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晉縣衙

臨晉縣衙

臨晉縣衙位於山西省臨猗縣城西北20公里的臨晉鎮,為元代時臨晉縣衙署所在地。廨署創建於元大德間(1279~1307年)。明清兩代及民國年間均有修葺,大堂的梁脊板上留有民國23年(1934年)10月最後一次重修題記。現存主體建築大堂為元代原構,是山西省目 前保留下來的三處元代大堂建築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臨晉縣衙
  • 地理位置:位於山西省臨猗縣城西北20公里的臨晉鎮
  • 占地面積:16000平方米
  • 創建於:元大德間(1279~1307年)
簡介,修繕完工,

簡介

廨署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6000平方米。以中軸線布局分三層台階式,依次為大堂、二堂、三堂,周圍配以廊房。大堂面闊五間,進深六椽,當心間很寬,明顯大於次、稍間,稍間又略窄於次間。大堂用柱14根,柱網分布採用內槽當心間與次間“減柱造”,使堂內空間寬闊明亮。梁架“為徹上露明造”,六椽?直通前後檐用四柱。柱頭斗?雙昂五鋪作,琴面假昂,柱頭卷剎明顯,柱礎復盆式。堂前正面檐柱大於各柱,當心間兩根採用“抱柱造”。前檐額枋用材碩大,以三根大圓木製作,直徑達0?8厘米。增加了大堂的壯嚴氣氛。
二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硬山頂。三堂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堂前帶廊。兩堂結構簡潔,無斗?裝飾,為清末民初時期建築。
銀億庫位於大堂與二堂中院之東側,面寬三間,進深二椽,單檐硬山頂。書房位於三堂西側,與三堂相接,面寬一間,二屋皆為民國時期建築。
臨晉縣衙完整地保留了古代縣衙營造格局,特別是大堂建築用料獨特,營造法式奇巧,完好地保留了元代的建築藝術風格。
2001年6月25日,臨晉縣衙作為元至近代古建築,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保護範圍:自大堂東山牆起向東15米,自大堂西山牆起向西15米,自大堂後檐下起向北100米(即現三堂後檐下向北15米),自大堂檐下起向南130米至大街。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界限以外各延伸30米。
臨晉縣衙

修繕完工

新華社太原10月20日專電(記者王學濤)位於山西臨猗縣城西北20公里的臨晉鎮,坐落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臨晉縣衙”,它是目前中國現存唯一元代建築風格的縣衙。經過三年多時間,臨晉縣衙修繕完工。
原臨猗縣博物館館長、負責縣衙修繕工作總體規劃的喬正安告訴記者,臨晉縣衙的修繕工作從2010年下半年啟動,投資1300多萬元,主要對縣衙本體進行修繕以及對周邊環境進行整治。目前對清代及民國建築二堂、三堂及監獄的落架大修已經完工,周邊環境整治工作預計在年內完工。
“臨晉縣衙歷史上曾遭遇火災、水災、地震,但仍能保留原來風貌是個奇蹟。其中,大堂建築營造法式奇巧,完好地保留了元代建築藝術風格,在全國都是獨一無二的。”喬正安說,從元代到民國,曾有200多個縣級官吏在此為官,對研究封建王朝官吏制度具有重要意義。
臨晉縣衙又稱廨署,是古代官員的辦公場所,創建於元代成宗大德年間(公元1279—1307年),明清兩代及民國年間均有修葺。廨署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6000平方米,以中軸線布局分三層台階式,依次為大堂、二堂、三堂,周圍配以廊房。現存主體建築大堂為元代原構,是山西目前保留的三座元代大堂建築之一。(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