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鋪鄉

臥鋪鄉

臥鋪鄉 轄有19個行政村,總人口2.1萬人。總面積156平方公里,共有耕地7.5萬畝。素有‘棉鄉’之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臥鋪鄉
  • 別名:棉鄉
  • 行政區類別:省
  • 所屬地區:山東
  • 下轄地區:壽光市、東營市
  • 面積:15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2.1萬人
  • 氣候條件:亞熱帶濕潤氣候
  • 著名景點:東西新、老榻河
地圖信息,
總面積156平方公里,共有耕地7.5萬畝。 土地屬鹽化潮土,年降水量800毫米左右,無霜期長達200多天,適宜棉花生產, 素有“棉鄉”之稱。自1990年以來,連續6年被省、市各級人民政府授予“植棉先進單位” 稱號。1995年,全鄉植棉近6萬畝,湧現出植棉15畝以上的大戶475戶, 僅此一項全鄉人均收入2200多元,走上了規模化種植的路子,成為濰坊市農業名牌之一,在省內外享有盛譽。
農民人均純收入2450元 臥鋪鄉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和滷水資源,清河油田就在境內。近幾年,這裡立足資源優勢,企業發展迅速,已初步形成了以原鹽生產、建築建材、石油配件、塑膠編織為重點的工業體系,現有鄉辦企業11處,擁有固定資產1822萬元,職工1173人。 其中清河實業有限公司下轄6個二級單位,設備齊全,技術力量雄厚,1995年實現利稅51.3萬元。 第三產業蓬勃發展。在油區二號點、三號點生活區發展起飲食、服務、經銷等店鋪近50家, 從業人員300餘人,已基本形成了全鄉第三產業小區,1995年隨著辛沙路的全程開通啟用,沿辛沙路十里開發區已初見規模。
臥鋪鄉位於壽光市西北部的小清河南岸,西與東營市相鄰,南與牛頭鎮、 王高鎮交界,東與羊口鎮、楊莊鄉、營里鎮接壤。東西寬11.2公里,南北長19.2公里, 土地總面積157.1平方公里,占壽光市土地總面積的6.83%。全鄉轄19個行政村,總戶 數5212戶,19357人,其中農業人口18930人,占總人口?的97.8%;?非農業人口427 人,占總人?口的2.2%。?1995年工農?業總產值?10200萬元,人均純收入2450?元。? 該鄉域內主要河道有小清河、新老塌河、雷埠溝、張僧河、馬塘溝,對臥鋪鄉防 洪排澇起著重要作用。全鄉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石油、滷水,儲量大,具有較高的 經濟開採價值。公路交通比較發達。辛沙路、臥牛路、友誼路、豐羊路等貫穿南北, 全長56公里;巨大路、李大路、鄉域內普三路、辛沙路橫穿東西,鄉域內總長16.6公 里。村內街道硬化率占全鄉12個自然村的75%;鄉域內硬化路面43公里,占主要交通 公路的59.23%;貝殼粉路31.1公里,占主要交通公路的42.84%。 農、牧、漁全面發展,成為全省植棉狀元鄉。
該鄉經濟結構以農業為主,是全市 棉花生產基地之一。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等,經濟作物以棉為主,棉花 生產是全鄉的農業主導產業,也是全鄉經濟的主要支柱。近幾年來,積極實施“以棉 立鄉,以棉興鄉”戰略,棉花面積逐年擴大,棉花生產連年豐收,受到農業部和省、 市、縣各級政府的表彰獎勵,棉花面積和總產已連續6年穩居全省鄉鎮之首。全鄉種 植面積基本穩定在4萬畝左右,並且成方連片,初步走上了規模化種植的路子。還在 提高棉花單產上下功夫,不斷引進改良棉花新品種,增加科技投入,棉花單產、總產 連年遞增,棉花已成為全鄉人民的“拳頭產品”。1995年,全鄉棉花生產已出現植棉 50畝以上、交售皮棉1萬公斤的“植棉狀元戶”4戶;植棉30畝以上、交售皮棉5000公 斤以上的“植棉先進戶”225戶;植棉15畝以上、交售皮棉3200公斤的“植棉大戶” 953戶。僅棉花一項,全鄉人均收入就達2000元以上。
小清河水流經臥鋪鄉域10公里,兩岸蘆葦資源極為豐富,再加上有面積近1萬畝 的“雙王城”水庫,東西新、老塌河及各村大小灣塘,全鄉具有巨大的天然葦草資源 優勢。據統計,全鄉有葦草面積1.5萬畝,葦草加工前景廣闊,是一個巨大的天然 “聚寶盆”。全鄉開發利用5000畝,年產蘆葦3000噸,僅葦草一項就收入60萬 元,待全部開發利用後,預計葦草收入將突破200萬元。 臥鋪鄉窪大草多,發展畜牧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近幾年來,臥鋪鄉緊緊把握 這一資源優勢,在大搞科技植棉,加快二、三產業和鄉村企業發展的同時,積極引導 和鼓勵全鄉人民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並在這方面積極出台優惠政策,在資金扶持、 技術服務等方面大開“綠燈”。全鄉大家畜存欄量達到5000頭,?其中養牛?4 000頭、羊1000頭。並以鄉?獸醫站為依?托,不斷引進推廣新技術和?優良品種, ?及時搞好指導,提高經濟效?益。? 1995年,全鄉糧食總面積2.06萬畝,單產515公斤,總產1061萬公斤,比1991年 增長460萬公斤;棉花總面積6萬畝,單產皮棉100斤,總產6萬擔,比1991年增長2萬 擔;漁業生產,鄉捕撈公司共有大小漁船32艘,751馬力,年捕撈能力920噸,產值1 10萬元,淡水養殖400畝,年產量300噸,產值150萬元;畜牧業,大牲畜存欄量5000 頭,生豬出欄率600頭,養雞場3處,共養雞10萬隻,全鄉養羊700隻。
鄉鎮企業發展速度加快,經濟效益明顯提高。全鄉現有各類鄉辦企業11處,就業人員達1500多人。近幾年來,全鄉不斷強化對現有企業的人、財、物的管理,逐步建立健全了企業各項管理制度,並立足全鄉鄉村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充分發揮背靠油田的優勢,圍繞油田上項目、求發展、作文章,積極穩妥地發展鄉村企業,全鄉初步形成了以原鹽生產、建築建材、石油配件、塑膠編織、勞務輸出為重點的工業體系。1991年以來,全鄉立足擴大鄉鎮企業規模,不斷增加投入,4年共完成鄉鎮企業投入1773.4萬元。
抓好重點技改項目建設,大力培植新的經濟成長點。新上技改項目21項,產值連年遞增,1992年比1991年增長18.7%,1993年比1992年增長16.7%,1994年比1993年增長19.3%,1995年比1994年增長49.5%。特別是辛沙路開通以後,投資120萬元新建大型飛機造型加油站1處,年創產值800萬元,利稅50萬元。鄉一鹽、二鹽、聯營三處鹽場共投資150萬元,新上塑苫等技改項目。清河實業有限公司1995年投資580萬元,新上氯化鎂廠、煉瓷廠兩個項目,年產值500萬元;該公司年總產值900萬元,實現利?稅80萬元,?成為全鄉龍頭企業;1995?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全市百佳企?業”。?第三產業從無到有蓬勃發展,市場體系進一步完善。隨著清河油田在全鄉的大面積開發,帶動了飲食業、服務業的快速發展;辛沙路的開通又為全鄉的二、三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沿辛沙路兩側,飲食業、服務業、維修加工業如雨後春筍一般悄然興起,全鄉有經銷點96處,維修服務點10處,飯店18家,饅頭房等6處。從事第三產業的人數176人,1995年第三產業總產值210萬元,較1991年增長3倍。
臥鋪鄉到2000年底農村經濟總收入2.3億元,比1999年增長13%,鄉辦企業實現銷售收入8900萬元,實現利稅1143萬元,分別比1999年增長16%和20%,農民人均所得3745元,比1999年增長2%。 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農民收入持續增長。1996年以來,該鄉努力探索鹽鹼地綜合開發的新路子,形成了糧、棉、菜、牧、漁多元化支柱產業。(1)發展無土栽培蔬菜大棚。該鄉從1999年開始試驗“鹽鹼地大棚蔬菜無土栽培”,並獲成功,2000年大面積推廣,發展高溫大棚597個,其中無土栽培大棚336個,年純收入600萬元,人均增收300元。2000年12月,全國無土栽培新聞發布會在該鄉召開。同時,為搞好系列化配套服務,2000年投資30萬元在劉旺村建蔬菜批發市場1處。到2000年底,前來參觀學習的團體或個人達6000人次。(2)發展河蟹養殖。1999年該鄉利用北部油區荒棄地,投資30萬元,建起200畝的河蟹養殖示範基地。2000年進一步推廣,開發1萬多畝蟹池,淨養水面達到6000畝,畝純收入2000元,全鄉人均增收300元。(3)發展優質抗蟲棉。2000年全鄉3.5萬畝抗蟲棉獲歷史最好收成,畝產皮棉54公斤,總產1886噸,人均增收200元。(4)發展畜牧業,2000年建飼養小區55個,牲畜存欄量達到8000多隻(頭),畜牧業總產值達200萬元。(5)發展糧食生產。主要糧食作物為小麥、玉米、穀子、高粱,其中小麥2.3萬畝,總產6233噸;玉米6000畝,總產1496噸;穀子1450畝,總產333噸;高粱620畝,總產147噸。

地圖信息

地址:濰坊市壽光市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