸勉全體師生具有重要的意義。
臨沭縣實驗中學原為臨沭一中老校,始建於1952年,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辦學經驗,2005年更改為現名。多年了,學校重視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整體研究設計了學校文化建設方案,逐步明確了辦學宗旨、育人目標、校訓、校風、校歌、教風、學風等文化元素,並憑藉豐富多彩的活動予以滲透,文化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改革開放30年來,國家教育改革與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隨之而來的是,以片面追求升學率為標誌的極端功利主義的教育價值觀的大肆流行和蔓延,使教育脫離了育人的本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大學》。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必須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面對已經到來的知識經濟時代,教育必須回歸育人本質。因此,我校結合高中新課改精神,確定了“為每個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宗旨,確立了培養具有“三自精神”(自立、自信、自強)、“三種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創新能力)和“三種意識”(責任意識、法制意識、和諧意識)的合格公民的育人目標,並努力堅持德育為先的工作方針,切實落實全員育人導師制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校訓“自信、責任、堅毅、創新”是在立足吸收中華傳統文化精神,繼承臨沭一中光榮傳統的基礎上凝聚而成。它反映了學校的辦學宗旨與育人目標,做到了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的結合,成為了全體師生自強不息、攜手共勉的座右銘。

自信

人人都有無窮的潛力,自信是成功之母,自卑是失敗之父,自信是戰勝一切困難的內在動力。人唯有自信才能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危機面前,信心比黃金和貨幣更重要”,實中師生應是一個充滿自信,笑對人生,活力四射的優秀群體。

責任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責任是一種承擔,是一個人對自己、對自然、對社會的一種負責精神。責任創造奇蹟,世界上大凡做出重大貢獻的人物皆因其責任感使然。對自己負責任的人,不會遊戲人生;對他人負責任的人,不會放棄追求。政治家要對歷史負責,經濟學家要對現實負責,教育工作要對未來負責。每個人都能為他人負責,也就一定能為自己負責;能為今天負責,也就一定能為歷史和未來負責。

堅毅

堅毅是一種堪稱偉大的品質。人生的道路不可能無挫折,面對困難和挫折,只有堅強的毅力才足以迎接挑戰,正所謂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愈挫愈勇方可最終成功,即使成仁取義,也是“難酬蹈海亦英雄”。

創新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培養和造就高素質的創新人才,是知識經濟時代對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實驗中學就是要做教育創新的試驗田。在現有條件下不斷地進行否定之否定,在積極地揚棄中不斷開拓創新,為國家、民族培養創新型的棟樑之才。
校訓的教化要滲透於學校方方面面的工作,如校歌、校徽及各班級、科組文化建設之中,要把它懸於牆壁給師生每日以薰陶,要把它貫徹於校園文化活動之中,以達到潤物細無聲之效果。
附“實驗中學簡記”作為結束,以表學校文化建設之特色。
美哉吾校也!依蒼山而襟碧波,鐘靈秀而育人傑,居城中而連通衢,名遐邇而譽眾多。冬含暖日,夏蔭楊柳,春發桃李,秋累碩果。聞桂香而幕德馨,賞池荷以知自潔,觀秀木而勵精進,歷榮枯以惜歲月……
昔為一中舊址,今開實中新史。1952年始建,新紀零五更易。整飭校舍,激發精氣;內構和諧,外融聯誼;執素養之教,倡樂學之宜;杜學海之苦,啟書山新知;不唯學分而論,導以平治修齊;明志善之德,格物以致知;篤博學之志,切問而近思。於己自信,對人負責,堅毅創新,崇實求是……務使入學者開卷開眼開心智,尤期學成者立德立言立佳績!
此乃學人良願,斯校要旨。

概述

教學管理

學校共有教職工238人,其中高級職稱51人,中級職稱87人,全國優秀教師、國家級骨幹教師3人,省特級教師、省骨幹教師、省教學能手4人,國家級課件比賽二等獎1人,省講課比賽一等獎1人,市教學能手5人,市級講課比賽一等獎10餘人。現有51個教學班,在校生2720人。
學校秉承一中優良傳統,教學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始終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管理思想,全面貫徹山東省素質教育會議精神,認真落實《山東省中國小基本管理規範》40條。
深化課改,充分利用教師資源優勢,積極構建新的課程體系。在認真執行新作息時間的基礎上,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課程,努力開發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向學生全面開放閱覽室、實驗室、微機室等學校資源,實施“名師工程”和“青藍工程”,促進了教師和學生共同成長。
全面建立並完善了學校三年教科研規劃。以“教學案”的製作與使用為載體,強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省級課題“自學-交流-提升”已經進入了第二階段--調整深化階段,在學生中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努力實現減負增效,提高課堂效率,符合校情學情實際的課題研究活動充分體現了我校的“實驗”特色。
強化學生管理,努力構建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認真探索新形勢下的學生管理方式。以學生會、各種社團等自主管理組織為載體,以班主任管理為抓手,以禮儀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文明中學生教育等為內容,以研究性學習活動為特色,還時間給學生,還健康給學生,還能力給學生,努力營造全員育人的校園環境,逐步形成了實驗中學“文明、勤奮、求實、創新”的優良校風和“以人為本”的文化特色。

教學目標

目前,臨沭縣實驗中學新一屆領導班子正帶領全體教職員工努力貫徹“依法治校、民主管理、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辦學思想,認真落實“以更新觀念為前提引領學校發展,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促進學校發展,以完善制度為保障保證學校發展”的新思路,努力探索課堂教學改革新模式,進一步完善軟硬體建設,全面提高管理效能。向過程要質量、向管理要效益的思想已經得到了全面的貫徹;以課改為突破口、深入開展素質教育的藍圖已經確立;以校為家、幹事創業、拼搏向上、奮勇爭先的工作局面已經形成,全校師生正朝著創建省教學示範學校的目標奮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