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吳越國王陵

臨安吳越國王陵

臨安吳越國王陵,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錦城街道和玲瓏街道,為五代(907~960年)吳越國陵墓。

臨安吳越國王陵包括吳越國第一代國王錢繆墓、吳越國第二代國王的王后馬氏墓及錢繆的父母錢寬、水邱氏墓。錢繆墓占地面積120畝,墓上有大型封土堆,高約9米,長寬各約50米,有華表、石馬、石羊和錢王祠。吳越國第二代國王的王后馬氏墓——康陵,墓葬為磚廊石室,分前、中、後室,墓內後室刻有天文圖,四壁有石刻浮雕和彩繪的牡丹圖案;前室也有壁畫。是已發現吳越錢氏王室墓中保存較完好、內涵豐富的。錢寬、水邱氏夫婦兩墓為同塋異穴,總面積2000餘平方米,均為磚砌船形券頂結構,分前後室,並有耳室和壁龕;後室內均繪橢圓形天文圖,內容為二十八星宿和北斗;墓內出土的越窯褐彩青瓷是青瓷器中的精品。

2001年6月25日,臨安吳越國王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臨安吳越國王陵
  • 地理位置: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錦城街道和玲瓏街道
  • 所處時代:五代
  • 保護級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5-0163-2-019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陵墓格局,主要建築,錢王陵,錢寬夫婦墓,康陵,文物遺存,歷史文化,保護措施,旅遊信息,位置信息,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唐昭宗光化三年(900年)10月,錢寬入葬,唐昭宗天復元年(901年)9月,水丘氏入葬,同塋異穴。後唐長興三年(932年),錢鏐墓於錢鏐病逝後開始建造,後唐應順元年(934年),建成。後晉高祖天福四年(939年)12月,錢鏐第七子,二世國王錢元瓘原配夫人馬氏(即恭穆夫人)葬於錦軍慶山鄉(今臨安區玲瓏街道)。
民國元年(1912年),錢王祠於由錢氏後裔重建。
20世紀50年代開始,錢王陵墓道建築屢建屢毀,文化大革命期間墓道遺物毀損殆盡,墓碑上“武肅”等字被鑿去,碑石斷裂,碑楹無蹤,許多遺物被埋在房屋建築底下。
1978年10月,西墅窯廠燒磚取土時,發現錢寬墓盜洞,隨即省、市文物部門組織發掘,因早年被盜只剩下白瓷19件,青瓷3件和墓志銘一方,墓室因頂部繪有天文圖而封存。
1980年7月,在錢寬墓東6米處發現了水丘氏墓。省、市、縣三級聯合組織考古發掘,出土文物100餘件,室頂部也因有天文圖而封存。
1983年,修建望錦亭。
1984年,修建芙蓉亭。
1985年,修建安國樓。
1986年,修建飲翠軒。
1992年,修建州池、謁王殿、凌煙閣。
1994年,在原址錢王祠拆建了新錢王祠,內塑就錢王像,祠後拓建墓道,購置石獸若干,使陵園初具規模。
1996年12月中旬,當地農民取土燒磚發現康陵,隨即在墓前室右上方磚券頂部鑿洞而入,取出墓中40餘件秘色瓷器和一方墓誌及寶器、金器等文物(後全部追回)。同年12月27日,由杭州市和臨安市文物部門聯合進行了搶救性發掘,至1997年1月28日結束。
1997年,臨安市委市政府又決定拆除文物館和電影院,由中國東南大學設計,建墓道延伸至大街,並在祠前建成祭祀廣場,配有晨鐘墓鼓和墓闕、神道石牌坊等建築。
2002年,政府決定修復太廟,由浙江省古建築設計院設計,按原狀於2003年完成修復工作。

陵墓格局

臨安吳越國王陵包括吳越國第一代國王錢鏐墓、吳越國第二代國王的王后馬氏墓及錢鏐的父母錢寬、水邱氏墓。錢鏐墓位於臨安區錦城鎮東北面的太廟山南坡,占地面積120畝。墓上有大型封土堆,高約9米,長寬各約50米,原神道長300米,有華表、石馬、石羊、石翁仲和錢王祠。現原神道已毀,墓前尚存墓碑。吳越國第二代國王的王后馬氏墓—康陵,位於臨安區玲瓏鎮祥里村庵基山東北坡。墓葬為磚廊石室券頂,分前、中、後室。墓內後室刻天文圖,四壁有石刻浮雕和彩繪的牡丹圖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十二壁龕內刻十二人俑和十二生肖。前室也有壁畫。該墓是已發現吳越錢氏王室墓中保存較完好、內涵豐富的王室墓。錢寬、水邱氏夫婦墓位於臨安區錦城鎮西墅村明堂山。兩墓為同塋異穴,總面積2000餘平方米。均為磚砌船形券頂結構,分前後室,並有耳室和壁龕。後室內均繪橢圓形天文圖,內容為二十八星宿和北斗。

主要建築

錢王陵

  • 綜述
錢王陵(錢鏐墓)位於臨安區錦城太廟山南坡。墓坐北朝南,地面墓包土堆高約10米,直徑50餘米,背靠太廟山,墓前左右有青龍、白虎二座小山,墓遙照功臣山和功臣塔。原墓道長約300米,寬約100米,有華表一對,石羊、石馬、石虎各一對,石翁仲兩對,石將軍一對並有享堂五楹。墓碑為清道光年間錢謬第27世孫錢泳所題,碑為顏楷陰文“唐故天下兵馬都元帥尚父守尚書令兼中書令吳越國王謚武肅錢王之墓”。
  • 神道石牌坊
神道石牌坊位於錢王陵園入口處,又稱入口牌坊,1997年10月落成,為四柱沖天石坊,坊高10.5米,寬18米,青田石質。牌坊上“錢武肅王陵”五字為錢謬第33世孫、國務院原副總理錢其琛所書。
  • 墓闕
墓闕位於神道石牌坊後,1997年10月建成。按五代墓闕式樣建造。墓闕高8.3米,寬15米,造型古樸壯嚴。
  • 錢王祠
原錢王祠於民國元年(1912年)由錢氏後裔重建,1994年,縣政府投資近400萬元在原址上拆建新祠,建築面積約520平方米。祠外匾額“錢王祠”三字為錢王第34世孫、全國政協原副主席錢偉長所題。內匾“祖武是繩”四個字為錢君甸所題。正門柱楹聯:“一代梟雄鑄吳越;千秋鼎名事中國。”為時任臨安縣委書記管作苗題撰,杭州市方誌恩所書。祠內正堂錢鏐座像於2002年6月落成,為銅質,高2.9米,寬1.8米,重2.5噸,由杭州城市雕塑設計院設計,杭州制氧廠鑄造。東西配殿專門介紹錢繆和吳越國三世五王的生平事跡,以及當代著名錢氏後裔,並陳列有各地送來的錢氏家譜。
  • 墓道門樓
墓道門樓位於錢鏐墓道正前方,1994年建成,墓道門上方“錢王陵園”四字由北京著名書法家王苗子先生題寫。
  • 州池
州池位於錢王墓西南方,建於1992年。按吳越國版圖取池形,內建14朵石質荷花,按吳越國十四州方位排列,象徵錢王管轄的十四州。荷花之間又有樹樁相連,遊人可在荷花和樹樁上行走。池南建有碑亭,碑陰刻文,介紹吳越國疆域州軍情況,碑陽“州池”二字為杭州市書法家方誌恩所書。
  • 芙蓉亭
芙蓉亭位於太廟山西南面山道上,飲翠軒下方。建於1984年。亭取芙蓉是因民間傳說錢繆原配夫人名芙蓉,故築此亭紀念。亭中可窺山中景致,西瞰可視臨安區。芙蓉亭名為傅家聞所書,書法家王遐舉為亭柱題聯一幅:“東南重望吳越福星;保國帷貞勤王惟誠”。句出范仲淹題忠獻王錢弘佐畫像文。
  • 謁王殿
謁王殿位於飲翠軒前與飲翠軒相連,建於1992年。經甬道人內室,有錢武肅王立像,四面安裝鏡子,燈光下呈現千百個整列的錢王塑像。殿名由陳安村所書。
  • 飲翠軒
飲翠軒位於太廟山西面山徑,建於1986年,遊人至此可休憩片刻登樓望景。太廟山蒼松古柏,花木蔥鬱故取此名。軒名為書法家王京重所題。
  • 凌煙閣
凌煙閣位於太廟山腰,與飲翠軒、謁王殿相鄰,建於1992年,為遊人登山休憩之所。在古代,凌煙閣是封建王朝為表彰功臣而建的“陳列室”,唐光化三年(900年),唐封錢謬為南康王時,敕取錢鏐圖像於凌煙閣,故取名以示紀念。門柱上刻有一楹聯,聯句源於貫休和尚的一首七律詩。錢鏐被封吳越王時,已統轄兩浙十四州,貫休和尚寫一首七律求見錢鏐,詩云:“貴逼身來不自由,幾年勤苦踏林丘,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萊子衣裳宮錦窄,謝公篇詠綺霞羞,他年名上凌煙閣,豈羨當年萬戶候。”詩篇送至錢鏐看後,傳諭讓貫休將十四州改為四十州,貫休不從,說:“州難添,詩亦難改,閒雲野鶴,何天而不可飛”?便自己走了。楹聯取之詩中領聯的上句和尾聯的下句。由杭州市書法家方誌恩題書。
  • 安國樓
安國樓位於太廟山巔,建於1985年,方形樓閣,中設旋梯可登樓眺遠。錢鏐功績卓著,深得朝廷讚賞,唐乾寧五年(898年),唐賜號為定亂安國功臣,唐天祐四年(907年),唐敕升衣錦城為安國衣錦軍。後梁開平二年(908年),梁改臨安縣為安國縣。“安國”一名由此而來,為紀念錢謬功績在原舊址上重建。樓名由書法家王遐舉所題。樓柱楹聯:“南山生來北山殯;北山太平南功臣。”為明代浙江按察僉事許贊所撰,書法家郭仲選所書。
  • 望錦亭
望錦亭位於太廟山東面山坡上,建於1983年,錢鏐創業後,衣錦還鄉“盛宴父老,山林皆覆以錦”,因此臨安城鎮以“錦”命名的很多,望錦亭位置正對杭臨古道,取意為父老鄉親翹首盼望錢王衣錦還鄉,亭名為書法家郭仲選所書。
  • 太廟
早期太廟何時建造已無從考證,據有關文獻資料記載和知情人回憶,現存太廟是在清末關帝廟原址上重建的,位於錢王墓東側龍虎山的山腳處。占地約四畝,分三個院落,中殿為主體建築,三開間最宏偉寬敞。正前方15米位置為前殿,前殿三開間但比中殿規模略小。前殿與中殿之間的東西兩側,各建有五開間廂房。穿過中殿後大門外約6米甬通,是三開間規模較小的後殿,後殿前側左右各有一拓室。前院有長約20米甬道,正對三開間廟門正門,正門西側立抱鼓石,有四個旅桿石。太廟經百年變遷,除中殿保存外,其餘建築或毀或原址上建造了其他建築,中殿為三開間硬山頂建築,通面闊13.01米,通井深10.44米,明間面寬4.95米,次間闊4.03米,進深九檁,月梁造,內四界前後兩個雙步,前後檐柱方形,由石柱和木柱上下墩結組成,其餘為園柱。中殿整體梁架保存尚可,但殘損情況嚴重。按原狀於2003年完成修復工作。

錢寬夫婦墓

錢寬夫婦墓位於臨安錦城街道西墅街明堂山,為錢鏐生父生母的墓葬地。同塋異穴。兩墓坐北朝南,均為磚砌船形券頂結構,分前後室,以短過道連線。多耳式,壁龕,後室墓頂繪橢圓形天文圖,內容為二十八宿和北斗,前室繪有彩畫。錢寬墓因早年被盜只剩下白瓷19件,青瓷3件和墓志銘一方,墓室因頂部繪有天文圖而封存。墓內天文圖為國內已發現時代最早的古代天文圖,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臨安吳越國王陵
錢寬水邱氏墓

康陵

康陵位於臨安區西南11千米的玲瓏祥里村松樹山東北坡上。為錢謬第七子,二世國王錢元瓘原配夫人馬氏(即恭穆夫人)的墓葬。墓葬結構分墓坑、墓室、墓道、排水溝。墓坑殘長26.1米,寬約11.7米,深約7.8米;墓道殘長11.5米,寬3.4米,高0.5~3.2米;排水暗溝殘長16米,寬約0.5米。墓室分前、中、後三室,前式為磚砌,中、後雙重墓壁,外壁用磚切成拱券,內壁為石板結構。墓室總長11米,寬2.1米,高2.55~3.05米。棺床採用整塊紅色砂岩製成,置於後室,長3.09米,寬1.44米,高0.21米。其四側分別刻有三組壺門形圖案,並塗以朱紅色,棺床右側發現殘人骨一具,頭向墓門,頭骨、少量肋骨、盆骨、下腳骨清晰可辨,但顯凌亂(因早年被盜)。康陵整個墓室畫有彩色壁畫,前室畫一株朱紅色牡丹。中室兩壁均繪有彩色圖案為綠色雲氣紋、紅色火焰形及牡丹,花蕊用金箔點綴。後室門背面上部鑿石龕,雕刻朱雀。其下鑿三龕,雕刻生肖人像,分別為虎、兔、龍,與後室另外三壁合龕組成四神十二生肖。後室頂部正板中刻有一幅星象圖,用單線陰刻紫微垣和二十八宿,並劃有三個直徑為46、190、200厘米的同心園,整個星象圖繪有218顆星,均用金箔貼飾。康陵是已發現的吳越國錢氏王族墓中,保存較完好、內涵較豐富、做工考究的一座,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為保護彩繪壁畫,後將墓封存。
臨安吳越國王陵
康陵

文物遺存

錢寬夫婦墓出土的文物中,有扣金扣銀的官款新官款白瓷15件,大型青瓷3件,刻花鎏金銀器兩件,其中薰香爐、油燈、蓋罌被列為國寶級文物;康陵出土越窯青瓷瓜形罐、碗、吐盂、方盒、粉盒、石雕油燈、石供桌、石刻天文圖、玉飾器件等物432件及墓誌方一塊。

歷史文化

錢鏐(852~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臨安(今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人,吳越開國國君。唐末擁兵兩浙,統12州,封吳王、吳越王,兼淮南節度使,後自稱吳越國王,在位41年。
恭穆夫人:為錢鏐第七子,二世國王錢元瓘原配夫人馬氏,安國縣(今臨安)人,系雄武軍節度使馬綽的女兒,唐昭宗天復四年(904年)成婚,未生育,卒於後晉高祖天福四年(939年)10月,壽50歲,同年12月,葬於錦軍慶山鄉(今臨安區玲瓏街道)。

保護措施

1961年,錢王陵被浙江省人民委員會公布其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臨安吳越國王陵
臨安吳越國王陵
1982年1月,錢寬夫婦墓被臨安縣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9年12月,錢寬夫婦墓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1年6月25日,臨安吳越國王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位置信息

臨安吳越國王陵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錦城街道和玲瓏街道。
吳越國王陵

交通信息

公共運輸:乘坐市內交通809路快線、815路、819A路、819路、855H路至區政府站下車後,步行110米可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