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川篾編技藝

臨川篾編技藝,是流傳於臨川境內的傳統技藝,源自民間的竹篾紡織技術,以竹篾作為基本材料,將部分竹篾染成紅、黑等顏色,在經緯篾的平面,通過間隔四、六、八條經篾形成有色彩相間的“雨點”,將無數的“雨點”按需要紡織成一幅完整的圖畫。

作品多以吉祥文字、傳說故事和經典的圖畫為內容,以竹篾的黃色為基本顏色,或配以紅色表現吉祥喜慶,或配以黑色表現古樸凝重,字型方圓有致、粗細合體,人物山水畫面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收藏價值和經濟價值。

2010年6月18日,臨川篾編技藝列入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臨川篾編技藝
  • 項目名稱:臨川篾編技藝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技藝
  • 起源時間:無可考證
  • 認證時間:2010年
  • 認證批次:第三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
  • 所屬國家:中國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瀕危狀況,

簡介

臨川篾編技藝是源自民間竹編技術的民間手工技藝。它集傳統的的竹編技術和工藝美術為一體,製作工藝複雜,編織技術要求高,因畫面多以吉祥的文字或圖案為主,深受民眾喜愛;且篾編作品以獨特的竹編用具為載體,以獨特的手法編織文字圖畫,是非常珍貴的工藝美術品。
臨川篾編技藝採取在竹編經緯篾上“取雨點”做畫法進行創作。(“取雨點”作畫,是因畫面上有稀散的經篾顏色出現且酷似雨點,故而得名。)傳統技法有間隔四、六、八點取雨點,即間隔四、六、八條經篾取雨點形成畫面。為了精細地刻畫人物,對篾條的粗細要求很高,細的篾片甚至細若髮絲,使畫面的細微處得到細緻的表現,顯得精細精美。

歷史淵源

臨川是著名的文化之邦、才子之鄉.臨川人“樂讀書而好文辭”,有著豐富的知識和高雅的情調;臨川的勞動人民勤勞智慧,善於探索,善於創造;同時,臨川地處江南,氣候溫暖濕潤,盛產毛竹、桂竹等,幾乎每個鄉皆可見竹影婆娑。臨川的篾編技藝就是在這樣一塊得天獨厚、充滿才情的沃土上誕生的。
臨川篾編技藝起源於何時,尚無相關文字和出土文物可考。據現有文字記載,三國時期,便有篾編的船篷、竹蓆、籮筐等物品;到了唐朝,臨川人便大量編制和使用篾編用具。
宋朝時期,臨川的民間編織藝術進一步發展,工藝更加精緻,品種愈加繁多。據傳晏殊、王安石、曾鞏等人都用過家鄉人編織的竹笥、竹篋裝衣物、放書籍,睡過家鄉人編織的竹蓆。
清朝後期,臨川人李炳芳請人編織了《老子對弈圖》作書房壁畫,還編了一張有《麒麟送子圖》的竹蓆;清末官員黃世直家中,還有篾編的中堂畫、楹聯和橫幅。
上世紀三十年代,臨川有人將編有“共產黨萬歲”字樣和鐮刀斧頭圖案的斗笠送給在臨川南部的紅軍。
上世紀五十年代末,篾編藝人丁雲中帶著他的作品參加江西省民間手工藝作品展,獲優勝獎,並得到時任省委書記邵式平、省長方誌純的親切接見和合影留念。六十年代初,篾編老藝人游四仔還編過《桃園結義》《八仙過海》等作品。

基本內容

(1)選材;選取韌性好、不易斷三年以上的“觀音竹”為基本材料。
(2)破竹;用鋸子將竹子裁成一定長度,再用篾刀將斷竹破成若干3—4公分寬的竹條。
(3)分篾;用篾刀在囊和皮中間分開,棄囊不用,再用刀把留用部分分成若干條篾片。
(4)鍘篾;將篾片在兩塊三角形小刀中間拉一遍,使篾片的寬窄度一致。
(5)煮篾;將拉好的篾片放於裝適量水的鐵桶內,再放於火上煮數沸即可撈起。若要染色,可將顏料放水中化開,與篾片同煮。煮後曬乾。
(6)刨篾;曬好的篾再在刨刀上拉一遍,使篾片兩面光滑。並可根據需要拉出薄如紙的篾片。
(7)編織;將樣圖鋪開,在樣圖上進行編織。到主體圖案時,按間隔四、六、八條經篾“取雨點”作畫(“取雨點”作畫,是因畫面上有稀散的經篾顏色出現且酷似雨點,故而得名)。傳統技法有間隔四、六、八點取雨點,即間隔四、六、八條經篾取雨點形成畫面。為了精細地刻畫人物,對篾條的粗細要求很高,細的篾片甚至細若髮絲,使畫面的細微處得到細緻的表現,顯得精細精美。

基本特徵

臨川篾編技藝作品的畫面以吉祥的文字(如;福、祿、壽、禧等)和傳說故事(如桃園結義、八仙過海、老子對弈、蟠桃獻壽等)為內容,色調以竹篾的黃色為基調,或配以紅色以表現吉祥喜慶,或配以黑色以表現古樸凝重,字型方圓有致、粗細合體,人物則形象逼真、惟妙惟肖。

瀕危狀況

臨川篾編工藝是精細的手工活,不僅要心細、手巧,更需要毅力和耐心,上世紀90年代以來,竹製產品逐漸被塑膠產品替代,從事篾編工藝的人銳減。掌握篾編工藝只有少數七八十歲的老人,50歲以下的只有一人熟練掌握篾編工藝。年輕人耐不住寂寞,不願意學習篾編工藝,臨川篾編工藝正在面臨傳承危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