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州茂腔

茂腔原名肘子鼓、肘股子,始為城鄉民間流傳的口語化、唱腔簡單的劇種。最初因在演唱中肘懸小鼓,一邊擊節拍一邊演唱,故得名“肘子鼓”;還有一種說法叫“肘股子”,表示演員演唱時邊歌邊舞、扭動臀部的情態。這種演唱形式約出現於清朝初期,至清末形成自己的基調,後經民間藝人張鳳山、劉順仙等幾代人的努力,逐步完善。

20世紀初期流傳到青島等附近的大城市。新中國成立後,當地政府對這種已經瀕臨消亡的民間戲曲進行了搶救,定名為“茂腔”,其唱腔音樂具有典型的北方音樂特點和鮮明的地方風格與鄉土氣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膠州茂腔
  • 原名:肘子鼓、肘股子
  • 發源地:山東膠州
  • 金光茂腔劇團:1950年2月、8月成立
  • 作品:《兜帽得亭》《花燈記》
  • 膠縣茂腔劇團:1958年青島金光茂腔劇團調到膠縣
劇種介紹,金光茂腔劇團,市場接受程度,

劇種介紹

山東膠州曾有民謠唱到:“茂腔一唱,餅子貼在鍋台上,鋤頭鋤到莊稼上,花針扎在指頭上。”這生動地描述了流傳在膠州一帶的地方劇種——茂腔的藝術魅力。

金光茂腔劇團

1950年2月、8月,青島市金光茂腔劇團和青島市光明茂腔劇團正式成立。1954年,由宿艷琴、曾金鳳、溫秀琴主演的茂腔小戲《兜帽得亭》,赴上海參加了華東戲曲匯演,榮獲最佳表演獎等多個獎項。演出後,劇團演員們與常香玉、蓋叫天、程硯秋等藝術家切磋藝術,汲取京劇的精華,對茂腔加以改進,對茂腔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1958年青島金光茂腔劇團調到膠縣,改名為膠縣茂腔劇團。後來命名為“青島市茂腔劇團”。

市場接受程度

1959年,李玉香等主演的茂腔戲《花燈記》赴京進中南海演出,黨和國家領導人觀看演出後給予了好評。之後,《人民日報》曾發表題為《膠東之花》的評論文章,稱讚膠州茂腔是登上藝術殿堂的一朵奇葩。
1985年5月,著名作家賀敬之來到膠州觀看了茂腔戲,興奮之餘揮毫題詞:“保持劇種特色,善於改革創新,不離人民懷抱,跟隨時代前進。”1986年,青島市茂腔劇團創作演出的大型古裝戲《弘文才女》和大型現代戲《金嫂子》,參加了首屆青島之夏藝術節和山東省第三屆戲劇月演出,榮獲最佳演出獎和最佳創作獎等多個獎項。
進入20世紀九十年代,茂腔和其他劇種一樣面臨著“人氣”不旺的問題。為此,膠州茂腔劇團組織人員,對茂腔的唱腔進行了改進和豐富,並適當加快了音樂旋律、節奏,使茂腔重新“茂盛”起來。茂腔優秀劇目《東京》、《西京》、《狀元與乞丐》等被中央電視台、中國唱片社等拍成戲曲藝術片或錄製成專輯、唱片、磁帶發行,深受茂腔聽眾喜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