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心理學視野下的審訊策略

臨床心理學視野下的審訊策略

《臨床心理學視野下的審訊策略》是2017年10月中國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朝英、薛宏偉。

基本介紹

  • 書名:臨床心理學視野下的審訊策略
  • 作者:周朝英、薛宏偉
  • 出版社:中國法制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10月
  • 定價:56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09389300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作者通過臨床心理學有關方法和技術研究審訊活動中審訊雙方的心理現象,發現被審訊人行為表現的深層心理因素,並提出有針對性的審訊策略,具有重大的實務價值:
化解對抗關係,形成理性互動,建立建設性審訊關係。
擴大應對視角,強化心裡突破,不僅促使悔罪更防止重新犯罪。
營造供述條件,促使認罪供述,引導人性回歸併正視法律後果。

作者簡介

周朝英,江蘇警官學院治安繫心理學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高級實戰教官,學院首屆“好老師”。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註冊系統首批註冊心理師。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學》《警務心理學》等課程的教學,所經常接受檢察院、法院、公安看守所邀請為犯罪嫌疑人進行心理干預,也曾深入基層刑偵部門直接參與犯罪嫌疑人的偵查、訊問工作。發表各類省級以上刊物論文近30篇。完成一項公安部軟科學課題、一項教育廳社科課題。出版編著《警務心理學》、專著《臨床視角下的犯罪心理學》。論文和著作多次獲得市廳級優秀成果二、三等獎。
薛宏偉,江蘇警官學院副院長,曾任公安部預審專家,公安部刑警全員培訓專家組成員,江蘇省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副會長,江蘇省心理學會法制心理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行為法學會偵查學會副會長。長期從事預審、偵查等業務工作,參與了江蘇一大批重大案件的辦案工作。根據中央紀委安排,參與了廈門遠華案、上海社保案等一些在國內有重大影響案件的辦案工作,擔任主要案犯的審訊工作。曾被中央紀委稱為對廈門遠華案件做出突出貢獻的預審專家,積累了豐富的辦案經驗。主持了9項國家和省部級項目研究,出版專著7部,發表論文50多篇。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臨床心理學與審訊策略概述
  一、臨床心理學概述
  (一)臨床心理學發展歷史
  (二)臨床心理學理論基點和主要任務
  二、審訊和審訊策略概述
  (一)審訊的實質與功能
  (二)審訊策略的發展
  (三)我國審訊策略的特質
  三、臨床心理學理論和技術與審訊策略
  (一)被審訊人與審訊人員關係
  (二)刑事訴訟制度進步與審訊更加文明規範
  (三)刑事訴訟制度的發展對審訊策略的挑戰
  (四)當前審訊策略運用的困局
  (五)臨床心理學理論的技術對審訊策略的價值及其功用
  第二章 精神分析理論與技術在被審訊人心理解讀中的套用
  一、精神分析理論與技術簡介
  二、打開潛意識解讀特定犯罪心理現象
  (一)潛意識的內涵
  (二)潛意識與犯罪心理分析
  三、透過人格結構分析理解犯罪行為和審訊
  (一)人格結構的內涵
  (二)人格結構與犯罪心理分析
  四、從人格發展階段及焦慮理論視角看犯罪心理形成和審訊
  (一)人格發展階段理論與犯罪心理形成
  (二)焦慮理論內涵及焦慮對犯罪心理和審訊的影響
  五、以自卑理論透視犯罪人的內在心理
  (一)自卑理論的內涵
  (二)自卑心理與犯罪心理的形成
  六、用客體關係理論再現犯罪心理的發展和演化
  (一)客體關係理論的內涵
  (二)客體關係對犯罪心理的影響
  七、自戀心理與被審訊人的共情需求
  (一)共情及自戀的內涵
  (二)自戀所致犯罪心理的形成及其共情需求
  第三章 認知行為理論與技術在被審訊人行為分析中的套用
  一、反射理論(刺激-反應機制)與被審訊人的行為分析
  (一)經典條件反射中的行為與人的情緒之間的關係
  (二)操作性條件反射與人的行為重複性
  二、從知覺特性分析被審訊人的個體特徵
  (一)由知覺的整體性擴展對未知部分的判斷
  (二)根據知覺的選擇性發現被審訊人的關注點
  (三)從知覺的理解性判斷被審訊人的作案動機
  (四)利用知覺的恆常性覺察被審訊人異常表現
  三、通過改變認知促進被審訊人進行動機內部歸因
  (一)艾里斯的“A-B-C”認知理論的主要觀點
  (二)貝克認知理論的主要觀點
  (三)被審訊人的動機外部歸因
  (四)部分類型犯罪的內在因素分析
  第四章 人本心理治療理論與技術在審訊對抗關係改善中的套用
  一、馬斯洛和羅傑斯簡介
  (一)馬斯洛簡介
  (二)羅傑斯簡介
  二、人本心理學的主要特點
  (一)以完整的人作為研究對象
  (二)以心理健康的人作為研究對象
  (三)重視人類高級心理機能的開發和運用
  (四)在方法論上採取更加開明的態度
  三、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理論觀點——人性觀
  (一)強調人性的整體性
  (二)接納人性的獨特性
  (三)重視體驗並致力於將體驗轉化為認識
  (四)相信提供夠好的環境就可以激發人性善的潛能
  (五)從動態的視角理解人性
  (六)人的需要是呈階梯狀的
  四、來訪者中心療法的技術要點
  (一)促進人性全面發展的五個方面
  (二)幫助來訪者發生改變的重要立足點
  五、以人本主義心理學視野看犯罪心理形成
  (一)成長環境影響犯罪心理的形成
  (二)挫折和缺乏關愛影響犯罪心理形成
  (三)個體自身身心素質影響犯罪心理形成
  (四)高層次精神需求無法滿足影響犯罪心理形成
  六、人本心理學理論與技術對化解審訊中對抗關係的啟發
  (一)透過“尊重人的自我價值”幫助保持穩定的審訊
  情緒
  (二)給予“同感”促進善的激發
  (三)運用“共情”促進被審訊人的情緒釋放
  (四)“緊貼當事人”從被審訊人內在促發供述動機
  (五)“關心”所傳遞的愛使人性中的善被激發
  (六)“真誠”使人本心理方法不再僅是技術
  第五章 溝通分析理論與技術在審訊語言選擇與表達中的套用
  一、透過分析“自我狀態”識別被審訊人心理
  (一)自我狀態的內涵
  (二)自我狀態容易發生的問題
  (三)“安撫”是自我狀態健康發展的基本需要
  (四)自我狀態與審訊中的心理表現
  二、發現“隱藏溝通”識別被審訊人的語義
  三、從“漠視、扭曲”中解讀被審訊人攻擊性行為與語言
  (一)漠視與攻擊性行為及語言解讀
  (二)扭曲與攻擊性行為及語言解讀
  四、重視對方“遊戲”與“心理地位”,選擇恰當語言模式
  (一)“遊戲”及語言模式
  (二)“心理地位”及語言模式
  第六章 完形心理治療理論與技術在被審訊人負性情緒消解中的套用
  一、完形心理治療理論及技術簡介
  二、根據“場理論”的系統觀提升審訊水平
  (一)完形心理治療的“場理論”內涵
  (二)“場理論”視野中的被審訊人心理分析
  (三)“場理論”視野中的審訊人員自我的情緒穩定
  (四)“場理論”視野中的審訊策略運用
  三、利用空椅技術提升被審訊人的共情能力以消解對抗
  (一)空椅技術的內涵
  (二)空椅技術的潛意識機制
  (三)改變當事人心像促使被審訊人態度和行為改變
  (四)空椅技術的潛意識氛圍的營造
  (五)利用空椅提升被審訊人的共情能力以消解對抗
  第七章 結構式家庭心理治療理論與技術在被審訊人行為歸因中的套用
  一、結構式家庭心理治療理論概述
  (一)結構式家庭心理治療理論的起源
  (二)結構式家庭心理治療的主要理念
  二、用結構式家庭心理治療技術促進被審訊人內部歸因
  (一)結構派家庭心理治療理論視角中的犯罪心理形成
  (二)用“呈現”技術促進被審訊人內在歸因
  (三)“重新框視”幫助被審訊人看到生機
  第八章 薩提亞家庭心理治療理論與技術在被審訊人行為歸因中的套用
  一、薩提亞家庭心理治療理論與技術簡介
  二、薩提亞家庭心理治療模式理論的基本要點
  (一)個人的問題起源於家庭互動
  (二)家庭互動最初表現為家庭三角關係
  (三)不良家庭互動模式的形成
  三、原生家庭對個人行為模式的影響機制及犯罪心理形成
  (一)低價值感造成難於應對困難用犯罪來逃避
  (二)從被批評中習得指責並爆發惡行
  (三)壓力讓孩子忽略自己和他人的感覺及生命的存在
  (四)誤讀父母傳遞的信息而發生問題
  (五)從扭曲的感覺中體驗到無助向邪路發展
  四、進行行為模式分析促使被審訊人悔罪並尋求生機
  (一)提升自我價值,促進主動擔當行為結果
  (二)利用行為雕塑,促發共情並悔罪
  (三)幫助對情境深入理解,啟發主動尋求生機
  第九章 心理劇理論與技術在疑難案件審訊中的運用研究
  一、心理劇療法簡介
  (一)心理劇療法基本概況
  (二)心理劇療法的有關理論
  (三)心理劇治療的基本功能
  (四)心理劇中的基本要素
  (五)心理劇治療演示的過程
  (六)心理劇治療技術
  二、心理劇在疑難案件審訊中的運用
  (一)用心理劇技術分析犯罪心理
  (二)心理劇在疑難案件審訊中的套用
  第十章 精神異常者犯罪的鑑別與交流
  一、人格障礙與犯罪
  (一)人格障礙者犯罪特點
  (二)人格障礙犯罪人的法律責任能力
  二、性變態與犯罪
  (一)性變態者犯罪特點
  (二)性變態者刑事責任能力
  三、精神病與犯罪
  (一)精神病者犯罪的特點
  (二)精神病人犯罪刑事責任
  四、與精神異常者的交流
  (一)用肯定語詞、降調聲音緩解對方情緒
  (二)用“先跟後帶”幫助對方回復理性
  主要參考資料
  後 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