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膠片上的時光:世界百部電影鑑賞》
- 別名:沒有
- 作者:高山,任艷
- 出版時間:2011年07月
- 出版社:遼寧大學出版社
- 頁數:402 頁
- ISBN:9787561064405
- 類別:影評、影視賞析
- 定價:48 元
- 開本:785*588
- 裝幀:精裝
- 版次:1
- 印刷時間 :2011年8月
- 幅面尺寸:170mm×260mm
- 字數 :550千字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作者選擇了世界電影一百年來具有代表意義的100部影片,進行評析,其目的在於通過對這些具有經典意義的代表性作品的細讀和分析,使讀者對電影的發展過程、社會意義、美學特徵、技術特性以及行銷方式等有個大致的了解。從各個角度為讀者建立起一個全方位、立體的電影概念。本書採取按年代順序排列影片的編法,便於讀者從史學角度來考察電影的發展脈絡。具體內容:劇情介紹、影片賞析、導演介紹,忠於原作,公正、客觀的寫作方式,為讀者建立起對電影的初步認識。
圖書目錄
01電影成為一門藝術:
《一個國家的誕生》(1915年,美國)
02電影表現形式的探索:
《卡里加里博士》(1920年,德國)
03寫實主義電影美學:
《北方的納努克》(1922年,美國)
04蒙太奇理論的創立:
《戰艦波將金號》(1925年,前蘇聯)
05美國無聲片的黃金時代:
《淘金記》(1925年,美國)
06記錄生活:
《持攝影機的人》(1929年,前蘇聯)
07中國的民族電影工業:
《神女》(1934年,中國)
08蘇聯電影兩個時期的分界線
《夏伯陽》(1934年,前蘇聯)
09電影為政治服務:
《意志的勝利》(1935年,德國)
10讓電影接近生活:
《遊戲規則》(1939年,法國)
11好萊塢的類型電影:
《關山飛渡》(1939年,美國)
12電影的工業化生產模式:
《亂世佳人》(1939年,美國)
13世界動畫電影的豐碑:
《幻想曲》(1940年,美國)
14向現代電影邁向:
《公民凱恩》(1941年,美國)
15商業電影的準則:
《卡薩布蘭卡》(1942年,美國)
16一段不應被忽略的歷史:
《迎春花》(1942年,中國)
17“反戲劇”的電影美學:
《羅馬,不設防城市》(1945年,義大利)
18中國戰後進步電影:
《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年,中國)
19真實地反映生活:
《偷腳踏車的人》(1948年,義大利)
20遲來的榮譽:
《小城之春》(1948年,中國)
21西方對亞洲電影認識的開始:
《羅生門》(1950年,日本)
22布萊松的電影學:
《鄉村牧師日記》(1951年,法國)
23歌舞片時代的到來:
《雨中曲》(1952年,美國)
24日本的民族電影:
《東京物語》(1953年,日本)
25日本的藝道:
《雨月物語》(1953年,日本)
26日本抒情派電影:
《二十四隻眼睛》(1954年,日本)
27“希區柯克”懸疑驚悚電影的代名詞:
《後窗》(1954年,美國)
28印度新電影:
《大路之歌》(1955年,印度)
29現實主義與意識流:
《野草莓》(1957年,瑞典)
30蘇聯詩電影:
《雁南飛》(1957年,前蘇聯)
31一種新的觀察方式:
《四百下》(1959年,法國)
32“頭腦中的現實”和“眼前的現實”:
《廣島之戀》(1959年,法國)
33新中國電影十七年:
《林家鋪子》(1959年,中國)
34電影形式的革命:
《精疲力盡》(1960年,法國)
35對電影體制的抗爭:
《裸島》(1960年,日本)
36日本電影新浪潮:
《青春殘酷物語》(1960年,日本)
37新舊電影觀念大撞擊:
《奇遇》(1960年,義大利)
38真實電影:
《夏日紀事》(1961年,法國)
39英國電影的驕傲:
《阿拉伯的勞倫斯》(1962年,英國)
40內心活動視覺化:
《八部半》(1962年,義大利)
41思想文化高度統一的時代:
《紅色娘子軍》(1964年,中國)
42新德國電影運動:
《告別昨天》(1966年,德國)
43布拉格之春:
《嚴密監視的列車》(1966年,前捷克斯洛伐克)
44雕刻時光:
《安德烈?魯勃廖夫》(1967年,前蘇聯)
45真實與夢幻:
《白晝美人》(1967年,西班牙)
46美國影片分級制度:
《邦妮和克萊德》(1967年,美國)
47人類文明深層次的思考:
《2001:太空遨遊》(1968年,英國)
48向舊體制宣戰:
《假如……》(1968年,美國)
49將事件真相公諸銀幕:
《Z》(1969年,法國)
50義大利式的西部片:
《西部往事》(1969年,義大利)
51中國的類型電影:
《俠女》(1971年,中國台灣)
52他人是地獄:
《巴黎的最後探戈》(1972年,義大利)
53對社會邊緣人物的研究:
《卡斯帕卡?豪澤爾之謎》(1974年,德國)
54失去“上帝”的國度:
《薩羅或索多瑪120天》(1975年,義大利)
55“美國精神”的質疑:
《出租汽車司機》(1967年,美國)
56為社會健康擔憂:
《大理石人》(1976年,波蘭)
57好萊塢後工業時代的新神話:
《星球大戰》(1977年,美國)
58“靈”與“肉”的分離:
《瑪麗婭?布勞恩的婚姻》(1979年,德國)
59為觀眾拍片: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1979年,前蘇聯)
60成人世界的虛偽與醜陋:
《鐵皮鼓》(1979年,德國)
61失去標準的價值評判:
《現代啟示錄》(1979年,美國)
62對“文革”的反思:
《天雲山傳奇》(1980年,中國)
63丟掉戲劇的拐杖:
《城南舊事》(1982年,中國)
64優雅的法國傳統:
《沙灘上的寶琳》(1982年,法國)
65人類生存的自然法則:
《楢山節考》(1983年,日本)
66存在於好萊塢之外的美國的獨立電影:
《天堂陌影》(1983年,美國)
67探索中華民族文化的歷史:
《黃土地》(1984年,中國)
68美國的一個縮影:
《德克薩斯的巴黎》(1984年,德國)
69“第三電影”戰鬥的武器:
《探戈,加德爾的放逐》(1985年,阿根廷)
70電影技術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誰陷害了兔子羅傑》(1988年,美國)
71對傳統道德規範提出質疑:
《再見,孩子們》(1988年,法國)
72在漂泊中走向成熟:
《霧中風景》(1988年,希臘)
73西班牙的電影國寶;
《神經瀕臨崩潰的女人》(1988年,西班牙)
74一首閩南語老歌:
《悲情城市》(1989年,中國台灣)
75極簡主義電影美學:
《火柴廠女工》(1990年,芬蘭)
76現代都市人心的迷失: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1年,中國台灣)
77塑造英雄:
《辛德勒的名單》(1993年,美國)
78自由、平等、博愛
《藍》(1993年,波蘭)
79女性的覺醒:
《鋼琴課》(1933年,澳大利亞)
80挑戰好萊塢:
《萊昂》(1994年,法國)
81俄羅斯電影復興的希望:
《烈日灼人》(1994年,俄羅斯)
82高度抽象後的事實:
《重慶森林》(1994,中國香港)
83電影是個奇蹟:
《地下》(1995年,塞爾維亞)
84日本電影的復甦:
《情書》(1995年,日本)
85以真誠的方式接近社會:
《三輪車夫》(1995年,越南)
86社會現實的“問題電影”:
《猜火車》(1996年,英國)
87死亡的哲學:
《花火》(1997年,日本)
88身份的認同:
《小武》(1997年,中國)
89“自由”的虛偽面具:
《櫻桃的滋味》(1997年,伊朗)
90伊朗的兒童電影:
《天堂的孩子》(1997年,伊朗)
91義大利電影的新希望:
《美麗人生》(1997年,義大利)
92對傳統敘事的反叛:
《羅拉快跑》(1998年,德國)
93放逐與找尋自我:
《中央車站》(1998年,巴西)
94韓國電影的崛起:
《生死諜變》(1999年,韓國)
95我的家鄉西西里:
《瑪蓮娜》(2000年,義大利)
96電影回歸本體:
《黑暗中的舞者》(2000年,丹麥)
97印度有個“寶萊塢”:
《季風婚宴》(2001年,印度)
98日本的動畫電影:
《千與千尋》(2001年,日本)
99生活在恐懼中:
《鋼琴家》(2002年,法國)
100真正的非洲電影:
《穆拉戴》(2004年,塞內加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