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芩四君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葉氏女科》卷二。具有益氣清熱,養血安胎之功效。主治婦人胎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膠芩四君湯
- 出處:《葉氏女科》卷二
- 功用:益氣清熱,養血安胎
- 主治:婦人胎動
膠芩四君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葉氏女科》卷二。具有益氣清熱,養血安胎之功效。主治婦人胎動。
膠芩四君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葉氏女科》卷二。具有益氣清熱,養血安胎之功效。主治婦人胎動。組成人參、白朮(蜜炙)、茯苓、甘草(炙)、阿膠(炒珠)、黃芩(酒炒)各一錢(3g),生薑三片,大棗二枚。用法用量水煎服。功用益氣清...
膠芩四君湯 膠芩四君湯是由人參、白朮、甘草、茯苓 阿膠 生薑 大棗等熬制的湯藥, 主治婦人胎動。用法用量 本方原名膠艾四君湯,與組成不符,據《竹林女科》改。【摘錄】《葉氏女科》卷二
4、《古方選注》:芩、連,瀉心也;阿膠、雞子黃,養陰也;各舉一味以名其湯者,當相須為用也。少陰病煩,是君火熱化為陰煩,非陽煩也,芩、連之所不能治,當與阿膠、雞子黃交合心腎,以除少陰之熱。雞子黃色赤,入通於心,補離中之氣;阿膠色黑,入通於腎,補坎中之精。第四者沉陰滑利,恐不能...
四逆散 黃連湯 黃芩湯 逍遙散 藿香正氣散 六和湯 清脾飲 痛瀉要方 何人飲 奔豚湯 達原飲 蒿芩清膽湯 六、表里之劑 大柴胡湯 防風通聖散 五積散 三黃石膏湯 葛根黃芩黃連湯 參蘇飲 茵陳丸 大羌活湯 七、消補之劑 平胃散 保和丸 健脾丸 參苓白朮散 枳實消痞丸 鱉甲飲子 葛花解酲湯 八、理氣之...
增液承氣湯 小柴胡湯 蒿芩清膽湯 小柴胡湯、蒿芩清膽湯比較表 四逆散 逍遙散 痛瀉要方 半夏瀉心湯 半夏瀉心湯、生薑瀉心湯、甘草瀉心湯、黃 連湯比較表 白虎湯 竹葉石膏湯 清營湯 犀角地黃湯 黃連解毒湯 涼隔散 普濟消毒飲 清瘟敗毒飲 導赤散 龍膽瀉肝湯 左金丸 瀉白散 清胃散 瀉黃散 玉女煎 ...
1.小柴胡湯 2.四逆散 3.黃連湯 4.進退黃連湯 5.黃芩湯 附 黃芩加生薑半夏湯 芍藥甘草湯 6.逍遙散 附 加味逍遙散 7.藿香正氣散 8.六合湯 9.清脾飲 10.何人飲 附 追瘧飲 休瘧飲 四獸飲 木 賤煎 11.奔豚湯 12.痛瀉要方 13.達原飲 14.篙芩清膽湯 附 碧玉散 六、表里劑 1.大柴胡湯 ...
新加黃龍湯―黃龍湯 增液承氣湯―增液湯 三、和解法 小柴胡湯―大柴胡湯 小柴胡湯―蒿芩清膽湯 四逆散―逍遙散 半夏瀉心湯―生薑瀉心湯―甘草瀉心湯 四、清熱法 白虎湯―竹葉石膏湯 清營湯―犀角地黃湯 導赤散―八正散 瀉白散―麻杏甘石湯 清胃散―玉女煎 芍藥湯―白頭翁湯 青蒿鱉甲湯―竹葉石膏湯...
大柴胡湯140 葛根黃芩黃連湯142 三黃石膏湯143 防風通聖散144 五積散146 大羌活湯148 參蘇149 茵陳丸151 第七章 消補之劑 保和丸154 健脾丸156 參芩白朮湯157 平胃散159 枳實消痞丸161 鱉甲飲子162 葛花解酲湯163 第八章 理氣之劑 補中益氣湯166 越鞠丸168 四七湯169 烏藥順氣湯171 蘇子降氣湯172 ...
舌黯紅,苔黃膩而乾,脈弦細而代,證屬喘證(虛實交錯,本虛標實)。治以宣肺平喘,理氣化痰,補虛納氣。用銀芩瀉白散加減。共服八劑後,喘證稍減,痰易咯出,能起床步行至廁所解二便,亦不須停頓休息。此時痰濁阻塞肺絡的症狀緩解,而上氣不接下氣等腎不納氣的症狀突出,乃即轉用金水六君煎加減以...
上銼碎,用水三升,熬至半升,去滓,入前杏仁等四味,再熬成膏,每服一匕,含化。一方有款冬、知母。一方有生地汁、紫蘇子。節齋化痰丸 治郁痰、老痰、膠固稠粘,難於咯唾。天門冬 片芩(酒炒) 栝蔞仁 橘紅 海石粉(各一兩半) 香附(鹽水炒) 芒硝桔梗連翹(各五錢) 青黛(二錢)上為末,煉...
處方:煨葛根3克,姜竹茹9克,九孔石決明(先煎)30克,連皮苓12克,鮮佩蘭(後下)、鮮藿香(後下)、枯子芩各4.5克,紫貝齒30克,建瀉片9克,龍膽草2.1克,絲瓜絡9克,川軍炭(後下)4.5克,香豆豉12克,白蒺藜9克,羚羊角尖O.3克,研末分兩次沖服。九月七日四診時,頭痛減而大便亦通,...
葛根芩連湯 黃芩湯 白頭翁湯 葦莖湯 清腸飲 大黃牡丹湯 青蒿鱉甲湯 秦艽鱉甲散 當歸六黃湯 五治暑劑 清絡飲 香薷散 六一散 清暑益氣湯 六溫里劑 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 吳茱萸湯 小建中湯 大建中湯 四逆湯 參附湯 回陽救急湯 黑錫丹 當歸四逆湯 陽和湯 黃芪桂枝五物湯 烏頭湯 七、補益劑 四君子湯 ...
一、四逆湯 二、回陽救急湯 三、黑錫丹 第三節 溫經散寒 當歸四逆湯 第七章 表里雙解劑 第一節 解表攻里 一、大柴胡湯 二、厚朴七物湯 三、防風通聖散 第二節 解表清里 葛根芩連湯 第三節 解表溫里 一、五積散 二、柴胡桂枝幹薑湯 第八章 補益劑 第一節 補氣 一、四君子湯 二、參苓白朮散 ...
龍膽瀉肝湯 葦莖湯 清胃散 葛根芩連湯 芍藥湯 白頭翁湯 玉女煎 左金丸 清虛熱 清熱劑 青蒿鱉甲湯 清骨散 當歸六黃湯 溫中祛寒 溫里劑 理中丸 小建中湯 吳茱萸湯 回陽救逆 溫里劑 四逆湯 溫經散寒 溫里劑 當歸四逆湯 補氣 補益劑 四君子湯 玉屏風散 參苓白朮散 補中益氣湯 生脈散 補血 補益劑 ...
5.吳茱萸湯(《證治準繩》)6.桂香琥珀散(錢伯煊自訂方)7.香桂散(《醫宗金鑒》)附:8.延胡索散(《婦人良方》)9.香桂散(《濟生方》)10.桂枝桃仁湯(《婦人大全良方》)清經 11.犀角地黃湯(《千金要方》)12.玉燭散(《醫宗金鑒》)13.三和湯(《沈氏尊生書》)14.芩連四物湯(《醫宗金...
大黃牡丹湯(附:闌尾化瘀湯、闌尾清化湯)第二節 溫下 大黃附子湯 溫脾湯 第三節 潤下 麻子仁丸(附:五仁丸、潤腸丸)第四節 攻補兼施 黃龍湯(附:新加黃龍湯、增液承氣湯)第五節 逐水 十棗湯(附:控涎丹)第八章 和解劑 第一節 和解少陽 小柴胡湯(附:柴胡桂枝湯)蒿芩清膽湯 第二節 調和...
舊根中空而枯者名片芩,又名枯芩。新根內實者名子芩,又名條芩。龍骨、山茱萸為之使。畏丹砂、牡丹、藜蘆。惡蔥。苦,寒。入手太陰、少陽、陽明經氣分。瀉三焦實火,祛肌表邪熱,利氣鬱,消膈痰,解喉腥,化斑疹,治瘡瘍,通腸閉,止熱痛,涼血安胎。得黃 、白蘞、赤小豆,治鼠 。得濃朴、川連,止...
加減藏蕤湯 第二章 瀉下劑 第一節 寒下劑 大承氣湯 大黃牡丹湯 大陷胸湯 涼膈散 第二節 溫下劑 大黃附子湯 溫脾湯 第三節 潤下劑 麻子仁丸 濟川煎 第四節 逐水劑 十棗湯 第五節 攻補兼施劑 黃龍湯 增液承氣湯 第三章 和解劑 第一節 和解少陽劑 小柴胡湯 蒿芩清膽湯 第二節 調和肝脾劑 ...
黃連解毒湯(《外台秘要》引崔氏)清瘟敗毒飲(《疫疹一得》)普濟消毒飲(《東垣試效方》)仙方活命飲(《校注婦人良方》)五味消毒飲(《醫宗金鑒》)四妙勇安湯(《驗方新編》)蒿芩清膽湯(《重訂通俗傷寒論》)黛蛤散(《衛生寶鑑》)第二節 清化濕熱劑 茵陳蒿湯(《傷寒論》)二妙散(《丹溪心法》)三仁湯...
第四節 清臟腑熱劑 導赤散 龍膽瀉肝湯 左金丸 瀉白散 葦莖湯 瀉黃散 清胃散 玉女煎 芍藥湯 白頭翁湯 第五節 清熱祛暑劑 六一散 清暑益氣湯 第六節 清虛熱劑 青蒿鱉甲湯 清骨散 當歸六黃湯 本章小結 本章題解 參考答案 第四章 治療臟腑失和的和解劑 第一節 和解少陽劑 小柴胡湯 蒿芩清膽湯 第...
小青龍湯 桑菊飲 銀翹散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柴葛解肌湯 升麻葛根湯 敗毒散 再造散 加減葳蕤湯 蔥白七味飲 第二章瀉下劑 大承氣湯 大陷胸湯 大黃附子湯 溫脾湯 三物備急丸 麻子仁丸 五仁丸 濟川煎 十棗湯 舟車丸 黃龍湯 增液承氣湯 第三章和解劑 小柴胡湯 蒿芩清膽湯 達原飲 四逆散 逍遙散 當歸...
麻黃湯 桂枝湯 葛根湯 人參敗毒散 桑菊飲 銀翹散 小柴胡湯 越鞠丸 逍遙散 藿香正氣散 痛瀉要方 葛根黃芩黃連湯 防風通聖散 蒿芩清膽湯 五積散 參蘇飲 四逆散 柴胡疏肝散 第三講 祛風、祛寒、祛濕的方劑 風引湯 天麻丸 鎮肝熄風湯 地黃飲子 消風散 牽正散 桂枝芍藥知母湯 獨活寄生湯 三痹湯 清震湯...
枳實消痞湯 茵陳五苓散 大承氣湯 增液承氣湯 新加黃龍湯 麻子仁丸 濟川煎 大陷胸湯 十棗湯 和解劑 小柴胡湯 茵陳蒿湯 柴胡桂枝幹薑湯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柴胡桂枝湯 蒿芩清膽湯 柴胡達原飲 逍遙散 痛瀉要方 半夏瀉心湯 達原飲 清熱劑 清心蓮子飲 六神丸 大柴胡湯 天麻鉤藤飲 四妙勇安湯 白虎加人參湯...
大活絡丹五十味,四君(子湯)四物(湯)為首務。羌(活)防(風)辛(細辛)葛(根)桂(官桂)麻黃 蔻(白蔻)青(皮)烏 (藥)麝(香)犀(角)芩,靈仙 松脂足 神虛養真(丹)治癱瘓,四物(湯)天麻羌活纘。除麻(天麻)加防(風)名補肝(丸),便難眩 暈風 桃仁紅花四物湯,髒血便秘瘀血...
麻黃細辛附子湯 第三章 瀉下劑 第一節 寒下方劑 大承氣湯 大黃牡丹湯 大陷胸湯 第二節 溫下方劑 大黃附子湯 溫脾湯 第三節 潤下方劑 麻子仁丸(脾約丸)濟川煎 第四節 逐水方劑 十棗湯 第五節 攻補兼施方劑 黃龍湯 第四章 和解劑 第一節 和解少陽 小柴胡湯 大柴胡湯 蒿芩清膽湯 達原飲 第二節...
33.龍膽清肝湯(冉雪峰)34.龍膽瀉肝湯(吳謙)35.昇陽散火湯(李東垣)36.燮理湯(張錫純)37.神效紅白痢疾散(李 島三)38.導赤清心湯(時逸人)39.闌尾膿腫方(金如壽)40.闌尾化瘀湯 41.闌尾清解湯 42.加味葛根芩連湯(趙錫武)43.四妙勇安湯(鮑相鰲)44.顧步湯(鄒岳)45.脫敏消癜湯(冉...
在解釋黃連阿膠湯時,柯韻伯對組成該湯的黃連、阿膠、黃鈴、芍藥、雞子黃做了如下解釋:“雞感巽化,得遲之母氣者也。共稟南方火色,率芍藥之酸,入心而斂神明,。引芩連之苦,入心而清壯火。驢皮被北方水色,入通於腎,濟水性急趨下,內合於心,與之相溶而成膠,是火位之下,陰精承之。凡位以內為陰...
麻黃細辛附子湯 013 第二章 瀉下劑 015 節 寒下劑 016 大承氣湯 016 第二節 溫下劑 017 大黃附子湯 017 第三節 潤下劑 018 麻子仁丸 018 濟川煎 019 第四節 攻補兼施劑 020 增液承氣湯 020 第三章 和解劑 021 節 和解少陽劑 022 小柴胡湯 022 蒿芩清膽湯 023 達原...
海螵蛸20克,田七5克,珍珠層粉(沖)1.5克,甘草5克。 用法 每日1劑,水煎,午飯後1小時服1次,晚睡前服次。 功效 清熱和胃,祛瘀生肌,理氣止痛。 加減 脾虛明顯者,加香砂六君湯;肝鬱明顯者,加四逆散;大便隱血(+++)~(++++)者,加雲南白藥膠囊,每次粒,每日3次,大便隱血陰性後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