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立臨安人民文化館改稱臨安中心文化館,負責臨安專區所屬縣民眾文化工作。1996年12月,臨安撤縣設市,縣文化館改稱為臨安市文化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臨安市文化館
- 外文名:Linan city cultural center
- 地區:浙江省臨安市
- 職責:縣民眾文化工作
概況,歷史沿革,主要業績,
概況
臨安市文化館內設辦公室、民間藝術室、戲劇曲藝室、音樂舞蹈室、書法美術攝影室等部門;下設昌化、於潛兩分館。現有館舍面積2050平方米、其中市館1400平方米、於潛分館800平方米、昌化分館850平方米。在編人員20人,其中市館19人,昌化分館1人;有副研究館員3人、館員11人、助理館員6人。
歷史沿革
1950年5月,建立浙江省立臨安人民文化館;1950年7月,建立昌化縣文化館;1950年8月,建立於潛縣文化館。1952年10月,浙江省立臨安人民文化館改稱臨安中心文化館,負責臨安專區所屬縣民眾文化工作。1953年臨安專區撤銷,改為臨安縣文化館。1958年12月:撤銷餘杭縣,併入臨安縣,餘杭縣文化館併入臨安縣文化館;撤銷於潛縣,併入昌化縣,於潛縣文化館併入昌化縣文化館。1960年9月,撤銷昌化縣,併入臨安縣(劃歸杭州市領導),昌化縣文化館併入臨安縣文化館。1961年3月,新的餘杭縣建立,餘杭文化館分出。1968年(文革期間)臨安縣文化館撤銷,1969年與臨安劇院合併,組建為縣毛澤東思想宣傳站。1973年與臨安劇院分立,恢復縣文化館。1981年1月設立於潛、昌化兩分館,同時在島石設立昌北區文化站(1997年撤銷),分屬縣館領導。1984年,縣館一分為三,設立為臨安縣文化館、臨安縣圖書館和臨安縣文物館。1996年12月,臨安撤縣設市,縣文化館改稱為臨安市文化館。
主要業績
1、戲劇
自建館起,縣文化館就積極組織、輔導民眾開展各類形式多樣的民間戲曲活動。在文化館的組織、輔導或幫助下,上世紀五十年代,臨安的農村劇團曾多達 226個。近年來,除馬嘯山邊村尚有業餘劇團外,民眾性的業餘戲劇活動主要是以戲迷活動的形式出現。文化館因勢利導,除進行輔導外還組織戲迷進行比賽,推薦參加省市比賽,因此戲迷隊伍不斷擴大。2005年,文化館根據形勢發展和上級的要求,舉辦了全市越劇票友大獎賽,進行了九場分區賽和一場總決賽,此次活動涉及全市26個鄉鎮,參賽選手260多人,將全市的戲迷活動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
近年來,臨安文化館創作編排的短劇和戲曲小品《情系安多》、《哨子聲聲》、《鴨棚趣事》、《人約黃昏後》、《風鈴聲聲》、《稱官》、《夫妻逗娘》、《娘舅的保險箱》等多次在全國、浙江省和杭州市獲獎。小品《稱官》、《情系安多》還獲“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小品《稱官》獲第七屆華東“陶瓷杯”戲劇小品大賽創作一等獎。戲劇小品《翠花更衣》1993年獲華東第四屆田漢戲劇獎。創作和編排了獨腳戲《致富以後》、《愛心》、《頭等大事》等一批曲藝節目下基層演出,深受民眾的歡迎。
2、音樂、舞蹈
臨安民歌素負盛名。建國後,文化館等有關部門蒐集整理出版《臨安民謠》、《臨安民歌》、《臨安農諺》、《臨安民歌選輯》等多種資料。1956年,昌化民歌《李三寶》、《里郎歌》參加浙江省第二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獲一等獎。1957年,昌化頰口農民歌手王雙鳳入選浙江省民間歌舞團赴北京參加第二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會演,演唱的民歌《李三寶》獲得好評,《李三寶》、《里歌》等四首民歌選入《中國民歌選》,並由中國唱片公司灌制唱片發行。上世紀八十年代三集成工作中,有30多首臨安民歌入選《中國民族民間文學集成·浙江省杭州市民歌諺語卷》、21首編入《中國民族民間歌曲集成·浙江卷》。
近年來通過參加省市比賽、舉辦全市音舞大賽及連續舉行的五屆臨安市“十大歌手”選拔賽,臨安在音樂人才的培養上成果較為突出,湧現出一批音樂歌唱人才。現為中國武警文工團國家一級歌唱演員的農民歌手胡小娥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脫穎而出,獲得了文化部舉辦的全國農民歌手選拔賽一等獎。
舞蹈在臨安民間流傳的歷史較為久遠,雲頭舞、花瓶舞、大頭和尚舞、采涼船舞等都有幾百年的流傳史。80年代末,文化館配備專門的舞蹈幹部後,臨安民眾性舞蹈活動更加活躍,一批創作舞蹈紛紛登台亮相。 1998年,臨安文化館的創作舞蹈《山核桃季風》獲杭州市鄉村舞蹈比賽“創作二等獎”,並被推薦參加由杭州市委宣傳部、西湖明珠電視台等主辦的“輝煌二十年”電視現場直播演出。
3、民間燈彩
臨安地域遼闊、歷史悠久,人文積澱深厚,民間藝術的孕育與發展有著良好的傳統和氛圍,民間燈彩藝術不但豐富多彩,又以流傳地域的不同而各具特色,有車燈、花燈、魚燈、馬燈、龍燈、太平燈、獅舞、雲頭舞、花瓶舞、彩涼船等幾十種。每逢節日廟會均有民間燈彩活動。“文革”期間這些活動被禁錮,1980年後逐步恢復,每年元宵均舉辦舞燈彩活動。近年來,文化館配備精幹力量,專門成立了民間藝術輔導室,加大了對全市民間燈彩藝術的挖掘、保護、加工和提高的力度。並通過每年元宵舉行民間燈彩大獎賽、推薦優秀節目參加省市活動和比賽、積極爭取出國進行文化交流等形式來激發民眾的參與熱情,效果顯著,許多瀕臨失傳的民間燈彩藝術得到恢復。全市現有各類民間燈隊百餘支,民間燈彩藝術的豐富和多彩令省市專家都讚嘆。在普及的同時,文化館還對一些古老的民間燈彩進行挖掘加工,提高它們的藝術觀賞性;如《馬嘯滾燈》、《樂平蠶龍》、《潛川手獅》、《五鳳朝陽》、《龍騰獅躍》、《吳越雙獅》等一批節目紛紛在省市獲獎;特別是臨安文化館根據民間習俗和傳說進行加工提高的《臨安水龍》,不但在浙江省、杭州市多次榮獲“金獎”,2001年還榮獲第五屆中國國際民間藝術節“國際友誼金杯獎”,2004年又榮獲 “群星獎”。《臨安水龍》、《吳越雙獅》及《臨安八戒背媳婦》還分別於2003年和2004年應邀赴法國進行中法文化交流,參加《法國尼斯狂歡節》。
4、農民畫、美術
早在 20世紀80年代初,臨安文化館就開始抓現代民間繪畫的創作、培訓、展覽,有了喜人的成果:《踏碎月花花》、《炎夏》、《育苗》等三幅作品入選“全國首屆農民畫展”,其中《踏碎月花花》榮獲文化部頒發的全國“二等獎”。在其後的近十年中,臨安文化館培養了農民畫作者160多人,其中重點作者40多人,創作農民畫作品400餘幅,參加展覽20多次,形成了極具地方特色的“天目畫派”。1992年,臨安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現代民間繪畫)”。為鞏固“民間藝術之鄉”的成果,出作品、出人才,文化館聯合有關部門在基層建立了6個現代民間繪畫培訓教育基地,培訓農民畫新秀300餘人,創作新作近700餘幅,參加全國、省、市展覽、比賽30餘次,其中多幅作品獲全國金獎;還有20餘幅作品先後赴美國、加拿大、德國、澳大利亞、芬蘭、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展出,200餘幅作品被海內外收藏家收藏。臨安農民畫被《人民日報海外版》譽為“繼陝西戶縣農民畫後,我國民間繪畫藝術中的又一朵奇葩”。
近年來,文化館在抓美術基本隊伍的同時加強了對年青業餘作者的重點輔導和培養,引導他們跳出傳統進行風格創新,效果明顯。青年業餘農民畫作者俞志平創作的版畫《農家小院》入選“第十六屆全國版畫作品展”,美術作品《鄉情戀曲》在文化部舉辦的全國第十二屆“群星獎”比賽中獲優秀獎,銅版畫《草棚棚》入選“金彩獎”全國美術作品展。青年業餘農民畫作者殷曙明的漆畫《老當益壯》入選“第九屆全國美展”。
5、攝影、書法
臨安目前有業餘攝影骨幹70餘人。據不完全統計,從1985年至今的近20年間,臨安市業餘攝影作者已有2000餘幅作品在地市級以上發表、獲獎。臨安文化館攝影幹部的作品《山城話舊》、《山花爛漫》分獲香港攝影年度決賽亞軍和季軍,《山村學子》獲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舉辦的“人類貢獻獎年賽”二等獎,《期待》獲第二十屆全國影展優秀獎,《沐浴下的期待》入選第七屆國際影展,《自得其樂》獲“首屆中國攝影藝術作品出國選拔大賽”銅牌,《在希望的田野上》等6幅作品相繼在《中國攝影》發表。業餘攝影作者顧兆明的作品《老伴》獲《攝影世界》雜誌舉辦的“亞洲風采”影賽一等獎,另有三幅作品入選全國影展。業餘攝影作者鄭龍華的作品《山村之夜》獲第九屆國際影展優秀獎,另有多幅作品在國家級的影展、刊物上發表……。目前,臨安市已有影協全國會員3人、影協浙江省會員12人、影協杭州市會員15人。
上世紀70年代末起,臨安書法愛好者的作品開始在省、市以上參展、獲獎。書法作品獲“全國民眾書法競賽”二等獎、“全國硬筆書法競賽”二等獎、“全國第四屆硬筆書法大賽”一等獎、“首屆國際硬筆書法大賽” 特等獎和一等獎等。目前全市已有業餘書法骨幹60餘人。據不完全統計,自2000年至2005年,臨安市書法作品在全國級賽展中獲獎、入選的30餘件,省級入選、獲獎的有200餘件,還有多篇書法論文在全國書法刊物上發表;臨安文化館書法幹部的草書中堂《辛棄疾詞》入選由外交部、日中友協、日本富士電視台主辦的“第一屆全中國書家東京作品展”,在日本東京、富士等地展出。目前,全市擁有書協全國會員2人,書協浙江省會員10人,書協杭州市會員30人。
6、文學、民間文學和新故事
解放後,臨安業餘文學創作曾數度繁榮,《東海》文藝雜誌曾刊出“臨安縣文學專輯”。1984年後,文化館成立文學創編輔導室,進行創作輔導,為廣大業餘作者的創作開闢園地。其間編輯《臨安演唱》79期、《臨安文藝》80期、《臨安文化》118期、《天目山故事報》14期等大量藝術資料。近年來,臨安文化館業務幹部在文學創作方面也嶄露頭角:1997年,二篇作品獲全省文化幹部文學作品大賽二等獎 ;1999年《璞玉生輝映世界》獲“富達杯”全省業餘文學作品徵文二等獎;2000年,小小說《門》和散文《一世一秋》分獲 “倍爾林杯”全省民眾文學作品賽二等獎,2001年,散文《感受空濛》和小說《醉花》分獲省文化廳、浙江日報文體部聯合舉辦的“太湖源杯”全省文學作品大賽一等獎。
臨安有著豐富的的民間文學資源。1989年,文化館組織全市文化站和民間文學骨幹開展全市民間文學普查,編輯出版了《中國民間文學集成·浙江省臨安縣卷》。1996年臨安文化館編纂的《天目山傳說》被評為杭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優秀鄉土教材。
在新故事創作方面,臨安也有不俗的成績,據不完全統計,自1974年至2004年,臨安參加杭州市故事調講、賽講約20餘次,獲創作獎100餘人次。新故事《撿來的禍水》參加1985年江浙滬兩省一市故事大賽獲創作二等獎。新故事《情牽豆腐店》、《斬龍燈》獲杭州市故事賽講一等獎。新故事《兩親家搶根》、《野人追捕記》、《史根法與約克豬》、《穆林剝桔子》、《禍起紅門》、《三隻麻殼雞》、《小屋裡的秘密》、《阿慶嫂開店》、《翁婿賽》、《桃花江上桃花案》等30餘篇作品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
7、民眾文化理論研究
1989年成立了“臨安縣民眾文化學會”,發展會員40餘人。 1992年杭州市舉辦首屆民眾文化論文賽,帶動了臨安民眾文化理論的研究工作。至2004年,舉辦臨安市民眾文化論文賽二屆、參加杭州市論文賽12次、省級論文賽7次;獲省級獎8個、杭州市級獎38個;入選全國、省、市民眾文化論文集13篇。《淺論骨幹對表演性群文活動的催化作用》獲省《民眾文化》編輯部舉辦的論文賽一等獎,入選《全國民眾文化論文集第一卷》及浙江省和杭州市優秀民眾文化論文集。《繁榮新世紀民眾文學創作之我見》獲浙江省首屆民眾文學理論徵文賽一等獎。《淺議群文活動必須植根於人民》、《加強臨安旅遊業中文化力度的思考》、《關於對文化領導者哲學素養的幾點思考》、《民間藝術創新的理性思考》、《關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民眾文化的認識與思考》、《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淺析臨安的民間藝術》分獲杭州市民眾文化論文比賽一等獎。
臨安市文化館
一、主要沿革和重大變更
1950年5月建立浙江省立臨安縣人民文化館;1952年10月改稱臨安中心文化館,負責臨安專區所屬其民眾文化工作。1953年臨安專區撤銷,改為臨安縣文化館。1950年7月、8月,昌化、於潛兩縣文化館先後建立;1958年12月並縣後餘杭縣文化館併入。1960年於潛、昌化兩館因並縣而併入臨安縣文化館。1961年3月餘杭文化館分出,1968年(因文化大革命)縣文化館撤銷。1969年縣文化館與臨安劇院合併,改建為縣毛澤東思想宣傳站;1973年恢復縣文化館,臨安劇院分立。1981年1月於潛、昌化兩館正式設定為分館。同時在島石鎮建立昌北區文化站,直屬縣文化館,1997年昌北區文化站撤銷。1952年臨安建立橫販區文化站,於潛建立波前區文化站,昌化建立昌南、昌西區文化站。1958年底各文化站人員均併入縣文化館,文化站撤銷。1962年又建河橋、藻溪、橫販、青雲橋等公社文化站,1966年底撤銷。1978年至1981年原全縣49個鄉鎮逐步普及文化站;2000年撤區擴鎮並鄉後,現有鄉鎮文化站26個,其中省特級文化站6個、省一級文化站3個、省級東海文化明珠工程5個、杭州市級文化明珠工程5個。1987年玲瓏鎮文化站被評為全國以文補文先進集體,1990年張濤同志被評為全國先進文化站站長。
2001年底止,文化館有幹部職工21人,全館有副研究館員3名,館員12名,助理館員3名,暫無群文專業職稱者3人。縣館現有館舍為980平方米。
二、主要業績
1、農村戲劇活動和創作
建館起至60年代初,文化館全面展開了以農村戲劇、民間燈舞活動、辦民校、圖書流通、時政科普宣傳、民眾體育等項文化工作。其中農村戲劇活動十分活躍。1950年全縣有農村劇團153個,1953年農村劇團多數併入農村俱樂部,是年有劇團152個,1956年為226個,1961年減至119個。66年起因文革,農村劇團消失,其中部分成為大隊、公社文藝宣傳隊,主演樣板戲和其他宣傳型文藝節目。1978年後馬嘯、太陽、藻溪、板橋、臨天、紫水6鄉鎮先後建立了半農半藝營業性劇團。1982年以後,農村業餘劇團成員部分轉入鄉鎮企業或個體經商,在節假日、農閒季節由文化站統一安排組隊演出。
從越劇發展史考察,臨安還是越劇的第二故鄉。臨安縣樂平鄉外伍村是越劇最早演出地之一。樂平人酷愛越劇,50年代樂平鄉11個村中有8個村辦越劇團。據史料載和老人回憶,外伍村一座古老的祠堂,是嵊縣小歌班第一次登台演出的地方。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農曆正月,嵊縣南派唱書藝人高炳火、錢景松來到外伍村,湊巧碰到兩班同行。當時越劇尚處在說唱階段,僅有二三人搭檔,唱書時生旦淨醜一人兼做,限在桌子後面作簡單的表演。在村民們要求和鼓勵下,在外伍村祠堂前用稻桶門板搭台、化妝登台演出了《倪鳳扇茶》的大膽嘗試,竟十分成功,受到村民稱讚。以後一個多月又巡演了《繡荷包》、《賣青炭》、《七美圖》、《賴婚記》等,回嵊縣以後他們就照此演出。從此越劇從落地唱書的“只唱班”一躍而登上戲台,成為又唱又演的“小歌班”,而後逐步發展成遍及南國的越劇。
文化館為適應農村民眾對越劇演出活動的需要,在劇本、演唱資料的編寫創作上取得了豐碩成果。小戲《搶備箕》、《花傘》等在《劇本》雜誌發表,並出了單行本。文化館幹部王天一創作的大型現代越劇《楊立貝》由昌化越劇團於1960年10月在杭州勝利劇院首次演出,1962年赴上海演出60場,至1963年已演出320多場,觀眾有百萬之多。後又改編拍攝成電影《血碑》。小戲、小品《三誆妻》、《楊柳泉邊》、《情系安多》、《夫妻逗娘》、《稱官》等獲省、市創作表演一、二等獎,杭州市“五個一工程”獎等。
2、民間文藝的蒐集整理出版
民歌:臨安民歌素負盛名,豐富的民歌一直在民間流傳。早在唐末五代吳越國王錢鏐衣錦還鄉,就吟唱民歌大宴鄉親父老,贏得滿座和唱,群情歡躍。建國後十分重視民間文學的蒐集整理,1956年至1957年組織業餘作者蒐集整理民歌民謠,曾出版《臨安民謠》l冊,1958年編印《臨安民歌》、《臨安民諺》各l冊;1956年至1957年臨安、昌化兩縣分別舉行民間音樂舞蹈會演,並選送優秀節目參加浙江省第二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民歌《李三寶》、《里郎歌》獲演出一等獎;昌化文化館幹部張文清獲民間藝術活動個人獎;農民歌手王雙風參加浙江民間歌舞團赴北京演唱。《李三寶》參加第二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會演,獲得好評,灌了唱片全國發行。《李三寶》等4首民歌收入吉林大學出版的《中國民歌選》。1963年編印《臨安民歌》選輯。1989年編輯《中國民間歌舞集成·浙江省臨安縣卷》,其中30首民歌入選《杭州市民歌諺語卷》並由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出版。《百客囤》、《摘胡瓜》、《二姑娘相思》、《十杯酒》、《鳳陽歌》等9首入選《中國民間歌曲集成·浙江卷》。
民間燈舞:臨安的民間燈彩較有特色的龍、獅、馬、魚、花、車、彩涼船、雲頭舞等20餘個品類。輦燈(又稱車子燈)、滾燈、彩涼船、雲頭舞、變形獅子均為昌化地區所特有。雲頭舞1957年參加省第二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獲三等獎。獅舞中的《變形獅子》在省內外諸多獅舞中獨樹一幟。《雲頭舞》、《變形獅舞》、《橋川青獅扒》、《彩涼船》等品種入選 《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浙江省卷》。龍舞中的《臨安水龍》獨具地方特色,它通過意喻唐宋五代吳越國王錢鏐為金龍,從出世入水到變成水龍恩澤百姓的表演過程,表達了人們對處於亂世的錢王能興修水利、重視農桑、保境農民、富裕百姓,從而奠定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功德的讚頌。整個表演套路由一條50餘米長的金龍騰空出世後,通過游龍、跳龍節、快速螺旋跳滾,從360度大立圓左右螺旋慢行進到巨龍騰飛,躍然入水變成一條嘴中噴水,身披閃光藍綢的水龍;又通過龍捲巨浪、龍魚慢游、龍斗巨浪、回頭戲潮、龍斗旋渦到水龍變舟等組成。既意喻了錢王在亂世中崛起稱雄的艱難,又意喻了人們對錢王恩澤百姓的感德,整個表演寓意深刻,賞心悅目。臨安是吳越國王錢鏐的故里,當地人們用水龍來意喻錢王的傳說和在節慶用舞龍來讚頌錢王的習俗由來已久。該節目是2001年初,臨安市文化館根據民間傳說和習俗,在原民間龍舞的基礎上通過挖掘整理、加工提高而成的。2001年9月,在參加杭州市慶祝建國五十二周年文藝晚會暨杭州市《風·雅·頌》民間藝術展演中榮獲表演金獎、最佳道具製作獎,還參加第五屆中國國際民間藝術節(杭州主會場)中外民間藝術交流演出並獲國際友誼金杯。另具地方特色的還有《樂平蠶龍》、《潛川軟腰獅子》等。
民間文學:臨安民間文學蘊藏極為豐富,縣館多次組織人員採風,蒐集整理編輯出版民間文學。《一線天》、《洗眼池》、《青蛙告狀》、《九仙山與慶仙村》、《紅蛇洞》、《金雞石》、《徑山雲霧茶》、《彭祖八百歲》等100餘篇在省內外發表併入集出版;1980年編印民兵鬥爭故事集《天目截》(12萬字),1981年編印《臨安文藝》“民間文學”專號,1981年編印《天目山地名故事》(10萬字),1988年《中國民間文學集成·臨安卷》出版(40萬字),爾後又出版了《錢王傳說》(9萬字)、《天目山傳說》(8.5萬字);1981-1994年縣館所編的《臨安文藝》、《臨安文化》、《天目山故事》等報刊專門開闢專欄,發表民間故事。
3、“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的培育與發展
1993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命名臨安縣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現代民間繪畫)”。臨安的民間繪畫具有較深厚的歷史底蘊,文化館自1982年至今的十多年裡,共舉辦農民畫培訓班46期,還與基層共建四個現代民間繪畫教育培訓基地,受訓600多人次,現有一支40餘人為骨幹的作者群體;舉辦和和聯辦畫展30多次,作品多次在國內外、省市展出獲獎。俞志平的《農家小院》獲首屆中國農民畫藝術節金獎,應曙民的《老當益壯》獲銀獎,於立勛的《踏碎月花花》獲文化部首屆農民畫展二等獎。《馬燈舞》、《端午節》、《做秤》、《炎夏》、《育苗》等先後赴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北歐等展出。農民畫的創作活動和成果先後由《人民日報·海外版》、《新華電訊》、《光明日報》、《新民晚報》、《民眾文化》等10餘家報刊報導。國畫《秋實》、《山色有無中》、《飛瀑》、《西施憶月》、《一峰人家別有村》、《幽谷隊員》、《薄暮寒雲圖》、《月是故鄉明》等多幅作品在全國、省內外展出獲獎。書法藝術自99年配備專職幹部以來勢頭較好。王江松的草書《唐詩條幅》獲杭州市五個一工程獎,併入選韓中書法交流展赴韓國展出。組織書法作品多件參加省市展評,獲獎作品十餘幅。
4、民眾創作的繁榮
民眾創作1962年前以自編自演小戲、演唱作品為主。1960年6月,業餘作者董德錦出席全國教育、文化、衛生、體育、新聞方面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單位和先進工作者代表大會,被評為全國文教群英會先進工作者。1963年起配備了創編幹部,專管民眾創作輔導、業餘作者培養和群文報刊編輯。通過舉辦各種形式的筆會、徵文、比賽、評獎、辦刊物、發表作品等渠道,培養業餘作者500餘人,能在省市級發表作品的作者150餘人。改革開放以來民眾創作進一步繁榮。1963年起先後創辦編輯了《臨安演唱》、《臨安文藝》、《臨安文化》、《天目山故事》、《俱樂部報》等14種群文報刊,編髮民眾作品600餘萬字。編撰出版《徵文選集》等作品集20餘件。80年代起以各鄉鎮文化站業餘創作組為中心,創辦編印《天目山》、《竹鄉文藝》等鄉鎮鄉土文藝刊物32家,最多的年份能刊出60萬字的作品,有10%的作品在縣、市、省級報刊發表,成為培養業餘作者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園地。
黃停的《暮霜沉沉》、《曾微笑著注視過你》、《奉獻敬意》和傅漢強的詩歌《鄉愁》、小說《鄉愁》等第一批登上《人民文學》、詩刊《星星》、《當代詩壇》等全國性報刊;散文《伏虎手》、《銅壺的思念》、《這兒是越劇的第二故鄉》、《翠竹飛花隊》、《她們在創造心靈美》、《一片鄉情在畫中》、《西雙版納風情錄》、故事《圓圓的嘴巴》、《揀來的禍水》、《兩親家搶銀》、《作家的代價》、《玉蘭》等40餘篇發表在省、市報刊和收入集子出版,獲獎作品10餘篇。戲劇小品《翠花更衣》1993年獲華東第四屆田漢戲劇獎。
1989年以來編撰出版了《蘇拭兩浙詩選》、《浙江名勝》、《相思一枝隊》、《可愛的杭州·臨安卷》、《失火的花朵》、《滴水漣漣》、《大山魂》、《小山溪》、《綠的苦戀》等10餘部文藝書籍。
5、鞏固民眾文藝演出上新台階
大中型文藝調演、專題演出每年都要舉辦多次。如國慶、七一、春節、藝術節、商交會和配合重大時政宣傳活動的專題文藝晚會、大獎賽等都由縣文化館組台、輔導、承辦,成為全縣文藝演出方面的組織輔導中心。
農民歌手胡小娥,自幼愛好文藝。高中畢業後進於潛供銷社工作。1990年10月參加全國農民歌手邀請賽獲--等獎。文化館為了給胡小娥創造更好的工作條件,落實她在於潛文化分館工作。公費派她去北京中央音樂學院聲樂培訓班進修。1991年9月獲“中國民歌演唱邀請賽”第一名;1992年3月,作為浙江省的代表出席第三屆中國藝術節,6月獲《中華大家唱(卡拉OK)曲庫》民眾歌唱比賽第二名;10月獲第四屆全國農民歌手大獎賽第一名;同年獲“江浙滬,江南風創作歌曲大獎賽”特等獎,同時獲“第二屆全國民族民間音舞大賽”特等獎。1992年底調入浙江歌舞團。現為中國武警文衛團著名歌唱家。
6、拓展校園文化
與縣教委合作創辦業餘少兒藝校,文化館館長兼校長。開設曲藝、器樂、聲樂、舞蹈的專業課,由文化館幹部兼課輔導。還與縣農技學校合作開設工藝美術班,已培育學員200多名,還每年定期舉辦美術、書法、文學、攝影等少兒藝術培訓班。
7、藝術攝影的掘起
臨安的攝影起步於1957年,至今已培養起一支40餘人的攝影骨幹作者隊伍。他們深入生活,從民俗風情中攝取題材,作品的現實性和民俗性成為臨安攝影的特色。陳潔的作品《山村學子》獲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和中國民俗影協聯辦的第二屆國際人類貢獻獎年賽二等獎,《自得其樂》獲中國攝影家協會舉辦的“首屆出國選拔大獎賽”銅獎,《山城話舊》獲香港攝影畫報年賽銀獎。顧兆明的作品《老伴》獲《攝影世界》與日本舉辦的“亞洲風采”影賽特等獎。《明天會更美好》、《裡面是啥樣》、《期望》、《美景畫不完》等100多幅作品在省以上獲獎、發表。
8、國內外文化交流及接待文化名人考察情況
1987年2月,農民畫《炎夏》、《青苗》等入選《中國浙江省現代民間繪畫展》赴美國蒙大拿州等地展出,蒙大拿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傑姆斯·G·托得教授給《炎夏》作者馬月強寫來感謝信,給予讚揚。2001年,德國專家揚森夫婦專程來臨考察農民畫,併購畫珍藏。
1980年至1994年,縣文化館先後接待國內外文化名人學者9批43人(次),如日本社會學博士民俗學專家鈴木滿男、版畫家古元、杭大副教授呂洪年、青年作家趙銳勇、美國留學生美慕里、著名民俗學教授姜彬等。八一電影製片廠高級編輯鮑夢梅編導拍攝的臨安第一部電視藝術片《大學生與小蔑匠》,取材於1984年《臨安文藝》第4期同名小說,於1987年元旦中央電視台播映;指畫家吳野夫在臨安建立了全國第一家指畫館——天目山指畫館,陳列了他獻給家鄉的72幅指畫珍品。
三、主要人文資源和民間文藝資源
臨安的人文資源 (旅遊資源)和民間文藝資源較為豐富,主要有東、西天目山、錢王陵園、功臣塔、婆留井、玲攏山、洞霄宮、青山湖、大明山、龍塘山、瑞晶洞、湍口溫泉、浙西大峽谷、太湖源、白水澗、天目石谷等等;名勝和旅遊景區(景觀)大都蘊含著民間文藝資源,如民間故事、傳說、摩崖石刻、根藝、剪紙、泥塑、麻繡及由此而創作的現代民間繪畫等。
1995年4月,縣文化局己提出了創建文化先進縣的奮鬥目標。中共臨安縣委(1995)30號檔案下達《關於開展爭創文化先進縣活動的若干意見》,提出了“以國辦文化為龍頭,以杭徽公路在臨安境內的百里長廊為重點,抓好國辦文化設施和杭徽路沿線10個鎮的文化設施建設,以此帶動和輻射其他鄉(鎮)的文化建設”。
臨安市委、市府1999年下發(1999)35號文,就加快文化事業的發展發布了若干政策,2000年又提出建設“經濟強市”、“文化大市”、“生態名市”和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市文化館的重建也已批文立項,提上政府議事日程。
1950年5月建立浙江省立臨安縣人民文化館;1952年10月改稱臨安中心文化館,負責臨安專區所屬其民眾文化工作。1953年臨安專區撤銷,改為臨安縣文化館。1950年7月、8月,昌化、於潛兩縣文化館先後建立;1958年12月並縣後餘杭縣文化館併入。1960年於潛、昌化兩館因並縣而併入臨安縣文化館。1961年3月餘杭文化館分出,1968年(因文化大革命)縣文化館撤銷。1969年縣文化館與臨安劇院合併,改建為縣毛澤東思想宣傳站;1973年恢復縣文化館,臨安劇院分立。1981年1月於潛、昌化兩館正式設定為分館。同時在島石鎮建立昌北區文化站,直屬縣文化館,1997年昌北區文化站撤銷。1952年臨安建立橫販區文化站,於潛建立波前區文化站,昌化建立昌南、昌西區文化站。1958年底各文化站人員均併入縣文化館,文化站撤銷。1962年又建河橋、藻溪、橫販、青雲橋等公社文化站,1966年底撤銷。1978年至1981年原全縣49個鄉鎮逐步普及文化站;2000年撤區擴鎮並鄉後,現有鄉鎮文化站26個,其中省特級文化站6個、省一級文化站3個、省級東海文化明珠工程5個、杭州市級文化明珠工程5個。1987年玲瓏鎮文化站被評為全國以文補文先進集體,1990年張濤同志被評為全國先進文化站站長。
2001年底止,文化館有幹部職工21人,全館有副研究館員3名,館員12名,助理館員3名,暫無群文專業職稱者3人。縣館現有館舍為980平方米。
二、主要業績
1、農村戲劇活動和創作
建館起至60年代初,文化館全面展開了以農村戲劇、民間燈舞活動、辦民校、圖書流通、時政科普宣傳、民眾體育等項文化工作。其中農村戲劇活動十分活躍。1950年全縣有農村劇團153個,1953年農村劇團多數併入農村俱樂部,是年有劇團152個,1956年為226個,1961年減至119個。66年起因文革,農村劇團消失,其中部分成為大隊、公社文藝宣傳隊,主演樣板戲和其他宣傳型文藝節目。1978年後馬嘯、太陽、藻溪、板橋、臨天、紫水6鄉鎮先後建立了半農半藝營業性劇團。1982年以後,農村業餘劇團成員部分轉入鄉鎮企業或個體經商,在節假日、農閒季節由文化站統一安排組隊演出。
從越劇發展史考察,臨安還是越劇的第二故鄉。臨安縣樂平鄉外伍村是越劇最早演出地之一。樂平人酷愛越劇,50年代樂平鄉11個村中有8個村辦越劇團。據史料載和老人回憶,外伍村一座古老的祠堂,是嵊縣小歌班第一次登台演出的地方。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農曆正月,嵊縣南派唱書藝人高炳火、錢景松來到外伍村,湊巧碰到兩班同行。當時越劇尚處在說唱階段,僅有二三人搭檔,唱書時生旦淨醜一人兼做,限在桌子後面作簡單的表演。在村民們要求和鼓勵下,在外伍村祠堂前用稻桶門板搭台、化妝登台演出了《倪鳳扇茶》的大膽嘗試,竟十分成功,受到村民稱讚。以後一個多月又巡演了《繡荷包》、《賣青炭》、《七美圖》、《賴婚記》等,回嵊縣以後他們就照此演出。從此越劇從落地唱書的“只唱班”一躍而登上戲台,成為又唱又演的“小歌班”,而後逐步發展成遍及南國的越劇。
文化館為適應農村民眾對越劇演出活動的需要,在劇本、演唱資料的編寫創作上取得了豐碩成果。小戲《搶備箕》、《花傘》等在《劇本》雜誌發表,並出了單行本。文化館幹部王天一創作的大型現代越劇《楊立貝》由昌化越劇團於1960年10月在杭州勝利劇院首次演出,1962年赴上海演出60場,至1963年已演出320多場,觀眾有百萬之多。後又改編拍攝成電影《血碑》。小戲、小品《三誆妻》、《楊柳泉邊》、《情系安多》、《夫妻逗娘》、《稱官》等獲省、市創作表演一、二等獎,杭州市“五個一工程”獎等。
2、民間文藝的蒐集整理出版
民歌:臨安民歌素負盛名,豐富的民歌一直在民間流傳。早在唐末五代吳越國王錢鏐衣錦還鄉,就吟唱民歌大宴鄉親父老,贏得滿座和唱,群情歡躍。建國後十分重視民間文學的蒐集整理,1956年至1957年組織業餘作者蒐集整理民歌民謠,曾出版《臨安民謠》l冊,1958年編印《臨安民歌》、《臨安民諺》各l冊;1956年至1957年臨安、昌化兩縣分別舉行民間音樂舞蹈會演,並選送優秀節目參加浙江省第二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民歌《李三寶》、《里郎歌》獲演出一等獎;昌化文化館幹部張文清獲民間藝術活動個人獎;農民歌手王雙風參加浙江民間歌舞團赴北京演唱。《李三寶》參加第二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會演,獲得好評,灌了唱片全國發行。《李三寶》等4首民歌收入吉林大學出版的《中國民歌選》。1963年編印《臨安民歌》選輯。1989年編輯《中國民間歌舞集成·浙江省臨安縣卷》,其中30首民歌入選《杭州市民歌諺語卷》並由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出版。《百客囤》、《摘胡瓜》、《二姑娘相思》、《十杯酒》、《鳳陽歌》等9首入選《中國民間歌曲集成·浙江卷》。
民間燈舞:臨安的民間燈彩較有特色的龍、獅、馬、魚、花、車、彩涼船、雲頭舞等20餘個品類。輦燈(又稱車子燈)、滾燈、彩涼船、雲頭舞、變形獅子均為昌化地區所特有。雲頭舞1957年參加省第二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獲三等獎。獅舞中的《變形獅子》在省內外諸多獅舞中獨樹一幟。《雲頭舞》、《變形獅舞》、《橋川青獅扒》、《彩涼船》等品種入選 《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浙江省卷》。龍舞中的《臨安水龍》獨具地方特色,它通過意喻唐宋五代吳越國王錢鏐為金龍,從出世入水到變成水龍恩澤百姓的表演過程,表達了人們對處於亂世的錢王能興修水利、重視農桑、保境農民、富裕百姓,從而奠定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功德的讚頌。整個表演套路由一條50餘米長的金龍騰空出世後,通過游龍、跳龍節、快速螺旋跳滾,從360度大立圓左右螺旋慢行進到巨龍騰飛,躍然入水變成一條嘴中噴水,身披閃光藍綢的水龍;又通過龍捲巨浪、龍魚慢游、龍斗巨浪、回頭戲潮、龍斗旋渦到水龍變舟等組成。既意喻了錢王在亂世中崛起稱雄的艱難,又意喻了人們對錢王恩澤百姓的感德,整個表演寓意深刻,賞心悅目。臨安是吳越國王錢鏐的故里,當地人們用水龍來意喻錢王的傳說和在節慶用舞龍來讚頌錢王的習俗由來已久。該節目是2001年初,臨安市文化館根據民間傳說和習俗,在原民間龍舞的基礎上通過挖掘整理、加工提高而成的。2001年9月,在參加杭州市慶祝建國五十二周年文藝晚會暨杭州市《風·雅·頌》民間藝術展演中榮獲表演金獎、最佳道具製作獎,還參加第五屆中國國際民間藝術節(杭州主會場)中外民間藝術交流演出並獲國際友誼金杯。另具地方特色的還有《樂平蠶龍》、《潛川軟腰獅子》等。
民間文學:臨安民間文學蘊藏極為豐富,縣館多次組織人員採風,蒐集整理編輯出版民間文學。《一線天》、《洗眼池》、《青蛙告狀》、《九仙山與慶仙村》、《紅蛇洞》、《金雞石》、《徑山雲霧茶》、《彭祖八百歲》等100餘篇在省內外發表併入集出版;1980年編印民兵鬥爭故事集《天目截》(12萬字),1981年編印《臨安文藝》“民間文學”專號,1981年編印《天目山地名故事》(10萬字),1988年《中國民間文學集成·臨安卷》出版(40萬字),爾後又出版了《錢王傳說》(9萬字)、《天目山傳說》(8.5萬字);1981-1994年縣館所編的《臨安文藝》、《臨安文化》、《天目山故事》等報刊專門開闢專欄,發表民間故事。
3、“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的培育與發展
1993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命名臨安縣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現代民間繪畫)”。臨安的民間繪畫具有較深厚的歷史底蘊,文化館自1982年至今的十多年裡,共舉辦農民畫培訓班46期,還與基層共建四個現代民間繪畫教育培訓基地,受訓600多人次,現有一支40餘人為骨幹的作者群體;舉辦和和聯辦畫展30多次,作品多次在國內外、省市展出獲獎。俞志平的《農家小院》獲首屆中國農民畫藝術節金獎,應曙民的《老當益壯》獲銀獎,於立勛的《踏碎月花花》獲文化部首屆農民畫展二等獎。《馬燈舞》、《端午節》、《做秤》、《炎夏》、《育苗》等先後赴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北歐等展出。農民畫的創作活動和成果先後由《人民日報·海外版》、《新華電訊》、《光明日報》、《新民晚報》、《民眾文化》等10餘家報刊報導。國畫《秋實》、《山色有無中》、《飛瀑》、《西施憶月》、《一峰人家別有村》、《幽谷隊員》、《薄暮寒雲圖》、《月是故鄉明》等多幅作品在全國、省內外展出獲獎。書法藝術自99年配備專職幹部以來勢頭較好。王江松的草書《唐詩條幅》獲杭州市五個一工程獎,併入選韓中書法交流展赴韓國展出。組織書法作品多件參加省市展評,獲獎作品十餘幅。
4、民眾創作的繁榮
民眾創作1962年前以自編自演小戲、演唱作品為主。1960年6月,業餘作者董德錦出席全國教育、文化、衛生、體育、新聞方面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單位和先進工作者代表大會,被評為全國文教群英會先進工作者。1963年起配備了創編幹部,專管民眾創作輔導、業餘作者培養和群文報刊編輯。通過舉辦各種形式的筆會、徵文、比賽、評獎、辦刊物、發表作品等渠道,培養業餘作者500餘人,能在省市級發表作品的作者150餘人。改革開放以來民眾創作進一步繁榮。1963年起先後創辦編輯了《臨安演唱》、《臨安文藝》、《臨安文化》、《天目山故事》、《俱樂部報》等14種群文報刊,編髮民眾作品600餘萬字。編撰出版《徵文選集》等作品集20餘件。80年代起以各鄉鎮文化站業餘創作組為中心,創辦編印《天目山》、《竹鄉文藝》等鄉鎮鄉土文藝刊物32家,最多的年份能刊出60萬字的作品,有10%的作品在縣、市、省級報刊發表,成為培養業餘作者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園地。
黃停的《暮霜沉沉》、《曾微笑著注視過你》、《奉獻敬意》和傅漢強的詩歌《鄉愁》、小說《鄉愁》等第一批登上《人民文學》、詩刊《星星》、《當代詩壇》等全國性報刊;散文《伏虎手》、《銅壺的思念》、《這兒是越劇的第二故鄉》、《翠竹飛花隊》、《她們在創造心靈美》、《一片鄉情在畫中》、《西雙版納風情錄》、故事《圓圓的嘴巴》、《揀來的禍水》、《兩親家搶銀》、《作家的代價》、《玉蘭》等40餘篇發表在省、市報刊和收入集子出版,獲獎作品10餘篇。戲劇小品《翠花更衣》1993年獲華東第四屆田漢戲劇獎。
1989年以來編撰出版了《蘇拭兩浙詩選》、《浙江名勝》、《相思一枝隊》、《可愛的杭州·臨安卷》、《失火的花朵》、《滴水漣漣》、《大山魂》、《小山溪》、《綠的苦戀》等10餘部文藝書籍。
5、鞏固民眾文藝演出上新台階
大中型文藝調演、專題演出每年都要舉辦多次。如國慶、七一、春節、藝術節、商交會和配合重大時政宣傳活動的專題文藝晚會、大獎賽等都由縣文化館組台、輔導、承辦,成為全縣文藝演出方面的組織輔導中心。
農民歌手胡小娥,自幼愛好文藝。高中畢業後進於潛供銷社工作。1990年10月參加全國農民歌手邀請賽獲--等獎。文化館為了給胡小娥創造更好的工作條件,落實她在於潛文化分館工作。公費派她去北京中央音樂學院聲樂培訓班進修。1991年9月獲“中國民歌演唱邀請賽”第一名;1992年3月,作為浙江省的代表出席第三屆中國藝術節,6月獲《中華大家唱(卡拉OK)曲庫》民眾歌唱比賽第二名;10月獲第四屆全國農民歌手大獎賽第一名;同年獲“江浙滬,江南風創作歌曲大獎賽”特等獎,同時獲“第二屆全國民族民間音舞大賽”特等獎。1992年底調入浙江歌舞團。現為中國武警文衛團著名歌唱家。
6、拓展校園文化
與縣教委合作創辦業餘少兒藝校,文化館館長兼校長。開設曲藝、器樂、聲樂、舞蹈的專業課,由文化館幹部兼課輔導。還與縣農技學校合作開設工藝美術班,已培育學員200多名,還每年定期舉辦美術、書法、文學、攝影等少兒藝術培訓班。
7、藝術攝影的掘起
臨安的攝影起步於1957年,至今已培養起一支40餘人的攝影骨幹作者隊伍。他們深入生活,從民俗風情中攝取題材,作品的現實性和民俗性成為臨安攝影的特色。陳潔的作品《山村學子》獲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和中國民俗影協聯辦的第二屆國際人類貢獻獎年賽二等獎,《自得其樂》獲中國攝影家協會舉辦的“首屆出國選拔大獎賽”銅獎,《山城話舊》獲香港攝影畫報年賽銀獎。顧兆明的作品《老伴》獲《攝影世界》與日本舉辦的“亞洲風采”影賽特等獎。《明天會更美好》、《裡面是啥樣》、《期望》、《美景畫不完》等100多幅作品在省以上獲獎、發表。
8、國內外文化交流及接待文化名人考察情況
1987年2月,農民畫《炎夏》、《青苗》等入選《中國浙江省現代民間繪畫展》赴美國蒙大拿州等地展出,蒙大拿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傑姆斯·G·托得教授給《炎夏》作者馬月強寫來感謝信,給予讚揚。2001年,德國專家揚森夫婦專程來臨考察農民畫,併購畫珍藏。
1980年至1994年,縣文化館先後接待國內外文化名人學者9批43人(次),如日本社會學博士民俗學專家鈴木滿男、版畫家古元、杭大副教授呂洪年、青年作家趙銳勇、美國留學生美慕里、著名民俗學教授姜彬等。八一電影製片廠高級編輯鮑夢梅編導拍攝的臨安第一部電視藝術片《大學生與小蔑匠》,取材於1984年《臨安文藝》第4期同名小說,於1987年元旦中央電視台播映;指畫家吳野夫在臨安建立了全國第一家指畫館——天目山指畫館,陳列了他獻給家鄉的72幅指畫珍品。
三、主要人文資源和民間文藝資源
臨安的人文資源 (旅遊資源)和民間文藝資源較為豐富,主要有東、西天目山、錢王陵園、功臣塔、婆留井、玲攏山、洞霄宮、青山湖、大明山、龍塘山、瑞晶洞、湍口溫泉、浙西大峽谷、太湖源、白水澗、天目石谷等等;名勝和旅遊景區(景觀)大都蘊含著民間文藝資源,如民間故事、傳說、摩崖石刻、根藝、剪紙、泥塑、麻繡及由此而創作的現代民間繪畫等。
1995年4月,縣文化局己提出了創建文化先進縣的奮鬥目標。中共臨安縣委(1995)30號檔案下達《關於開展爭創文化先進縣活動的若干意見》,提出了“以國辦文化為龍頭,以杭徽公路在臨安境內的百里長廊為重點,抓好國辦文化設施和杭徽路沿線10個鎮的文化設施建設,以此帶動和輻射其他鄉(鎮)的文化建設”。
臨安市委、市府1999年下發(1999)35號文,就加快文化事業的發展發布了若干政策,2000年又提出建設“經濟強市”、“文化大市”、“生態名市”和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市文化館的重建也已批文立項,提上政府議事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