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汝縣是歷史上的一個地名,歷史上的行政區劃之一。歷史上先後一共有三個臨汝縣,今已不復存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臨汝縣
- 性質:歷史上的一個地名
臨汝縣是歷史上的一個地名,歷史上的行政區劃之一。歷史上先後一共有三個臨汝縣,今已不復存在。
臨汝縣是歷史上的一個地名,歷史上的行政區劃之一。歷史上先後一共有三個臨汝縣,今已不復存在。1913年,民國政府廢府、州,實行道、縣制。改汝州直隸州為臨汝縣,1947年屬豫西五專區。 1949年歸許昌專區,1951年將大小...
汝州市,河南省轄縣級市,由平頂山市代管,位於河南省中西部,地理坐標為北緯33°56′~34°20′,東經112°31′~113°07′之間,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暖和氣溫回升快,夏季炎熱,秋季涼爽,冬季寒冷,雨雪稀少。總面積1573平方...
西營村的人大代表,郭巧,女,1918年出生在汝州市(原稱臨汝縣)臨汝鎮臨南村的一個窮苦家庭。1950年,郭巧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之後,她歷任村互助組組長、村初級社社長、高級社社長。1958年,臨汝鎮人民公社成立,她又被推選為...
臨汝縣抗日縣政府舊址 臨汝縣抗日縣政府舊址,位於汝州市大峪鎮。所獲榮譽 2021年12月,入選河南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2022年1月7日,被河南省文物局確定為“第二批不可移動革命文物”。
小屯鎮,隸屬於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市,地處汝州市東南部,東與寶豐縣觀音堂鄉相鄰,南與寶豐縣前營鎮相接,西與汝南街道接壤,北與紙坊鎮隔北汝河相望,距汝州市區15千米,區域總面積123.25平方千米。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2月,為...
臨汝縣人民民主政府駐地舊址 臨汝縣人民民主政府駐地舊址,河南省第二批革命文物,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保護措施 2021年12月31日,被列入河南省第二批革命文物名錄。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月,改為紙坊鄉為古梁鄉。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初,屬臨汝縣第七區。1955年10月,撤七區劃為紙坊、留王2箇中心片。1956年2月,改為設為留王、紙坊、焦村3個鄉。1957年6月,留王、紙坊、焦村3個鄉...
汝州青瓷有兩部分:汝窯,以產地河南省汝州市(臨汝縣)而得名,今汝州蟒川鎮嚴和店,羅圈,寶豐清涼寺,大峪東溝,孔窯等地一百多出窯址,其中嚴和店窯址、大營鎮清涼寺窯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臨汝縣地域燒造產品,即為臨汝窯。臨...
民國時期,夏店鎮境域屬臨汝縣第五區,區公所設在夏店街;2016年12月,由夏店鄉改為夏店鎮。截至2018年末,夏店鎮戶籍人口為34963人。截至2020年6月,夏店鎮下轄20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新村5號。截至2018年末,夏店鎮有工業企業...
《臨汝縣交通志1948-1986》是臨汝縣交通志編纂領導小組編輯室編纂的地方志。內容簡介 一、《臨汝縣交通志》斷限上為一九四八年一月臨汝縣城第三次解放,下為一九八六年底。在部分章節里記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前的史實,仍沿用舊稱,如“...
《臨汝縣衛生志》是臨汝縣衛生局編纂的地方志。內容簡介 中華民族古老燦爛的文化源遠流長,為承前啟後,乘盛世,修志書,是歷史賦於我們的重任。 縣《衛生志》真實地撰述了自軒轅黃帝至一九八二年四千多年間我縣衛生事業的發展、變化...
臨汝東溝窯,宋代瓷窯。窯址在臨汝縣東北部,產品兼具汝窯和鈞窯特徵,以燒青瓷為主。窯址在臨汝縣東北部,在大峪店東,越山即人禹縣。燒青瓷。其板沿洗,洗底輪旋有凹入的淺圓窩,在天藍釉地中帶幾塊玫瑰紫色斑點,里外施滿釉,...
宋代北方民間青瓷窯址。位於河南省臨汝縣。始燒於北宋時期,歷經金、元兩代。1950-1964年,故宮博物院與河南省博物館等單位作過4次調查,共發現嚴和店、東溝、軋花溝、陳家莊等14處窯址。在嚴和店發掘窯爐1座,略近圓形,窯長3.95米,...
始建於1956年7月,名稱為河南省臨汝氣候站,站址位於臨汝縣城西關農場,1957年1月1日正式觀測。1960年2月11日更名為河南省臨汝縣氣象服務站,1971年5月臨汝縣人民武裝部接管,更名為河南省臨汝縣氣象站,1988年9月臨汝縣改為汝州市...
臨汝陳家莊窯,宋代瓷窯,窯址在臨汝縣陳家莊大峪店北四公里處。【臨汝陳家莊窯】宋代瓷窯,窯址在臨汝縣陳家莊大峪店北四公里處。燒鈞釉瓷。產品有盤、碗、洗、罐等其小盤,平坦的居多,口緣微微下卷,既是獨立的小盤,又可置於直口...
臨汝蜈蚣山窯 【臨汝蜈蚣山窯】宋代瓷窯。窯址在臨汝縣蟒山區蜈蚣山。燒鈞釉瓷。釉色以月自居多,有的於淡月白釉中帶紅色斑點,斑點紅色鮮艷,具有蜈蚣山窯的特殊風格。
大峪鎮,隸屬於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市,地處汝州市東北部,東與禹州市鳩山鎮接壤,南與焦村鎮、米廟鎮相連,西與陵頭鎮毗鄰,北與登封市白坪鄉相鄰,距汝州市區23千米,區域總面積133.64平方千米。1950年,臨汝縣在大峪店設立第八區;...
王寨鄉,隸屬於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市,地處汝州市西南部,東與汝南街道相鄰,南與蟒川鎮毗鄰,西鄰楊樓鎮,北臨汝河,距汝州市區8千米,區域總面積76.38平方千米。民國二十年(1931年),王寨鄉境域屬臨汝縣第七區;1984年1月,由...
臨汝十中還成立了汝州最早的黨組織,1939年在汝州中大街臨汝十中學生杜善行家中,成立了臨汝地區地委和臨汝縣委,宣傳和組織民眾參加抗日救國。花園口決堤後,大批難民流落汝州。汝州按省政府通令,各鄉鎮保甲分配3至5人,每人每月給口糧30...
汝州仍領魯山、寶豐、郟縣、伊陽(今汝陽)四縣,直隸河南省。直至清末。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建置襲清,仍領四縣。1913年,政府實行省、專區、縣三級管轄,改直隸汝州為臨汝縣,歸豫西道管轄 1914年汝州歸河洛道管轄 1947年屬...
汝瓷博物館所在的汝州學宮,以文明坊、大成殿等主要建築為中軸線,具有對稱性的北方古建築群。1983年6月公布為臨汝縣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公布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國務院確定為第六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參觀信息 地址:...
陵頭鎮,隸屬於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市,地處汝州市西北部,東鄰大峪鄉,南接騎嶺鄉,西連夏店鄉,北連登封市送表鄉,距汝州市區17千米,區域總面積99.25平方千米。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陵頭鎮境域屬臨汝縣一區;2011年4月,由...
自由縣是民國時期舊地名。民國十六年(1927年)析洛陽縣、登封縣(今登封市)、伊陽縣(今汝陽縣)、臨汝縣(今汝州市)4縣部分地區置縣,治白沙(今伊川縣白沙鎮)。取中山先生“自由、平等、博愛”的主張中“自由”一詞命名。1932...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臨汝縣(今汝州)蟒川紳士李照光、李紹初於蟒川嚴和店興辦復興汝瓷廠,建有作坊20多間,工人40餘人。僅以生產民用瓷為主,另建小窯仿燒宋汝窯瓷,經數年努力,終未成功。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臨汝解放,...
汝州市(原臨汝縣)境內,北汝河自西向東南穿境而過,境內全長45公里,寬500--1500米,有大支流9條,向南北山呈魚翅狀分布。河灘總面積約10.1萬畝。寶豐縣境內,北汝河為寶豐、郟縣之界河,於趙莊鄉魔冢營村北入境,東南流入石橋...
南朝宋明帝泰始2年即公元466年,歸魏所屬,移治於懸瓠(今汝南城),改武津縣為臨汝縣。隋文帝開皇元年(公元581年)改臨汝縣為武津縣;隋煬帝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復改武津縣為上蔡縣(其間曾一度更名為■[具加耳朵旁]陽縣)...
汝州站(Ruzhou Railway Station),位於中國河南省汝州市,是隸屬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汝州站管轄的二等站,建於1970年。車站概況 汝州站位於河南省汝州市境內焦柳線上,建於1970年,原名臨汝站,1988年臨汝縣改汝州市,臨汝站改名...
隋朝時,置汝州,境域改屬承休縣。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汝州升為直隸州,之後一直是縣城所在。清代,置金溝里。民國三十年(1941年),為正義鄉。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在米廟鎮一帶設區公所。1952年5月,為臨汝縣第十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