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滋

膏滋

又稱煎膏劑,為我國習用的一類膏狀口服劑型。它以滋補為主,兼有緩慢的治療作用,且因含有蔗糖,蜂蜜而味美可口,為病者所樂用。如枇杷膏,益母草膏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膏滋
  • 又稱:煎膏劑
  • 功效:滋補為主,兼有緩慢的治療作用
  • 口味:味美可口
膏滋介紹,傳統膏滋製法,典型膏滋,膏滋的歷史記載,

膏滋介紹

膏者“澤”也,在《正韻》、《博雅》上解釋為“潤澤”。近代名醫秦伯未在《膏方大全》中指出:“膏方者,蓋煎熬藥汁成脂液,而所以營養五臟六腑之枯燥虛弱者也,故俗稱膏滋藥。”《素問》中有文武膏(桑葚膏)養血;李時珍《本草綱目》有參術膏益元氣;《景岳全書》中有兩儀膏(黨參、熟地)補氣血;《沈氏尊生》一書中龜鹿二仙膏(由龜板、鹿角、杞子、人參組成)益氣養血,填精補髓。  膏方已經有很悠久的歷史。早在長沙馬王堆西漢古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即有膏方套用的記載。《黃帝內經》中也有關於膏劑的製作和臨床套用的論述。在兩千年前,醫家已經用動物油脂、白酒等,塗在皮膚上,用以醫治疾病。
《後漢書方術傳》有著名外科醫學家華佗用神膏外敷的記載。東漢著名醫學家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載有不少膏方的製法與用途,《金匱﹒腹滿寒疝宿食病》中的大烏頭煎是膏方內服的最早記錄。及至晉代,《肘後百一方》有'莽草膏'及'裴氏五毒神膏'的記載。此時,膏方的運用,已由皮膚外敷,逐步發展到五官科外塞和內服並用以治療疾病。
唐、宋時代,對膏方的製作、使用方法,續有發展。醫家們把外敷藥膏稱為'膏',而將內服膏劑稱為'煎',如《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蘇子煎'、'杏仁煎'、'枸杞煎'等,不僅用於治病,並且開後世補需康復、養生抗衰老之先河。
金元時期,擴大了膏方治病的範圍。如治消渴(糖尿病)的'地黃膏'(《世醫得效方》),治咳嗽喘滿的'蛤蚧膏'等。
明代《御製飲膳調養指南》,制'瓊玉膏'、'天門冬膏'等,規定以'慢火熬成膏',並認為能'延年益壽,填精補髓,發白變黑,返老還童'。
到了清代,膏方已成為臨床治療疾病的常用手段,廣泛套用於內、外、兒、婦科。其中許多膏方沿用至今,如《本草綱目》中的益母草膏、《壽世保元》中的茯苓膏等。慈禧太后就長年服食“扶中減元和中膏”、“菊花延齡膏”等多種膏滋以達調補身體,延齡駐顏之效。
膏滋療法以滋補、保健、強身、抗衰、延年益壽為特點,其所用藥物或食物及其賦型劑糖、蜂蜜多具補益作用,可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從劑型角度而論,膏滋取汁濃縮,集中了藥物之精華,量少而質純,易於消化吸收;再者使用簡單、方便,不須每天煎藥,且甘甜悅口,便於長期套用。故對於慢性虛弱性疾病的治療及病後、產後、機體的恢復尤為適宜。年高體弱者服之則可抵抗早衰,健體強身,延年益壽。所以,膏滋療法不僅醫生喜用,在民間也同樣受歡迎。然而膏滋雖好,卻因其制工繁蕪而瀕於失傳失用。

傳統膏滋製法

一、藥科處理
將處方規定的藥料洗淨,切片或切段,或搗碎為末,或榨取果汁。
二、浸泡
將藥物裝入容器內,加入清水,一般以浸沒全部藥物並高出15ml左右為宜,同時把浮在水上的藥物,用筷子攪動幾下,過半小時後,藥物即吸水膨脹。若水被藥物吸盡,可再加些水。浸漬時間約12小時左右。
三、煎煮
先以小火加熱,待藥料充分膨脹,即加大火力煮沸,然後降低火力,保持微沸。根據不同的藥料性質,煎煮時間也應不同,解表藥、理氣藥等含有揮發成分,煎熬時間可短些;補益藥中含水溶性成分多,時間宜長。一般煮1~3小時,過濾取汁,殘渣繼續加清水再煎,第2次加水量一般淹沒藥料即可,如法煎煮3~4次,煮至藥料已透、無硬心,煎液氣味淡薄為度,取出煎汁。將藥渣加以壓榨,榨出液於紗布過濾。然後合併數次煎汁與壓榨液,靜置沉澱,反覆過濾,儘量減少濾液中的雜質。
四、濃縮
將上述煎液置鍋內,先以武火加熱煮沸,隨時撈去表面浮沫,待汁轉濃時,改用文火徐徐蒸發,使其濃縮,同時不斷攪動,以防止焦化,直至煉成稠膏。取少許滴於能吸水的紙上檢驗,以不滲紙為度。
五、收膏
將砂糖或蜂蜜置熱鍋內溶化過濾煉製後,將清膏倒入,攪和均勻,小火煎熬,濃縮成膏。
六、服法
1.沖服取適量藥膏,放在杯中,將白開水沖入,攪勻,使之溶化後服下。也可根據病情需要將溫熱的黃酒沖入服用。
2.調服把藥膏加黃酒或湯藥隔水燉化,調勻後服用。
3.噙化又稱含化。即將藥膏含在口中溶化,以發揮藥效。

典型膏滋

現代工藝再現古老膏滋上乘煉法之雲南德膏。除保持膏滋細、滑、醇、和之特性外,更以MP&HS後超微技術,將組方中各成份分解為粒徑僅為幾個μ的活性粒子,極大地提高了膏基的生物利用度。精研細調,歷煉陳香,甘溫滑腴,和緩容蓄,原本滋潤,極命調養,強陽不燥不熱,滋陰不寒不滯;承古老文化,鑄現代精品,更有效地服務於健康之需。

膏滋的歷史記載

從唐宋時期開始,醫家已重視膏滋的使用,並把它視為祛病強身,延年益壽的好方法。宋朝《洪景嚴》在《洪氏集驗方》中載有瓊玉膏,主治虛勞,是養陰潤肺的祖方。在金元時期,醫學流派百家爭鳴,各創新說,養陰派朱丹溪變瓊玉膏的劑量,仍以“瓊玉”為名,以填精、補虛、調真、養性,成為滋陰、強身延年的代表方。劉完素《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中,介紹了許多養生延年之法,並提倡使用膏滋,他創製桑椹膏。主治血虛生風、血痹風痹,高年便秘、夜寐不安等,確是一帖補虛扶正、養生保健的膏滋良方。明代李時珍,更有經驗,曾在《本草綱目》中較為詳細敘述了益母草膏製取的整個過程。說明了膏滋製作的重要性。以後各家以此為養生延年、補虛扶正的主導思想。有張景岳的兩儀膏,王肯堂的參術膏均是益氣補虛的妙方。清代後膏滋漸為普遍。如張路的二冬膏,何炫的坤髓膏、衛生膏等流傳至今。另有《攝生秘旨》中的杞圓膏、《醫方集解》的龜鹿二仙膏,視為抗老延年的有效方。在《慈禧光緒醫方選議》中可見宮迋喜歡膏滋,宜長期服用。膏滋療法,不僅醫家喜用,而在人民民眾中同樣受到歡迎,預見,在令後的醫療中膏滾療法更加受到人們的青眯。為“治未病”“抗衰老、健康長壽”作出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