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境域,主要山峰,地質地貌,氣候特徵,土壤植被,水文水利,自然資源,礦產,林木,文物勝跡,主峰區,北區,西區,社會經濟,旅遊開發,林業管理,林果業,觀賞石開發,地圖信息,
位置境域
嵩山,地處山東省中部的魯中山區,
魯山與
沂山之間,山地展布於臨朐、沂源、淄川三縣(區)交界區域,但主要山峰都分布在臨朐縣西南部。屬低山中等侵蝕和剝蝕堆積類地貌。
嵩山主要山峰,分布在臨朐縣五井鎮、嵩山鄉(21世紀初併入五井鎮)、呂匣鎮(21世紀初併入寺頭鎮)交界處,面積20平方公里。主峰嵩山(少室頂)海拔758米,在五井鎮、嵩山鄉交界處。該山形成於石炭紀,山體為灰礫岩。群山簇擁,氣勢巍峨,山陽峭壁斧鑿,山陰懸崖天成。山之東,古有嵩山寺,現已闢為嵩山林場分場部;西側嵩山水庫,素有“高峽平湖”之稱。山南麓盛產自嵩山起,東南至沂源縣邊界,北到嵩山、五井、楊善、紙坊等四鄉鎮,山勢逶迤,綿延起伏,形成縣境西南部的大面積山群。其中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峰即有50餘座,著名者有青崖頂、摸雲崮、桃花山、八岐山等。
主要山峰
(註:箕子山鄉1993年撤鄉建呂匣鎮,嵩山鄉21世紀初併入五井鎮)
地質地貌
嵩山,由於地處魯西台背斜東部沂山隆起區,東接郯廬深大斷裂帶,北連昌樂凹陷,西跨五井斷裂,因而具有隆起、凹陷、深大斷裂三個Ⅳ級構造單元和斷裂、褶皺等構造形態。其中影響嵩山山體形成的斷裂發育主要有:五井~黑窪北西西向;九山~寺頭,北西向和五井~沂源等北北東向等3組。此構造活動具有多期性和活化性特點,北西西斷裂多為隆起與凹陷分界斷裂。北西向斷裂形成時間較早,往往被其他斷裂切割,而北北東斷裂規模較大,對地層和礦產有控制作用。
褶皺構造則主要由泰山群變質岩系構成的結晶基底褶皺非常發育,呈軸向300°~340°、軸傾角50°~80°,近乎平行相間排列緊密復背斜和復向斜形態,具褶皺強裂出現陡傾或倒轉特徵。復背斜核部由遭受強烈區域變質和混合岩化作用的混合花崗岩、交代花崗岩組成。嵩山處於基底褶皺構造沂山復向斜西側。
嵩山屬低山中等侵蝕和剝蝕堆積類地貌。境內多海拔500米以上山峰,其中700米以上高峰也不少,如少室頂、馬鞍山、青崖頂等。山頂多呈鋸齒狀或連鎖馬鞍型。溝谷發育呈“V”字型,切割深度300~600米。由二長斑岩,閃長岩組成。山峰到山腰多屬重力剝蝕堆積帶;山腰至山腳多為侵蝕堆積帶或侵蝕帶;山間溝谷為低山侵蝕堆積帶;受大氣降水和地下水補給影響的山間河流兩側,則為山中沖積堆積帶,多有小型山間盆地出現。該區內裸露岩石的風化深度一般為2~14米。
氣候特徵
境內為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20世紀80年代後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左右、平均氣溫12.8℃,年平均日照2514.1小時、無霜期203天。
日照。全年日照時數1988~2000年之間平均為2514.1小時,全年日照時數最多為5月,日照時數272.1小時;最少為2月,日照時數180.8小時。
氣溫。年平均氣溫1988~2000年間為12.8℃,較之1987年前的12.4℃提高0.4℃。年平均氣溫最高為1998年,13.5℃;最低為1992、1993和1996三年,12.3℃。一年之中,7月的平均氣溫最高,26.1℃;1月的平均氣溫最低,-3.2℃。年極端最高氣溫為1968年,40.5℃;年極端最低氣溫為1981年,-20.9℃。日平均溫度穩定通過0℃(小麥等越冬作物返青和停止生長期)平均為2月27日至12月5日,大於0℃的積溫為4740.8℃。日平均氣溫高於10℃的植物活躍生長期或喜溫作物生長期平均始於4月8日,終於10月28日,活動積溫4245.1℃。日平均氣溫高於20℃的喜溫作物安全成熟期,平均始於5月30日,終於9月10日,活動積溫為2591.2℃。
降水。臨朐縣降水量季節差別頗大,夏秋偏多,冬春較少,一年中夏秋兩季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1~83%,而冬春兩季則僅占17~19%。自1988~2000年,年平均降水量583.1毫米,年平均降水天數77天。嵩山周圍的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是全省的暴雨中心。降水量年際之間變化也較大,1990年年降水量高達1007.9毫米,而1996和1999兩年的年降水量卻較常年偏少200毫米。縣境內冬季降雪已屬稀少,大雪更不多見,1988~2000年,最大積雪深度為1990年1月的30厘米。
風。處在東亞季風區,風情季節變化明顯。春季以南、南東南、南西南風為主,冬季以北、北西北、北東北風為主。夏、秋兩季則以南風為主。年平均風速為2.6米/秒。
土壤植被
嵩山山區土壤主要是褐土。又分為褐土性土、淋溶褐土、褐土、潮褐土4個亞類。其中褐土性土由基性岩風化物和鈣質岩風化物發育形成,其特點是土層淺薄,多含礫石,PH值7.0左右。主要分布在山丘的中上部、丘陵的中下部及落坡嶺地和嶺坡梯田,面積達51.32萬畝。淋溶褐土由洪積物母質形成並受淋溶作用影響,其特點是土層深厚,100厘米以上無石灰反應。主要分布在嵩山北部嵩山、五井等鄉鎮。褐土由洪積物母質發育形成,土體基本層段明顯,其特點是土層深厚,中下部有鈣積物,石灰反應強烈。主要分布在嵩山近山階地和山前傾斜平原。
植被。由於長期墾殖,嵩山地區原始森林已毀滅殆盡,荒山坡多為次生灌叢草地。落葉灌叢主要有胡枝子、荊條、酸棗、護山棘、紫穗槐等,草類以地柏、黃被草、狗尾草、結縷草、羊鬍子草、蒿類等為主。平原地區為人工栽植樹種,主要有楊、柳、榆、梧桐、刺槐、枰柳、楸樹、松、柏等,經濟林有桑、棗、香椿、桃、蘋果、杏、山楂、板栗、柿樹等。以地形部位劃分,山丘中下部覆蓋率較高,上部林木較少,多為雜草。不少山頭岩石裸露,雜草稀疏,覆蓋率很低。
水文水利
嵩山地處彌河源頭河流流域,主要有冶源石河從嵩山主峰西側谷地流過。山區諸多溪流匯入該河及嵩山水庫。
冶源石河,亦稱小石河,源於沂源縣下車場,由嵩山鄉王家圈以西入臨朐境,流經嵩山、五井、楊善、冶源4鄉鎮,於冶源村北匯入彌河。河寬100~500米,河身占地4580餘畝。夏秋之際山洪暴發,沖淹田地,冬春季節時常乾涸。自1970年,在上游修成嵩山水庫後,下遊河套部分地段闢為苗木、瓜果、蔬菜之地。
嵩山水庫,位於嵩山西側。控制石河上游151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積。1966年11月9日動工,1967年,“文化大革命”波及工地,領導幹部被揪斗,工地秩序混亂,民工保持人數不足萬人。1968年底,原工程指揮部恢復,民工增多,1969年汛期前,大壩合龍。1970年1月25日,樞紐工程竣工。水庫總庫容550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4100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8.5萬畝,有效灌溉面積5.8萬畝。水庫主壩東抵嵩山主峰西坡腳崖壁,西與副壩相接,壩長260米,高42.6米,頂寬7米,結構為粘土心牆沙殼堆石壩。副壩長285米,頂寬6米,結構同主壩。防滲斜牆,長238米,高27米。輸水洞內徑2米,全長149.6米。最大流量49.2立方米/秒。水電站裝機容量504千瓦,設計年發電量125萬度,溢洪道設計最大泄量1523立方米/秒。
水庫輔助工程建有東西兩條幹渠,全長55.16公里。西乾渠1969年11月動工,1971年春建成。有效灌溉面積3.8萬畝。1971年春全渠通水,3萬畝小麥普澆兩遍水,平均畝增產90公斤。東乾渠於1971年11月動工,1973年5月1日放水,乾支渠總長180公里,有臨朐“紅旗渠”之美稱。
自然資源
礦產
煤。有煙煤、褐煤兩種。煙煤主要分布在五井,地質儲量為1433.6萬噸,保有儲量300多萬噸,開採的主要是邊角煤,礦區已進入資源枯竭階段。
石灰岩。分布在寺頭、紙坊、五井、嵩山等鄉鎮,可分為優質石灰石、制鹼石灰石、水泥石灰石、建築石材灰岩等四類,總儲量達40億噸。白雲岩主要分布於紙坊、五井、冶源、嵩山等鄉鎮,總儲量約1億噸。
白雲岩主要分布於五井、嵩山等鄉鎮,總儲量約1億噸。
風景石。風景石又名太湖石,產於寒武紀和奧陶紀海相沉積地層中,經長期地質風化剝蝕作用,形成的自然地質景觀。該石具有“瘦、漏、醜、透、奇”等特點,集中分布在五井鎮。
觀賞石。石家河、寺頭、嵩山等鄉鎮多有分布。主要品種有:五彩石、倒影石、水紋石、棗花石、紫金石、燕子石、紅絲石、浪花石、旋花石等。開採價值較大的有"沂山紅"花崗石,"嵩山青"、"嵩山花"花崗石,紅絲石,紅花石,"施花玉","嵩山玉","紫竹葉"大理石、大理石等。其中花崗石類主要嵩山南部箕子山鄉王莊、柳宅、土門一帶,儲量約1.15億立方米。1990年代已有開採。大理石類主要產於寺頭、箕子山、石家河等鄉鎮,儲量約1000萬立方米。
林木
自1988年始,嵩山地區造林植果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時期。至2000年,形成了以嵩山國有林場為主的水土保持林區。1987年,林場經營面積為29271畝,有林地27854畝,其中刺槐林4591畝,松類林4621畝,麻櫟林251畝,側柏林18186畝,其他林205畝。主要經濟樹種有:香椿樹、杜仲。嵩山林場嵩山寺林區西1公里處有樹齡16年的杜仲樹13株,最大株高10.7米,胸徑14厘米,平均株高10米,胸徑13.2厘米;西北1.2公里處有8株,最大者胸徑約10厘米。
文物勝跡
主峰區
嵩山主峰區,景點有龍泉寺、五指峰、望月石、少室頂、大峪谷、西峪溫泉、齊長城等三十餘處。
龍泉寺,位於嵩山主峰少室頂下。廟的前身為龍王廟,因廟內有二眼山泉,酷似龍眼,故名。該寺建於西漢,東漢重修,唐末“會昌法難”寺廟大部摧毀,後又於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由宏法長老組織重修,始定名為龍泉寺。該寺前後歷經2000餘年,1990年代旅遊業興起,為遊覽之便,龍泉寺移址於少室頂東南的南風門口下環山處。古寺隱在萬綠叢中,周圍群峰凝黛,又有老子祠、飲牛泉,松槐密布,清幽異常。
五指峰,位於少室頂南,海拔700餘米。遠望,頗似巨手五指伸屈之狀,人們以其形而名曰“五指峰”。過龍泉寺,沿林間小道,撥棘而登,翻嶺過丘,越溝跨谷,旋轉繞行約1公里許,可直達峰頂之下。岩石危峻,巨石崔嵬參差,高約30餘米。東側有石徑可攀,危岩險峻,荊棘叢生。峰頂由十數塊巨石自然組成,小者體積若屋,大者中部低凹,正看甚似手勢數碼“六”數之形,側看像一手五指,卷屈舒伸之姿,山下從各個不同的角度觀察,像握拳伸指。
正中大石北側,緊貼其根有松一株,乾較直,枝杈剛勁虬屈,為嵩峰樹木之冠,因其依極頂巨石而生,名“倚峰松。”。
望月石,五指峰下,東北側十數步處有峭崖,自谷底壁立陡起,頂端兀出嶺脊約6米,其上碩石孤聳。石之陰,坡度較緩,因年久日曝,風化坼裂,似多塊組合,棘荊、葛蔴、野葡萄、山花野草擠生隙間,人可賴其相助,拽拉登上石頂。石之東,垂直如削數十仞,略微外突。石之中、下部渾厚闊大,其寬6米餘,上而逐步縮窄漸細,高達9米許。體量長、寬、高、低勻稱適宜,結構和諧而美觀。其周圍環境秀美,背倚五指峰,東臨深谷,兩側松柏雜樹掩映。在夕陽壓山之際,背後登高視之,頗像一老者面向東南藍天,抬頭望月之勢,故名“望月石”。
少室頂,嵩山群峰綿連,其中大崮巍峻突兀,為諸峰之冠,昔稱“少室頂”,因其頂下有小石室、蘇仙洞和“嵩高遺峰”石刻而名。頂之西南側,向下50米處有岩窟,名“蘇仙洞”。洞口面南,躬身可進,空間較狹窄,室內可容三五人坐立。相傳蘇仙公遍游名山,見此背風向陽,人跡罕至,環境清幽安謐,是仙居修道之地,便寄居於此。白天奔波鄉里,為人們祛邪消災,施藥療疾,晚歸洞中,修道煉功,深受廣大百姓尊崇。時過三年,不詳其往,人們感其恩德善行,稱此岩窟為“蘇仙洞”。洞下峭崖間,有唐衛國公李靖題刻,已剝蝕無跡。
其東北隅有石壁,自山巔至底部一斧直削,高數百仞,俗稱“百丈崖”。崖間罅隙、石坎、孔穴頗多,是鳥類聚聚集的地方。
大峪谷,俗稱“大峪溝”,位於主峰少室頂(即大崮)之陰,東南西北向。長2.5公里許,寬約1.5公里余,總面積5000餘畝,其為嵩山谷壑之最。谷底有山溪,長年不涸,其名因谷而稱“大峪溪”。谷內由於山巒溝壑分布奇特,氣候異常。有民謠曰:“大峪溝,天氣怪,十月秋未至,四月春始來。山前百花落,溝內看花海。更有稀奇處,小滿凍未解。”大峪谷是禽獸棲宿繁衍的如意之地。林中鳥類有鷹、鴿、野雞、喜鵲、黃鸝、鷓鴣、畫眉、貓頭鷹、山雀、伯勞、啄木鳥、綬帶鳥等十幾種,獸類中的獾、鼬、刺蝟、果子狸時有出現,狼、狐狸為數不多,且都夜間活動,白晝少見。
齊長城,嵩山之域的齊長城(即齊之內長城)西起博山與沂源之界的太平山(原屬臨朐縣轄),東至臨朐沂源之界的大崮,全長近50公里,跨越高300~920餘米的山峰30餘座,經博山、淄川、沂源、臨朐四縣(區)邊境的近十個鄉鎮,與南線三岔店南的無路嶺長城相銜接。是齊國防禦魯、莒、越、楚等國的戰略要地,早為齊國所重。此城為雙城複線。周匝崇山峻岭,中間呈口袋狀,位於海岱的中心地帶,地勢南陡、北險,東西皆群山環抱。有齊魯、齊莒兩條故道,逶迤穿行於南北。四周高山再加築長城,構成易守難攻的兵要格局。齊長城所經之域,山明水秀,氣候適中,是人們尋幽、攬勝、度假休閒的絕好去處,亦是探險、考古和文化旅遊的理想之地。
暖水泉,位於嵩山腳下,西峪村鳳凰山側。現存的明朝石碑記:“左有鳳凰起舞,右有暖水環繞,山明水秀”。這裡西峪溫泉與暖水溫泉久負盛名,泉從石坎中湧出,晝夜不息,恆溫清冽,內含多種有益健康的微量元素。盛夏酷暑,掬一口全身透爽,三九嚴冬雪不落泉,溫煦愜意。在綠樹掩映的山坳中,青石砌成的虹鱒魚池,水清魚躍,使遊客樂趣橫生。西峪魚池南側,有1947年陳毅元帥臨朐戰役時臨時指揮所遺址。其上半崖蔭蔽處,存有古老蒼翠、狀似雄鷹的拴馬槐,謂之奇觀。北岸有一院落為三官廟遺址,聳立的古碑記載著這裡的滄桑。東側架有嵩山水庫西乾渠“星火渡槽”,高20米,長130米,雄偉壯觀,系西乾渠跨河12座渡槽之一。渡槽北端接人工之鑿“先鋒洞”,是西乾渠五個隧洞之一,寬4米,長186米。
與西峪村隔河相望的南蔣村,有南蔣泉,旱澇恆涌不變,泉側有一古銀杏,樹高32米,胸圍5.7米,樹齡1300餘年,樹冠巍峨,超然灑脫,是臨朐西南境古樹之冠。
嵩山水庫,鑲嵌在深山的一顆明珠。煙波浩淼,雲蒸霞蔚,是一幅絕妙的湖光山色圖,它和溝河峪相連,是臨朐著名的生態農業觀光區。
北區
白芽寺,為嵩山北景區,景點有白芽寺、雲台庵、五龍潭、龍溪瀑等。白芽寺漢稱“白塔”,唐宋曰靈峰寺,元明始稱白芽寺,“白芽寺里枯松樹”,是臨朐古八景之一。民國《臨朐續志·八景》載:“在縣治西南五十里尹士社,由常家溜莊西北行二里許,有古剎森蔚,即白芽寺也。寺西山上有五龍潭,相傳潭畔松樹已枯,忽生白芽,奇異非常,故寺亦因之而更名白芽寺。寺與五龍潭仍存。
雲台庵,位於靈峰寺之陰、漢山之陽、溝壑西岸。遺址地處漫坡,北部略高而南半低平。其格局為四合單院式,占地面積三畝許。主體營造觀音菩薩殿,於北側正中,其面寬三楹,進深二楹。左右配殿,面寬、進深各一楹。三殿均為前出廊廈硬山式。主殿前東西兩側,分別建造日光菩薩、月光菩薩殿,二殿結構形式相同,面寬三楹,進深一楹,前出廊廈硬山式。南部東西兩側建僧舍、齋堂、廚房等數楹。山門面南,單楹,過道式。門內砌闊面影壁,正中嵌“雲台庵”石刻匾額。門外山道,直通靈峰寺。
周武氏長安二年(702)擴建該庵。於兩偏殿南中軸線上,高砌台基,營造“送子殿”,其面寬三楹,進深一楹,為前廊後廈硬山式。庵址南擴,重修山門為三楹,並增修僧舍、庫房等數楹,周邊砌石牆,由單院改為二進院的尼寺。該庵增修擴建,規模宏闊,進香拜佛者倍增,馳名縣外,是當時邑內四大尼庵之一。至唐末“會昌法難”,寺倒神毀僧尼散,至此,是庵一蹶不振,再無復建重修。
五龍潭,位於白芽寺西,山坡之腰,沿峻岭石徑而上百米餘,西北轉至山陰。這裡雜樹茂密,遮天蔽日,沿林間崎嶇小道。行約半里,道轉南去,登至山阿,有道橫亘東西,較為寬平,有山泉,名“五龍潭”。潭北臨深谷。其南、西兩面,山嶺半環,高峰於西側,名“龍淵頂”,俗稱“羊欄頂”。潭周由人工石砌,形成長方水池,東西橫置,其寬米許,長兩米許,深1至1.5米不等。泉出潭底及其南側石隙岩縫,大小不一,多不可計。大者若酒盅,突兀噴涌,小者如豆粒,沸涌作泡,猶串串珍珠。泉水經年常涌,即使大旱之年,山下河塘乾涸,此處潭水依舊碧藍泓澄,水清味甘宜飲。相傳高僧重顯游靈峰寺,住持取此水煮茶相待,覺得香沁心脾,鮮爽怡神,一再讚許曰:“當年陸羽若至此,龍潭之水必載入《茶經》。”潭水下泄成溪,其名也因潭稱之曰“龍溪”。溪水彎轉奔流出谷,復繞寺穿院東去,折而南流。龍潭之水,宜人飲用,且可溉田。
龍溪瀑,位於泉頭村南。此處河流橫貫,水之陰沙灘廣闊平坦。其南峻岭名“虎山”,其南側斷崖下有泉,名“龍溪泉”。泉出其底及西南側石縫岩隙,泛泛湧出,古來未涸,從不結冰。清道光間邑進士劉清源,用是泉之水烹茶,看到湯色純正,飲後清爽怡神,不禁讚嘆:“泉出僻山,水媲谷簾”。其水之美,由此可見一斑。昔年,泉無池蓄水,其旁有數塊大石半繞,水自流下泄,隨山就勢逶迤成溪,順溝越坡,兩側分流,至山根崖上,形成瀑布,飛流直下,潺緩北去,注入泉頭河。遠望頗似一條巨大的銀龍,故名“龍溪”。尤其在夏秋汛時,山泉齊開,小溪狹窄難容,溢分兩道,波濤洶湧翻滾,故又稱為“雙龍泉”、“龍溪瀑”。
西區
崔木峪,為嵩山西景區。龍門水貫串其間,峪內樹木蔥鬱,植被豐厚,被譽為“人世桃源”。主要景觀有螭母潭、龍門河和崔木峪森林旅遊區。
螭母潭,大石水,千曲百折流至嵩山西南,突遇山嶺阻擋,陡折北流,後被“神物”岡相阻,水轉而東北。岡之陰坡較緩,下有崔木河(即龍門河)。其陽有峭崖,高二十餘米,長達里余,形成巨大石障,水至此,湍瀨急流,波浪衝撞。久之,崖外地面下落深陷,崖底積水成湖。其外廓成矩形,面積近十畝,水深丈余,色澄碧,味甘洌,名“螭母潭”。螭母潭北岸,陡崖巨壁,下臨深淵,難以登攀。岩石隙縫中,野草松榆荊棘,交織叢生。崖上林間有石庵,庵全以石砌。庵前近懸崖處巨石上,鐫有“螭母潭”三個大字,為明邑人鞠珍(成化舉人)書,體行楷。
龍門河,民國《臨朐續志·山水》載:“螭母潭在嵩山西北仁里社,大石水北岸,懸崖十餘丈,中忽高閃,狀若龍門,有鬼斧神工之妙,俗稱龍門河。夏秋水漲,自崖端奔騰而下,雷轟電激,飛濤怒濺,注於潭內,……”。
龍門谷南口外,右側台地,前臨潭水。台上古建“廣德靈雨祠”,俗稱“龍王廟”,始建於宋。周邊多植觀音柳,廟於清鹹豐間橫遭洪災,傾圮盪盡,後重修,舊址仍存。
廟東崖上通衢,是古代青州通往西南的驛道。建國後,人民政府於河上兩次興建龍門河大橋,形成雙橋馭駕之勢。由螭母潭東望,3孔長橋如長龍縱跨兩岸。
崔木峪,從龍門口始,沿龍門河溯流西上,行四里余,即進入被譽為“林海花山”崔木峪區。崔木峪山林3000餘畝,廣植松檜、橡櫟、刺槐、水杉,其它雜樹灌木多不可計,遍布峻岭谷壑。主山“毛錐頂”,海拔500餘米,其一巨岩直而峭拔高出,狀若毛筆,因之而名。後因地震崩潰,又化為貓爪之形,故改稱“貓爪頂”。林間有長尾雉、綬帶鳥、山雞、大小山雀、山翠、黃鸝、鷓鴣、啄木鳥、河翠、伯勞、畫眉、喜鵲、人參鳥、鷹、鷙、各種鳩鴿等,計百餘種。是臨朐縣的鳥類重點保護區。
社會經濟
旅遊開發
改革開放以來,嵩山已被納入全縣六大旅遊景區之一,進行重點開發建設,在“嚴格保護,合理開發,永續利用,區域聯合,可持續性發展,突出生態旅遊特色”的開發原則指導下,建成嵩山旅遊度假村。
2000年嵩山景區投資280萬元,完成賞花觀景區、古建區、歐陸風情園區建設。
林業管理
嵩山林場,位於縣城西南五井、嵩山、箕子山、寺頭、米山等鄉鎮境內,東西長約25公里,南北寬約15公里,與周圍36個村接壤,境內嵩山海拔758米,場區內峰巒重迭,溝壑縱橫,青石山約占70%。林場始建於1958年5月,當時場地面積為51148畝。至1973年,造林基本結束。後幾經調整,面積減少。林場下設嵩山寺、白芽寺、蒼山、崔木、橋頭5個林區。至1987年,林場累計提供等內材1400立方米,小規格材2000立方米,枝柴750萬公斤。立木蓄積量為33490立方米。1986年,被省林業廳授予"先進國營場圃"稱號。
1981年12月,縣林產品經銷公司建立(1987年劃歸嵩山林場),配備10人,具體負責木材、枝柴及其他林產品的購銷工作和協助處理亂砍濫伐林木案件。同年,成立森林保護工作站及果樹站。自1981年10月~1984年10月,先後設立蔣峪、九山、大關、五井、寺頭、楊家河、石家河、沂山、箕子山、白沙、石佛11處木材管理站,負責管理木材購銷及監督所轄區內木材的採伐,1987年6月,建種苗站。
林果業
臨朐縣果樹栽培歷史悠久,資源豐富,是濰坊市果品重點產區之一。"腰莊核桃隱士梨,南北桐峪甜杏米,天井石峪霜柿餅,上下坪的山楂皮(片)",久負盛名。主栽品種,有蘋果、梨、葡萄、桃、杏、山楂、花紅、李子、櫻桃、板栗、柿、黑棗、大棗、核桃等20餘種。果樹主要分布於西南嵩山地區,多零星栽植。知名品種有:
山楂。臨朐縣山楂,集中在五井、嵩山一帶,年產4萬公斤。主要品種為"敞口"山楂,果實個頭大,略呈扁圓形,具蠟光,果點小而密。果頂寬平,有五棱;萼洞倒圓錐形,深陷,筒口寬敞,故名"敞口";果味甜酸,芳香爽口;1985年,在山東省山楂良種品質鑒評會上被評為第一名。其次為大金星,果實個頭大,果肉粉紅色,肉質細密,酸味強烈,結果多,適應性強,多在山、灘地栽植。1980年,縣決定在五井、寺頭、嵩山、冶源48個大隊建3萬畝山楂基地,其他各地也有成片栽植。1985年,山楂產量猛增至225.5萬公斤。其中五井鎮大傅家莊產山楂70萬公斤,收入154萬元,人均山楂收入750元。該村有1株140年生的山楂樹,年產450公斤。
柿子。柿子是臨朐縣重要果品之一。1933年,全縣有柿樹4500株,常年產量22.5萬公斤(鮮果)。現有柿樹23萬餘株,主要分布在五井、嵩山、寺頭、紙坊、楊善、冶源等鄉鎮的青石山區,其他各地極少。柿樹多栽在地堰、荒坡和"四旁"。為便於管理,增加收益,五井鎮的天井、石峪已成片栽植。1987年,全縣產鮮柿724.6萬公斤,70%以上加工成柿餅,銷往日本等國。
梨。臨朐縣梨樹主要分布在西南山區,其他地方則為零星栽植。品種有池梨、巴梨、黃縣長把梨、伏茄梨、茄梨和香水梨等。五井鎮隱士村所產的梨以其皮薄、肉細、酥脆香甜而負盛名。清光緒《山東臨朐縣誌》記載,隱士梨曾一度列為貢品。1934年統計,全縣產梨2.5萬公斤。1949年,產量為4萬公斤。農業合作化後,個體農戶栽植者少,生產隊對原有梨樹管理粗放,1955~1975年,梨產量徘徊在10萬公斤左右。1979年,縣從博山引進晚三吉、錦豐、博山池梨等優良品種,並擴大栽植面積。至1987年,全縣有梨園759畝,零星梨樹3萬株,總產量27.8萬公斤。
杏。縣內杏樹多系零星栽植,以嵩山一帶數量最多,南北桐峪的甜杏米品質優良,是外貿出口的緊缺物資。但由於樹源培植少,看管不善,株數減少,1982年產杏36.5萬公斤。1987年有杏樹10萬株,總產21.5萬公斤。
觀賞石開發
臨朐縣觀賞石的開發利用歷史悠久。隨著人們物質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日益增長的精神生活需求,觀賞石的開發加工漸成規模。1997年,在縣城建設龍泉奇石交易市場,市場內營業人員近萬人,營業面積5萬平方米。市場的建立,為臨朐奇石業的飛速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觀賞石品種已由原來的幾種發展到幾十種,2000年觀賞石銷售收入達2.5億元。
地圖信息
地址: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城西南25公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