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戰役

臨汾戰役

臨汾戰役( Linfen Campaign),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晉冀魯豫軍區部隊和晉綏軍區部隊一部,對國民黨軍堅固設防的山西省臨汾縣城進行的攻堅戰。晉冀魯豫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徐向前指揮。

基本介紹

概述,背景,過程,結果,

概述

標題:臨汾戰役
英文:Linfen Campaign
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晉冀魯豫軍區部隊和晉綏軍區部隊一部,對國民黨軍隊堅固設防的山西省臨汾縣城進行的攻堅戰。

背景

1947年底山西省運城解放後,國民黨軍隊在晉南僅剩下臨汾孤城,駐有太原“綏靖”公署所屬第66師和西安“綏靖”公署所屬第30旅(欠1個團)、第27旅炮兵營及6個保全團、2個補訓團,連同附近4個專署、15個縣的保全警備隊等共2.5萬餘人,山西太原“綏靖”公署所屬第6集團軍副總司令兼晉南總指揮梁培璜統一指揮。臨汾西靠汾河,東、南、北三面地形開闊,城垣堅固,城高15米,頂寬10米,底寬25~30米,且東關築有外城,易守難攻。守軍以城郊3~7公里內的村莊、據點為外圍陣地,以城牆、環城外壕和城周31處碉堡群為主陣地,以環城內壕、街巷工事為核心陣地,構成大縱深的環形防禦體系,企圖固守待援。
臨汾戰役

過程

1948年2月,晉冀魯豫軍區為全部解放晉南,策應中原、西北戰場作戰,並為奪取太原創造條件,奉命組織前線指揮所,由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徐向前統一指揮所部第8、第13縱隊和太岳軍區部隊及晉綏軍區部隊一部共5.3萬餘人奪取臨汾。針對該城設防堅固和攻城部隊重火器少等情況,決定以坑道爆破為主要攻城手段。戰役預定於3月10日發起。
國民黨西安“綏靖”公署因西北戰場需要,開始將第30旅由臨汾空運洛川。晉冀魯豫軍區前指為滯留該敵,配合西北野戰軍作戰,決定提前發起戰役。派第8縱隊第24旅攻占城南飛機場,擊毀運輸機2架,打破了國民黨軍隊的空運計畫。其餘各部隊由東、南、北三面對臨汾發起攻擊,掃除外圍據點,挖掘破城坑道,創造攻城條件。至22日,相繼拔除崔家疙瘩、火車站、高河店、堯官廟等外圍據點,打退國民黨守軍30餘次反撲,逼近東關外城。23~27日,第13縱隊兩次攻擊東關未克。晉冀魯豫軍區前指調整部署,以第8縱隊第23旅和第13縱隊第37旅分別由東關東北、東南兩面攻擊,同時加速坑道作業。10日,第23旅挖掘的4條坑道有3條同時爆破成功,炸開東關城牆。第23、第37旅迅速攻占東關,戰至11日上午,殲守軍第66師大部。
16日開始,解放軍攻城部隊與國民黨守軍之間展開了以挖掘坑道與破壞坑道為中心的激烈鬥爭。晉冀魯豫軍區第8縱隊和太岳軍區部隊在城東,第13縱隊在城南,以地面攻擊配合地下挖掘,克服土工作業缺氧、發出聲響和不易掌握方向等一系列困難,共挖掘主坑道15條,掩護坑道40餘條。國民黨守軍則汲取東關失守的教訓,進行以挖掘防禦地道和實施爆破為主的反坑道作戰;同時,在飛機和大炮的配合下,施放毒氣彈、燃燒彈,並以第30旅出城反擊。解放軍攻城部隊挖掘的大部分坑道被破壞。晉冀魯豫軍區前指再次調整部署,將第13縱隊主力調至城東,會同第8縱隊主力攻城;第8縱隊第22旅、第13縱隊第39旅和太岳軍區部隊1個團調至城西汾河西岸阻擊可能潰逃之敵。至16日,第8縱隊第23旅在城東終於成功地把兩條各長110米的破城坑道通過外壕底部挖至城牆下。為防再遭破壞,前指決定立即發起總攻。17日19時50分,兩條分別裝有黑色炸藥6000千克和黃色炸藥3500千克的坑道爆破成功,將城牆兩處炸開各50餘米寬的缺口,第23旅第69團突擊隊首先登城。其他部隊隨即在炮火掩護下也突入城內,並與國民黨守軍展開激烈巷戰。至24時,全殲國民黨守軍,臨汾戰役結束。

結果

臨汾戰役歷時72天,共斃傷俘國民黨軍隊2.5萬餘人,俘梁培璜。至此,晉南地區全部解放,呂梁太岳解放區連成一片。解放軍第8縱隊第23旅戰功卓著,晉冀魯豫軍區前指授予其“臨汾旅”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