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動工修建臨夏東公館;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建成。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蝴蝶樓建成,歷時五年。
1949年8月22日,臨夏解放,東公館由人民解放軍接管,王震大軍進軍青海前司令部曾駐此。
2017年5月,臨夏東公館與蝴蝶樓之蝴蝶樓搶救性保護工程開工,修繕內容為蝴蝶樓主樓及東西陪樓;2018年9月,完工。
2020年6月,臨夏東公館與蝴蝶樓之蝴蝶樓迴廊與接待廳修繕工程於正式開工,修繕內容為主院東、南、西三面迴廊和接待廳;2020年12月20日,竣工。
建築格局
臨夏東公館與蝴蝶樓位於臨夏市,是
馬步青住宅,由當地名工匠精心設計施工,耗資近百萬銀元修建而成的。建築面積約5976平方米。
主要建築
臨夏東公館
臨夏東公館為典型的中式四合院布局,正門為仿西洋式建築風格的磚砌牌坊門。東北正院為其主屋,北房是磚木結構的三層五間樓閣,其框架由二十八根通天柱支撐,兩端是兩層轉閣隨樓,東西南各是五間攢頂大七架抱屋,西北、西南皆為四合院,東西南北各五間;西南為廚房院;外院有觀花樓、衛兵樓、車馬院、院內通道兩旁松柏四季長青。院內建築浮雕貼金,整個院落共有磚雕189幅。天井是整個建築群的中心,有四個門分別通往東南西北四院,呈田字形布局。
臨夏蝴蝶樓
臨夏蝴蝶樓現存整個建築群座北朝南,東西寬83.61米,南北長89.45米,占地面積約8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2615平方米。主體建筑北面正中主樓為蝶身,面闊七間,歇山頂挑檐。兩廂隨樓相連的房舍呈半圓形為蝶翅,左右兩廊與長方形六角亭式閣樓相連為蝶足,遠處望去猶如展翅的蝴蝶,因此得名“蝴蝶樓”。蝴蝶樓整個建築風格獨特,雕樑畫棟。建築結構中,沒有使用一枚鐵釘,保存完好。
文物遺存
東公館的磚雕
中心天庭正面影壁上《江山圖》,又名《山村小景》,由24塊厚7厘米、寬25厘米的磚組成,共長2.8米,高約2米。採用中國山水畫常見的多點透視構圖,虛實處理得當。山石和樹木的紋理表現也與傳統山水類似,是難得的磚雕巨幅力作《楓葉秋菊圖》,構圖疏朗嚴謹,形態豐富細膩。《芭蕉圖》體現國畫中的留白原則,採用國畫中詩畫結合的表現形式,有落款和印章。芭蕉葉層層疊疊,造型自然。《百子圖》表現了葡萄架上的累累碩果,用象徵手法表達了子嗣綿延、豐裕富饒的美好願望。葡萄架的表現層次豐富,造型自然逼真。葡萄紋樣運用較多。禧”字磚雕融合了歐洲紋樣對稱、舒展的特點,與卷草紋樣結合,體現了臨夏磚雕在多元文化影響下較高的藝術水準和創新精神。
文物價值
臨夏東公館與蝴蝶樓作為民國時期遺留下來的私人住宅式古典建築群,氣勢宏大,結構嚴謹,布置精巧,既具中國古典建築風格,又融歐式建築意境;既有傳統的四合院形式,又有南方園林風貌;既顯民族特色,又容當地風俗,是多種文化元素的結合體,對研究西北民族地區建築學、建築文化、建築藝術、民族學和民俗學具有重要價值。
保護措施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臨夏東公館與蝴蝶樓位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市境內。
交通信息
自駕:自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市人民政府開車前往臨夏東公館與蝴蝶樓,路程約3.1千米,用時約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