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直隸州,古地名,位於今河南省中部。清朝沿襲明制。州治汝(今河南省汝州市)。民間習慣稱之為“老汝州”、“汝州府”(因直隸州和府是一個級別)。隋文帝開皇...
直隸州的建置最早出現於元代,明清時期地方行政單位之一,以直隸於布政司而得名,與一般隸屬於府的州不同。在清朝,行政區劃的州與廳分為直隸州及直隸廳。其中,...
王雄,字世傑,北直隸順天府永清縣(今河北省江陰縣)人,弘治六年(1493)進士,弘治十七年耒任汝州。...
明中央掌管吏治的按察使司在地方設立四十一個按察分司,叫巡道,河南有二,分別叫河南道、河北道,河南道駐汝州。清朝沿襲明制,汝州直隸州的地位沒有改變,領魯山、...
1944年,為打擊日本侵略者,保衛汝州戰略要地,中國軍隊與日軍首次投入使用的戰車師團組成的現代化部隊在汝州(民國初年全國廢府為縣,汝州廢汝州直隸州府為臨汝縣,但...
周顯德三年(公元956年)改臨汝縣為臨汝鎮,入梁縣,汝州領六縣。臨汝縣汝州市 編輯 1913年,民國政府廢府、州,實行道、縣制。改汝州直隸州為臨汝縣,1947年屬...
汝州方言屬於漢語北方語系,中原官話“宛汝片”(南魯片)。也是河南方言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方言。汝州方言分布區域較廣,即明清時期汝州直隸州區域周圍(俗稱老汝州)以...
汝州歷代為郡州治所,東周為王畿之地。秦置梁縣,屬三川郡,隋設汝州,明成化六年升為直隸州。汝州人文薈萃,人才輩出,漢代位居宰相的韓安國、唐代詩人劉希夷、...
楊樓鎮在歷史上就是汝州市境內西部政治中心。清鹹豐年間,汝州直隸州在楊樓設立分別州衙門。1919年改為楊樓鎮,1947年12月臨汝縣人民民主政府在楊樓鎮和尚廟村成立,...
東周為王畿之地,秦屬三川郡,西漢置梁縣,隋設汝州,明成化六年升為直隸州,1913年改為臨汝縣,1988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撤臨汝縣建汝州市。1993年被確定為河南省...
汝州市地質礦產局座落於汝州市區煙風路7號,原名為“礦產資源管理委員會”。1992...東周為王畿之地,秦屬三川郡,西漢置梁縣,隋設汝州,明成化六年升為直隸州,...
2 轄境 ▪ 開封府 ▪ 河南府 ▪ 歸德府 ▪ 汝寧府 ▪ 南陽府 ▪ 懷慶府 ▪ 衛輝府 ▪ 彰德府 ▪ 汝州直隸州 河南...
朱繩武(1882—1946),字效聖,汝州溫泉朱寨人。18歲考中秀才,20歲入開封法政...清代河南省汝州直隸州 出生時間 1882 去世時間 1946 主要成就 領導汝州(分...
貞觀元年(627),廢州,改魯縣為魯山縣,隸屬伊州。貞觀八年(634),屬汝州。明洪武初,屬南陽府汝州。成化十二年汝州升為直隸州,魯山縣直至清末民初仍隸屬汝州直隸...
隸汝州。後伊陽縣置撤銷。明初為嵩縣地。成化十二年,析嵩縣東、汝州西又復置伊陽縣,隸屬汝州直隸州。清朝時至民國初仍隸汝州;因與宜陽縣同音,1959年改為汝陽...
村內還有號稱“汝河南岸第一府”的朱鎮府古建築群,由汝州直隸州鹽運司知事朱紫峰於清道光二十九年建造。有全部由紅色花崗岩砌築成的明代古民居。有建於清代的...
貞觀元年(627),廢州,改魯縣為魯山縣,隸屬伊州。貞觀八年(634),屬汝州。 明洪武初,屬南陽府汝州。成化十二年汝州升為直隸州,魯山縣直至清末民初仍隸屬汝州...
米廟鎮 [1] 周為王畿之地,秦屬三川郡,西漢為周承休國國都,東漢為嘉美國治所,隋置汝州,唐、宋、元、明、清均為汝州直隸州,1912年屬臨汝縣,1988年撤縣...
明朝行政區劃是指明朝時期對地方分級管理而實行的區域劃分。明初曾沿襲元朝的行省制,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承宣布政使司下設府和直隸州,府以下...
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為輔城縣,大業初(公元605年)改為郟城縣;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復置郟縣隸汝州;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改隸汝州直隸州;清代沿...
宋名立,字令聞,號補齋,今山東省臨沂市蒼山縣卞莊鎮紙坊村人 ,歲貢生,誥授奉直大夫,歷任河南裕州、汝州直隸州知州,四川達州直隸州牧署,順慶府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