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戎是國產龜里的獨立品種是烏龜(中華草龜)與(黃喉水龜)的雜交個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臘戎
- 拉丁學名: Betta macrostoma
- 界:動物界
- 種:臘戎
臘戎龜簡介,養龜池的建設,人工繁殖技術,概述,自然孵化,人工孵化,烏龜飼養管理,敵害,病害防治,
臘戎龜簡介
其養殖方法可參考草龜中文百科.
它是用肺呼吸,體表又有角質發達的甲片,能減少水分蒸發。性成熟的烏龜將卵產在陸上,不需要經過完全水生的階段。
2.食物的廣泛性 它屬雜食性動物,在自然界中,動物性飼料主要為入蠕蟲、小魚、蝦、螺螄、蚌、蜆蛤、蚯蚓以及動物屍體及內臟、熱豬血等;植物性飼料主要為植物莖葉、瓜果皮、麥麩等。特別是多年的野生龜,因從小魚、小蝦等通過食物鏈攝取了一種叫Astaxanthin簡稱ASTA的物質,其更是有很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 3.明顯的階段性 一是攝食階段。4月下旬開始攝食(水溫十五度開始攝食,十八度以上正常攝食),約占其烏龜體重的2—3%;6—8月攝食量旺盛,約占5—6%;10月攝食量下降,約占1—2%。二是休眠階段。烏龜是變溫動物,其體溫隨著外界溫度而變化。從11月到翌年4月,氣溫在10度以下時,烏龜潛入池底淤泥中或靜臥於覆蓋有稻草的鬆土中冬眠;5 月到10月,當氣溫高於35度,烏龜食慾開始減退,進入夏眠階段(短時間的午休)。這一階段烏龜忙於發情交配、繁殖、攝食、積累營養,尋求越冬場所。 4.群居性 它喜集群穴居,有時因群居過多,背甲磨光滑、四肢磨破皮了仍不分散。 5.烏龜脫殼 烏龜脫殼(The turtle peels off the shell ;Turtle Shelling)是自然界中極為罕見的現象,可能也是生物的一種異常現象。
蛇和蟬脫殼是動物生長的自然規律,但烏龜接二連三的脫殼,還真是有點奇怪。在飼養條件下,烏龜完全可以排除病菌感染或是接觸污染的水源、食用被污染的、有毒的食物等情況。 2008年4月20日,江西省餘干縣齊國英老人家中養的黃喉水龜已經連續4年脫去了背部的“硬甲”。當人民網記者趕到齊國英老人的家中,老人正在擺弄這隻黃喉水龜,把一塊塊現已脫下的背殼擺成烏龜形,並對這隻黃喉水龜新長出的外殼進行了逐一的編號,以作留念。
養龜池的建設
應選擇避風、向陽、灌水方便之處養龜池。(1)土地。一般水深1—1.5米,池底坡度為1:2或1:3要設進、出水口。池內用約占池面積1/3的地方放養浮萍、水花生或水葫蘆遮蔭,池周圍砌0.5—1米高的牆,牆基入土30厘米,防龜外逃。牆內留長1.5米、寬1米左右的空地(面積大可留幾個);或池中留一個約占總面積5%左右的小島,在空地河小島上堆積適量砂供烏龜產卵。(2)水泥地。池深1.3—1.5米,水深0.5—0.8米,泥土20厘米,池內要有排灌方便的進出水口,池中設小島,島上長雜草,草叢中放砂堆。成龜池放養密度一般每平方米5—7隻,最多不超過10隻。
人工繁殖技術
概述
首先要選好種。最好選250克以上的親龜,因為這種龜性腺發育已經成熟,卵巢呈澄黃色,略帶灰色,可以交配交卵。選用人工繁殖的種龜,產卵次數多,也易馴化。 雌性成龜不論交配成功與否都要產卵。產卵期各地有所不同,平原水域地帶一般五月底開始產卵,七,八月時產卵的高峰期,九月產卵結束。雌龜一年可產三、四批,每批一穴,每穴3—7個。在人工飼養的條件下,烏龜往往有集群產卵的習性,有時能有幾隻雌龜在同一穴中產卵幾十枚。 烏龜卵的孵化有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兩種。
自然孵化
自然孵化也有兩種方法,其一:在親龜池向陽的牆腳下挖20—40厘米寬,20厘米深(長度不限)的砂坑,然後用黃砂將坑填平,將龜卵按1厘米的距離,排在砂土裡,保持一定的濕度,由太陽照曬增溫,50—60天時間即出稚龜。其二:在親龜池周圍堆若干個小砂堆,讓成熟的種龜夜間爬上岸,在砂堆處挖穴產卵,任其自然孵化,大約50—70天即出幼龜。
人工孵化
將採回龜卵放在高25厘米(長度不限,寬度因地制宜)的木箱中,箱底鑽若干個小孔,底鋪15—20厘米厚(或者高)的砂,將龜排在砂中,再向卵上撒放2厘米左右厚的細紗,砂上蓋濕毛巾,保持室內溫度27—32度,濕度80%。空氣乾燥的晴天,每天向砂上灑水1—2次,空氣濕度較大,可減少灑水次數。箱上蓋好濕布,在稚龜出殼時,可防稚龜逃跑,防敵害侵襲,防蚊蟲叮咬,這樣50—60天稚龜出殼,出龜率達90%以上。
烏龜飼養管理
出殼後的稚龜很嬌嫩,應單獨飼養和精心管理。一般採用另砌一隻水泥池,池內陸地占三分之一,水占三分之二,同時,適當投餵熟蛋白、蛋黃、熟麵條、米飯、碎魚、蝦等精細飼料。一般當年稚龜最好和成龜分開越冬。稚龜越冬的方法大都採取室內放小木盤一隻,盤中放20-30厘米厚的砂,將稚龜放入砂中,再在稚龜身上撒0.5厘米厚的細沙,上面用紗布遮蓋,適量噴些溫水,就能安全越冬。 成龜食性廣,小魚、小蝦、螺螄、蚌肉、蔬菜、稻麥等都能吃,尤其喜愛泥鰍。一般當水溫上升到15度以上開始吃食。6—9月是盛食期,11月開始食量下降。當水溫下降到15度以下進入冬眠。春秋兩季氣溫較低,餵食時間放在上午8—9時,盛夏期間,烏龜早晚活動,投餌應在下午4—5時。烏龜吃食時在水中吞咽。烏龜的吞餌量時約為體重的4%左右,隔日投喂,餵後要及時清理殘食,防止污染造成傷害。要勤換水保持水質新鮮。烏龜的生長與餵食質量有關,一般常餵動物性餌料,每月可增重量50克左右。 烏龜的敵害主要是蛇、水鼠、黃鼠狼、野貓等。夏季烏龜常在夜間活動而水鼠、黃鼠狼也夜間出入,烏龜雖有硬殼保護,但仍容易被敵害咬傷而至死亡。另外,在龜卵腐敗變質時,往往招引大量螞蟻危及卵和稚龜,對龜的飼養大為不利。因此必須注意清除這些敵害,使養殖的烏龜得到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以利於烏龜的繁殖和生長。
(1)稚龜的管理
剛出殼的稚龜,抗病力不強,為了提高其抗疾病能力,可用10%生理鹽水或用1ppm的高錳鉀水消毒,草龜稚龜
消毒期間不餵食,3天后可餵熟蛋黃、蛋白,也可餵些熟畜、禽血,7天后移進暫養池。暫養池一般為5—10平方米的長方形水泥池,其中水面占2/3,放養前需用10%生石灰消毒,放養密度100隻/米平方米左右。放養後第4天開始投食,食台可用木板或竹筏漂在水上,食台一般占總面積的1/10左右。投餵的飼料一般要精細,如熟禽蛋、麵條、米飯、豆渣、碎魚蝦肉等。當年出殼的稚龜越冬時可移到室內,室內放一隻木盤,盤內背上均勻地灑0.5厘米厚的細沙,沙用紗布遮蓋,適量噴些溫水就能安全越冬。
(2)成龜的養殖
龜池一般為土池,水深1—1.5米,池堤坡度1:3,池內設進出水口,放部分水浮萍或水花生遮蔭,四周砌0.5米高的圍牆,牆內留1*1.5米的小島,島上放砂供龜產卵;若是水泥池,池深1—1.5米,水深0.8米左右,放泥20厘米,池內設進出口,池中留1*1.5的小島,島上四周長草,中間放砂供龜棲息產卵。土地、水泥池的放養密度均不宜太大,一般10隻/米(平方米)左右。 烏龜的食性較廣,小魚、蝦、螺螄、蚌肉、蔬菜、稻麥等都能吃,一般當水溫上升到15度以上開始攝食,6—9月是盛食期,11月開始食量下降,當水溫降到5度以下時進入冬眠。春秋兩季氣溫較低,餵食時間最好在上午8—9時,盛夏期間烏龜早晚活動,投食時間應在下午4—5時,日投餌量約占體重的4—5%。盛食期烏龜每月的體重可增長50—70克左右。 烏龜生活的水體要清新,水的透明度要在30厘米左右。龜是變溫動物,水溫變化會直接影響龜體溫度的變化,因此,池水水深要隨季節而增減。春季溫度較低,水要淺,一般0.5米左右;夏季溫度高,水要深,秋季水溫逐漸下降,水又要淺;冬季水位要穩定,因為龜的體溫隨氣溫、水溫的升降而變化,如果氣溫劇烈下降,水位時高時低,龜只能用自身積累的營養物質來調節體溫,當體內營養物質消耗盡時,就會死亡。
敵害
烏龜的主要敵害是蛇、黃鼠狼、水鼠、野貓等。烏龜雖有堅硬的外殼保護,但頭尾和四肢在夏天夜間活動時易被敵害侵襲受傷直至死亡。
病害防治
人工孵化時因少數腐敗變質龜卵常招來大批螞蟻,危害龜卵和稚龜,對龜的飼養大為不利,因此,必須注意清除這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