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新石器文化

膠東新石器文化,對膠東地區新石器文化的統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膠東新石器文化
  • 地理位置:山東省
相關介紹,地理位置,相關歷史,

相關介紹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前,半島地區的新石器文化鮮為人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至21世紀,已發現了數以百計的新石器文化遺址。隨著調查、發掘和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半島地區新石器文化的序列和文化面貌已漸漸明朗化。
目前有人把半島地區新石器文化分為四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稱為“邱家莊類型”,以白石村和邱家莊遺址為代表;
第二階段,稱為“北莊類型”,以“北莊二期”和“揚家圈一期”為代表;
第三階段,即龍山文化,以“揚家圈二期”、紫荊山上層為代表;
第四階段,即岳石文化,以東嶽石和照格莊遺址為代表。
也有人把膠東新石器文化分為四大時期,即:白石村、邱家莊、北莊和龍山文化時期,而把岳石文化排除在新石器文化之外。,考古界對膠東新石器文化的認識還不一致。一種意見認為該地區新石器文化始終具有自身的發展系統和文化特徵,膠東地區自始至終是一個獨立發展自成體系的古代文化區。另一種意見認為該地區的新石器文化自有淵源和發展譜系,但後來與山東內陸逐漸融合為大汶口——龍山文化體系。第三種意見則認為膠東半島的新石器文化與泰山周圍的新石器文化屬於同一個大文化體系,即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體系。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的工作。

地理位置

 膠東半島是指山東膠萊河以東的半島地區。在地質學上被稱為膠東古陸,三面環海,一面與內陸——膠萊平原接壤。

相關歷史

 解放前,僅有日本人駒井和愛與神尾正明在黃縣龍口和青島興亞路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貝丘遺址。建國後的50年代初期,膠東半島的新石器文化遺存還是一些零星發現。主要的有即墨縣的李家宅頭龍山文化遺址(當時被稱為“黑陶文化”),嶗山縣漢河村、安樂村發現的石斧等。直到1956年末1957年初,山東省組織文物大普查時,半島地區新石器時代的遺址才有了較多的發現,主要有萊西縣的毛家埠遺址、北閣門和石院龍山文化遺址,萊陽市的於家店遺址,棲霞縣的楊家圈遺址,蓬萊縣的紫荊山遺址、邱家莊遺址等。當時由於資料和工作的限制,對半島新石器文化的遺存還沒有系統的認識,僅能將龍山文化遺存區分出來。對早於龍山文化和晚於龍山文化的遺存還沒有充分的認識,如把晚於新石器時代的所謂“巨石文化”也列入距今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之中。這個時期,儘管人們對半島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發展脈絡還不那么清楚,但已經看到它與內陸文化的區別。劉敦願先生在《山東五蓮縣、即墨縣兩處龍山文化遺址》調查簡報中提出了北閣山龍山文化遺址與兩城鎮龍山文化遺址既相同又有區別的看法。
  60年代,為進一步了解半島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的面貌和特點,山東省文物管理處依據50年代文物普查的線索,於1961年夏重點對半島地區的紫荊山、邱家莊、南圍外、於家店、楊家圈、石羊、石院、三官廟8處遺址進行了調查。在調查的基礎上,第一次對半島地區的新石器文化進行了較系統的分析。認為於家店、楊家圈、石羊、石院、三官廟遺址屬山東龍山文化系統,紫荊山、邱家莊遺址尚難歸至其中。而且比較確切地指出了“紫荊山遺址本身可能有著兩種不同時期或不同性質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在地層堆積上應有著早晚關係,需要今後發掘對遺址的內涵、性質進一步地了解。”接著山東省博物館於1963年10月對紫荊山遺址進行了試掘。這次試掘面積雖然不大,但在膠東地區首次發現了龍山文化和早於龍山文化的地層疊壓關係。“使歷史學家了解到膠東半島地區兩種原始文化的相對年代。當典型龍山文化的人們生活在這裡之前,早已有使用彩陶的人們生息、繁殖在這塊肥沃的海濱土地上。”對這類遺存的命名,由“堡頭類型”改稱“大汶口文化”。雖然簡報中發表的下層文化的某些陶器,現在看來應包括邱家莊上層和北莊二期兩個階段的,但在當時對這兩種文化的劃分,可謂重大收穫。
  60年代另一個發掘地點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對平度東嶽遺址的發掘。該遺址文化層堆積比較單一,耕土層下即是岳石文化層。出土的遺物豐富且較單純,但當時未能將其與龍山文化區別開來,發掘者僅看到了它與龍山文化的區別,指出“具有獨特的風格”。
  這個時期,從報導的材料看,新發現的遺址不多,主要的有青島市郊的趙村、城陽、傅家埠等龍山文化遺址,早於龍山文化的遺址主要有棲霞縣的下漁稼溝遺址等。70年代,在1973年膠東地區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文物普查和複查工作,發現一批新的遺址。主要有榮成縣的河口遺址,蓬萊縣的大仲家遺址,煙臺市的白石村遺址,黃縣的唐家遺址等。通過這次普查和複查工作,對膠東半島早於龍山文化的新石器遺存有了新的認識。認為不能簡單地把它們歸為“堡頭類型”或“大汶口文化”,它與山東內陸的大汶口文化有著較大的區別,應重點做些工作。為解決這個問題,山東省博物館於1975年先後試掘了榮成河口遺址、煙臺白石村遺址。由於“文革”運動,沒有將這兩處遺址的發掘材料進行整理和研究,把非常重要的資料擱置起來。直到1978年夏,蘇秉琦先生來煙臺實地考察了有關遺址,提出探討“煙臺地區的文化起源、發展和商周古國”的兩大課題後,工作才有了較大的進展。1979年秋,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煙臺地區文管組聯合組織發掘了福山邱家莊遺址和牟平照格莊遺址。對邱家遺址的發掘,首次了解了半島地區早於龍山文化遺存的特徵,解決了其分期與年代問題。遺址上層與蓬萊紫荊山下層文化相當,年代經碳-14測定為距今5500年左右,下層的年代在距今5700年以前。對照格莊遺址的發掘較全面地掌握了半島岳石文化的特徵、年代問題,將它與龍山文化區分開來,提出“岳石文化”的命名。發掘結束後,又重點對榮成、乳山、棲霞、蓬萊縣的新石器時代遺址進行了全面的複查和調查工作。在對乳山縣小管村遺址調查試掘中,首次揭示了岳石文化壓在龍山文化之上的地層疊壓關係。
  80年代,半島新石器時代文化無論是在工作上還是在研究上都有了突破性的進展。通過1980年至1985年山東省的第二次文物大普查,新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就有100餘處,基本上摸清了半島地區新石器文化遺址的分布特點和範圍。1980年冬,煙臺地區文管會與北京大學考古專業又重點對海陽、萊陽、萊西、黃縣與長島縣的史前文化遺址進行了調查,首次將這幾個縣早於龍山文化的遺存分為邱家莊下層、邱家莊上層和大汶口文化三個階段。這次調查的重要發現是在長島縣大黑山島北莊遺址的南斷崖上,發現了較早的新石器時代房址3座,為以後正規發掘打下了基礎。另外,在大欽島北村遺址的調查試掘中,了解了早於龍山文化、龍山文化和相當於商周時期的珍珠門文化的地層疊壓關係,確定了其相對年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