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景”是我國古代約定俗成的一種風物景觀,也是人文文化的一種歷史體現。後來名勝地多稱其景物為八景。作為代表性的八處景物常常是某一名勝地、或者擴大到某一城市或地區的著名景物的集合,並多為它們的歷史和人文的重要反映和象徵,歷代文人墨客也多集中予以題詠描繪。八景的選擇和命名也成為一種特有的文化現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郟縣八景
- 地點:郟縣境內
- 風景特點:山川秀麗
- 包括:紫雲晴雪 藍橋春漲等
基本信息,紫雲晴雪,蘇墳夜雨,
基本信息
後來名勝地多稱其景物為八景。作為代表性的八處景物常常是某一名勝地、或者擴大到某一城市或地區的著名景物的集合,並多為它們的歷史和人文的重要反映和象徵,歷代文人墨客也多集中予以題詠描繪。八景的選擇和命名也成為一種特有的文化現象。
郟縣八景主要涵括了郟縣境內山川秀麗的自然風光,歷代文人雅士多有吟頌,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作。郟縣八大景包括“紫雲晴雪”、“蘇墳夜雨”、“藍橋春漲”、“汝水秋聲”、“劉山晚霽”、“扈間曉煙”、“鈞台晚照”、“靈泉夜月”。
紫雲晴雪
臨灃寨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堂街鎮,該鎮地上地下資源豐富。鎮域地勢東高西低,包括平、沙、山、崗、窪五種地形。曾列入《名山記》的紫雲山一峰秀出,紫雲環繞,山林疊翠,山泉叮咚,"紫雲晴雪"被列為郟縣八大景之首。 臨灃寨始建於明、重修於清的臨灃寨,被專家譽為中原第一紅石古寨,寨內明清民居規模集中,錯落有致;寨外河水環抱,蘆花飄揚,紅色的寨牆,綠色的護寨河,青青的蘆葦、雪白的蘆花和各色的水鳥,構成了天然合一的美麗圖畫。據《水經注·河水》記載:“柏水經城(寶豐)北復南,豐溪自香山東北流入郟境,至水田村。一由村南而北,一由村北而東,環村一周,復東北至石橋入汝”,因村在二水之間,故稱“水田村”。
臨灃寨為一窪地型古村落,周圍千畝蘆葦、百畝竹園。楊柳河、北汝河繞寨而過,終年綠水長流。臨灃寨現存布局完整的明清四合院十餘處,古建築一百餘座,古寨牆、寨河、寨門、祠堂、寺廟、井、橋、墓葬、古樹等一應俱全,為中原地區少有的一處保存完好的古代村落。有“中原第一紅石古寨”之稱。 紅石寨牆,建於清同治元年三月(公元1862年),呈不規則的橢圓形,占地面積約7萬平方米,為純一色紅石砌築而成。高約7米,寬2—5米,全長1100米,設有三座寨門。西北門稱“臨灃”門,取門前臨“灃溪”之意,臨灃寨因此而得名。寨牆上砌牆垛800個,炮樓5座。寨內東西兩條主街與南北兩條主街呈“井”字形交錯,居民沿街而居。村內還有號稱“汝河南岸第一府”的朱鎮府古建築群,由汝州直隸州鹽運司知事朱紫峰於清道光二十九年建造。有全部由紅色花崗岩砌築成的明代古民居。有建於清代的關帝廟、四合院、祠堂等。 臨灃寨的窪地聚落、古寨牆、古寨河、明清時期古民居、宗祠、關帝廟融為一體,成為中原民居文化中一塊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寶。
始建於明末、重修於清同治元年(1862年)的臨灃寨坐落在碧波蕩漾的北汝河畔,發源於香山的利溥、灃溪兩水分別從寨東寨西流過,流向北汝河。整個村落被一種淺紅色條石砌築的寨牆緊緊圍著,故當地人又稱臨灃寨叫"紅石寨"或"紅石古寨"。圍長約1100米、高6米多的寨牆上有城垛800個。由臨灃寨通往村外的是東、西、南三個寨門,其中西寨門取名"臨灃",東寨門取名"溥濱",意為此寨瀕臨灃溪、利溥兩水。東、西寨門由木板鑲鐵皮製成,至今仍保存完好,其上"同治元年"四字清晰可辨;南寨門毀壞較重,只剩半個門洞。
寨內現有159戶人家,600多口人,其中朱姓人口占90%,為明萬曆年間從山西洪洞縣遷居至此的朱姓後代。寨內還有較為完整的清代四合院、三合院20多座,清代民居近400間。這些建築既有中原農村特有的以磚、石為主體的高大深邃,也有南方以木格子門窗為裝飾的小巧玲瓏。一些古老的宅院用多層弧形石板作為門洞的拱頂,每層石板上都雕有圖案,十分美觀。在一處當時堪稱有"地位"人家的宅院裡,人們仍可看到歷史在這裡留下的痕跡:供到訪官員臨時休息的卷棚(一種高而窄的建築);客人間相互留言的粉壁;在距地面半米多高的房基上,每隔兩步就有一個巴掌大的石孔,這就是拴馬樁環。這座古宅的牆壁上還有許多精美的雕刻,其中門樓上的兩處石雕已在"文革"中被毀,牆上的雕刻則被老百姓用泥土封住,幸運地保存了下來。
蘇墳夜雨
三蘇墳位乾嵩山支脈——箕山南麓山坳,背依蓮峰,面瞰汝水。左右二山,名曰峨嵋,逶迆而下,直至汝河北岸。院中柏樹,遮天蔽日。夜闌更深,似有陣陣風雨作響,此即蘇墳夜雨,為歷代文人、騷客不斷吟詠者也。“蘇墳夜雨”的妙趣:風聲緊促,雨珠橫斜,婆娑的樹影,搖擺的枝條,時而雨急,時而風驟,當你醒悟後才發覺,衣襟未動,髮絲仍乾。 “三蘇墳”還有一個獨特的現象,柏樹方向都朝向西南。傳說蘇洵父子安葬此地後,非常思念西南方向的家鄉——四川眉山,以至柏樹都有了靈性朝向西南,因而當地百姓將這些柏樹叫做“思鄉柏”。如今雖然有了科學解釋:東北角是個風口。但是這種解釋的確大煞風景,看來科學解釋也並非十全十美。蘇東坡中年雕像下有兩個奇特的蛤蟆踏。蛤蟆踏在戰國時期楚公子郟敖建造、晉公子重耳避難讀書的郟縣崇正書院曾經有過,原為我國四大回音建築之一。後在“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到毀壞,人們正為之惋惜的時候,卻在此發現了新的蛤蟆踏。發現蛤蟆踏也有一個離奇的說法,雕像樹立時,正好蘇東坡家鄉人前來參觀,從階梯走下去時竟然感到好象後面有人跟著,可是回頭一看,卻沒有任何人,他又走,這下沒有轉過身去,結果發覺是腳步發出的回音。所以當地人都說蘇東坡患了思鄉病,否則為什麼偏偏在家鄉人面前發出共鳴呢?在蘇東坡雕像東北角是另一個蛤蟆踏,只要用手掌一拍,即會發出鳥叫的聲音。
3、藍橋春漲
郟縣境內的汝河,水上運輸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西長橋,僅貨場就占地30多畝。停泊船隻從西長橋至孔彎綿延十幾里。從這裡出發可直達安徽阜陽、江蘇、山東。有功郟縣航運的盛彥為加快商品流通,方便過往行旅,在蘭河入汝河處,修建蘭水石橋,為一拱形漫水石橋。公推為郟縣八景之一,成為文人騷客作詩吟詠的對象。 4、汝水秋聲 其在郟縣西太僕、薛店一帶,河寬四、五里,年年月月,幾縷清流,隨秋至而聲作。其急者,若戰與嘶鳴;金戈撞擊:其緩者,若淑女弄琴,輕靈低回。一陽一陰,剛柔相濟。聞之者則榮辱兩忘,生死不計,曠然娛心而怡神也。
4、汝水秋聲
郟縣八大景之一,即深秋晴天的夜裡,汝河流水的聲音悅耳動聽,能傳數公里,類似武俠小說里的“千里傳音”,似乎有一種穿透力。它發生的河段就在汝河支流——石河上下。石河在郟縣汝河大橋東500米處匯入汝河。 石河入汝水口,一塊大姜石首當其衝。石因形名,像吃的生薑一樣,溝溝回回,充滿罅隙。據說,姜石裡面還有中空的部分,所以又得“姜石棚”之名。姜石之大,儘管處於要衝,卻水流石不走。姜石水域,深且險,有漩渦。據說,當年日本鬼子在此過河,逼迫一當地人趟河試水。這人卻好水性,會踩水。他下面踩水,上身露出水面游到北岸。鬼子見水淺,遂下水過河,不料,前面幾名鬼子“撲騰撲騰”掉進去,卷進漩渦去了。等鬼子明白過來開槍時,這人早已潛入水底,游到下游老遠了。 姜石上下的河段,河道寬闊,枯水時節若不斷流,則是淺灘,這對“汝水秋聲”的形成有無因果關係呢?聽當地人講汝水秋聲的故事。夜裡在家中就能聽見汝河水聲,聲音清越,悅耳動聽。但只有秋後天晴的日子裡才能聽得到,“夜裡只要一聽見河水響,就知道第二天肯定是晴天。”
5、劉山晚霽
劉山者,原名大龍山也。系嵩山支脈---箕山東延之段。海拔五百多米,頂峰微微向西傾懸,猶若蒼龍昂首橫臥者。後緣劉邦、劉秀駐兵於此,故有劉山之稱矣。其山崕陡峭,易於崩塌,故有數十里長的碎石布於峰下。雨後初霽,彩虹懸空,滿山青苔,掛滿露珠。夕陽之下,不墨而畫自成矣。
6、扈澗曉煙
扈澗,俗稱青龍河。源出扈陽山紅嶺寺。流經謁主溝、老虎洞、西黃道、謝灣、渣園諸村,自郟縣西關外五里處,南下入汝。每當晨曦初露,朝霞欲射之時,扈澗上下,飄滿霧靄。天地混一,人鬼不辨。惟聞雞鳴犬吠,溪水叮咚,恍若夢中神遊,置身武陵而不覺者也。
7、鈞台晚照
鈞台乃峨嵋余脈南下,於汝河北岸隆起之高地矣。其周圍,尤其西面,原是一古沼澤,常年積水,李白詩中所稱汝海者也。每當傍晚,站於此台,向北眺望,蓮花山於夕陽雲霧中時隱時現,如詩如畫。再往西看:煙波浩渺,霞光燦爛,二百多里長的箕山,點綴於臨.郟之間,其景色之殊麗,如幻如夢,令人嘆為觀止也。 峨嵋南下隆土丘,古人呼曰鈞天台。 黃帝問道曾駐蹕,周有碧波映翠黛。 一枺夕陽照山川,修已治身悟性開。 漁歌互答人不見,仙樂曲曲天上來
8、龍泉夜月
龍泉寺位於郟縣李口寺楊村,傳說龍泉寺有一水池,逢農曆月初池中有圓月的影子出現,水池之底在地球之另一面。其言雖虛,但聲名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