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發生於中胚層的間充質,從胚胎第8周開始,間充質若先分布成膜狀,以後在膜的基礎上骨化,稱之為膜化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膜化骨
- 外文名:membrane bone
- 科室:骨科
綜述,局部解剖,解剖結構,臨床解剖及意義,
綜述
骨發生於中胚層的間充質,從胚胎第8周開始,間充質若先分布成膜狀,以後在膜的基礎上骨化,稱之為膜化骨。
此種成骨方式建於一些扁骨,比如顱骨等。在間充質膜內有些細胞分化為成骨細胞,產生骨膠原纖維和基質、基質中逐漸沉積鈣,構成骨質。開始化骨的部位稱為骨化點,由此向外做放射狀增生,形成海綿狀骨質。新生骨質周圍的間充質膜即成骨膜,骨膜下的成骨細胞不斷增生新骨,使骨不斷加厚,骨化點邊緣不斷產生新骨質,使骨不斷加寬。同時破骨細胞將已經形成骨質按計畫進行破壞和吸收,成骨細胞再將其改造和重建,如此不斷進行最終塑造成體骨的形態。(如顱蓋骨和面顱骨)
局部解剖
顱頂骨和面顱骨的發生屬於此型。胚胎時期膜性骨的一定部位的細胞,分化出成團的成骨細胞,成骨細胞產生膠原纖維和基質,基質內鈣鹽漸沉積,形成骨組織小島,叫做骨化中心。再由此中心向周圍生成幅射狀的骨梁,骨梁再生小梁並互相結合成網,網眼內充以胚性造血組織。膜性骨的表層部分形成骨膜,骨膜下還分化出一種破骨細胞,在成骨細胞不斷造骨的同時,破骨細胞破壞已建成的骨質並將之吸收,在這樣不斷造骨又不斷破壞骨的相反相成的矛盾運動中,骨不斷生長的同時被改建和重建,使骨達到成體的形態。顱骨一般均由幾個骨化點骨化然後癒合成一骨,其骨質的外層不斷生成,內層不斷破壞、吸收和改建,使顱腔的容積不斷擴大。
解剖結構
顱頂各骨隨年齡的增長,其發育有不同的結構特點:新生兒時期,矢狀縫的前後分別為膜狀的前囟和後囟,通過前囟的觸診即可得知顱內壓的情況,脫水時前囟下陷;通常在4歲以後,顱頂各骨逐漸分化出內板、外板及其間的板障,板障內有4組板障靜脈,開顱手術時,需要用骨蠟堵塞才能制止板障內的出血;成年後骨縫逐漸形成相互交錯的齒狀縫。
顱頂各骨的厚度不一致,隨部位、年齡、性別和個體而異。成人平均厚度為5mm,枕外隆凸處最厚,可達11~12mm,顳區最薄處只有1~2mm。手術進行鑽孔時,可事先通過X線或者CT測量,了解其厚度。
臨床解剖及意義
顱頂各骨隨年齡的增長,其發育有不同的結構特點:新生兒時期,矢狀縫的前後分別為膜狀的前囟和後囟,通過前囟的觸診即可得知顱內壓的情況,脫水時前囟下陷;通常在4歲以後,顱頂各骨逐漸分化出內板、外板及其間的板障,板障內有4組板障靜脈,開顱手術時,需要用骨蠟堵塞才能制止板障內的出血;成年後骨縫逐漸形成相互交錯的齒狀縫。
顱頂各骨的厚度不一致,隨部位、年齡、性別和個體而異。成人平均厚度為5mm,枕外隆凸處最厚,可達11~12mm,顳區最薄處只有1~2mm。手術進行鑽孔時,可事先通過X線或者CT測量,了解其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