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寄德新丈

《臨江仙·寄德新丈》是金末至大蒙古國時期文學家、詩人元好問創作的一首詞。上闕慨嘆詩人自己的境遇,下闕追憶與故人聚首玉溪的歡樂。全詞表達了漂泊之感與懷友之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臨江仙·寄德新丈
  • 創作年代:金代
  • 作品體裁:詞
  • 作者:元好問
  • 作品出處:《遺山樂府》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臨江仙·寄德新丈
自笑此身無定在,北州又復南州。買田何日遂歸休。向來元落落,此去亦悠悠。
赤日黃塵三百里,嵩丘幾度登樓。故人多在玉溪頭。清泉明月曉,高樹亂蟬秋。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臨江仙:原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名,字數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等六種。常見者全詞分兩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韻。
⑵德新丈:即王革,一名著,字德新,臨潢人。曾任宜君主簿,與元好問為莫逆之交。丈,對老人長者的尊稱。
⑶自笑:嘲笑自己。無定在:居無定所。
⑷北州:代指作者家鄉忻州。南州:此指作者當時寓居之昆陽(今河南葉縣)、孟津(今河南孟津)等地。
⑸買田:意謂回家鄉種田。
⑹落落:形容舉止瀟灑自然;豁達開朗。
⑺悠悠:形容悠閒自在。
⑻赤日黃塵:喻指長途跋涉。赤日,烈日。三百里:虛指。
⑼嵩丘:指嵩山,古稱中嶽,在登封縣北,主峰有三:東為太室山,中為峻極山,西為少室山。
⑽故人:老朋友。玉溪:玉華峰下小流,源頭景致清幽。時王德新選擇居處於此。
⑾曉:拂曉,清晨。
⑿亂:任意,隨便。秋:本喻容顏衰老,此指蟬聲漸漸減少,意為夏天快沒了,秋天快到了。

白話譯文

嘲笑自己身如飄蓬難以安定,一會兒在家鄉忻州一會兒又來河南。什麼時候買田遂人心意歸隱故士。自己向來光明正大坦蕩磊落,此後也將悠閒自在處事泰然。
我千里迢迢長途跋涉來到嵩山,幾次登樓眺望盡情賞游,老朋友們大都歡聚在玉溪那美麗的地方,清泉下明月漸漸西沉東方欲曉,高高的樹上隨意可見的蟬叫聲漸漸沒了。

創作背景

該詞作於金哀宗天興二年(1223),時年元好問三十三歲。元好問二十七歲時舉家南下,二十九歲移居登封(今河南登封縣)、昆陽(今河南葉縣),三十三跨旬促歲時曾去孟津(今河南孟津),後又回登封。這期間他還幾次赴京應試。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上闕起首兩句以自嘲的口吻,概括了作者遷流不定的際遇。“自笑”,帶有漫不經心而有些感慨的味道,較“自嘆”含蓄而少憤然之氣。“北州又復南州”說作者從北方家鄉遷居南邊,行止不定,實在出於無奈。接著“買田”句道出作者返鄉歸隱的渴望。“向來”兩句陳述作者的思想和處世態度。本來是坦蕩磊落之士,“買田”歸居後也當悠然婆廈物外,與世無爭。作者通過上闕的結句,將思歸夙願與茫然心境披露無遺。經過這番表白後,詞意結合題意,轉入下闕。
下闕由個人的落寞處境轉到與友人聚首嵩山的欣慰之情。“櫃虹挨赤日”一句寫他冒著驕陽之烈、熱霸茅鍵風塵之艱,長途跋涉來與友人相會。嵩丘登樓,玉溪盤桓,概括了作者對與好友“故人”歡聚勝游生活的懷念。最後以優美的寫景句,展現出充滿詩情畫意的境界。“清泉明月”又是禪學中清澈光明的直觀喻象。作者借最後兩句描繪的情景,與上闕的低回落寞形成鮮明對照,其由精神解脫而獲得的禪悅也就不言自明了。
該詞以對友人傾吐心曲的紆徐委婉口吻而寫,由自我調侃轉為嚮往林泉之禪悟,將內心的百感交集化解于山林隱逸之思,使人味之無盡。

名家點評

清代文學家陳廷焯《詞則·放歌集》:“‘自笑’兩句,壯浪沉鬱。”
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黃拔荊《中國詞史(上)》:“孤寂中仍有愁思繚亂悲涼之感。”

作者簡介

元好問(1190—1257),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市)人,金犁腳府末至大蒙古國時期文學家、歷史學家、詩人,金元之交時期白戀循北方文學的代表人物,對金元前後詩詞文化有承上啟下之用。他自幼聰慧,七歲能詩,十四歲時從郝天挺學,淹貫經傳百家,六年學成,下太行,渡黃河,賦《箕山》《琴台》詩,名震京師。金宣宗興定五年(1221)進士,官至尚書省左司員外郎。善作詩、文、詞、曲,其中以詩作成就最高,以“喪亂詩”聞名。金亡後不紙轎記愚仕,以故國文獻自任。編輯金源史錄至百萬言,元人修《金史》,多有所本。著有《遺山集》四十卷、《中州集》《中州樂府》,詞有《遺山樂府》五卷。
該詞以對友人傾吐心曲的紆徐委婉口吻而寫,由自我調侃轉為嚮往林泉之禪悟,將內心的百感交集化解于山林隱逸之思,使人味之無盡。

名家點評

清代文學家陳廷焯《詞則·放歌集》:“‘自笑’兩句,壯浪沉鬱。”
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黃拔荊《中國詞史(上)》:“孤寂中仍有愁思繚亂悲涼之感。”

作者簡介

元好問(1190—1257),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市)人,金末至大蒙古國時期文學家、歷史學家、詩人,金元之交時期北方文學的代表人物,對金元前後詩詞文化有承上啟下之用。他自幼聰慧,七歲能詩,十四歲時從郝天挺學,淹貫經傳百家,六年學成,下太行,渡黃河,賦《箕山》《琴台》詩,名震京師。金宣宗興定五年(1221)進士,官至尚書省左司員外郎。善作詩、文、詞、曲,其中以詩作成就最高,以“喪亂詩”聞名。金亡後不仕,以故國文獻自任。編輯金源史錄至百萬言,元人修《金史》,多有所本。著有《遺山集》四十卷、《中州集》《中州樂府》,詞有《遺山樂府》五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