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腹管食蟎瓢蟲
- 中文學名:腹管食蟎瓢蟲
- 界:動物界
- 綱:昆蟲綱
- 目:鞘翅目
- 拉丁學名:Stethorus (Stethorus) siphonulus Kapur
- 科:瓢蟲科
- 功能類別:捕食性天敵
- 寄主昆蟲:桔全爪蟎
- 寄主危害作物:柑桔
形態特徵,地理分布,生物學特性,生活史,習性,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1.2-1.3毫米,體寬0.9-1.1毫米。蟲體卵圓形,中部最寬,末端稍收窄。黑色,唇基、口器,觸角褐色,後基線弧形,完整,後緣達第1腹板的1/3。雄性第6腹板後緣中央內凹,雌性第6腹板後緣弧形外突.雄性外生殖器陽基細長,其側葉及側葉末端的毛突的全長,相當於中葉長度的2/3,從側面看,中葉基部弧形內彎,至端部外彎而形成尖銳的末端.彎管囊基端不著色,彎管端較尖細。
卵:橢圓形,長約0.35毫米,寬約0.21毫米,紅色。
幼蟲:體長約2.4毫米,灰褐至暗紅色,體披細毛。胸背有許多不規則褐色毛片,腹部前8節有6個短毛簇。
蛹:暗褐色,披有短細毛。腹末粘附有幼蟲的脫皮。
地理分布
福建、廣東
生物學特性
生活史
根據福建農學院昆蟲組(1977)在室內飼養和田間定期觀察,在福州地區腹管食蟎瓢蟲一年生6代左右,有明顯的世代重疊現象.不同時期各世代卵期為3-9天,幼蟲期4-17天,蛹期2-7天,成蟲產卵前期6-11天,一個世代歷時最短17-20天,最長為28-40天。
從2月下旬至11月園間均見瓢蟲活動。室內飼養中,冬季於室溫14.5℃之際.尚見一些成蟲在葉片的暴露面活動。
習性
成蟲:羽化時從蛹的腹面脫出,初羽化的成蟲為淡桔紅色一漸變為紅褐色,最後變為黑色,這個過程歷時2小時之久。此後在原地或移至附近停息一段時間後開始活動.成蟲大都在葉上活動,爬行迅速,會飛,有假死性.在不同天氣情況下,晴朗天氣活躍,陰雨天氣隱匿.一頭初羽化的成蟲在半小時之內噬食桔全爪蟎卵27粒,成蟎7頭,又一頭瓢蟲成蟲在半小時內食完桔全爪蟎卵14粒,成蟎11頭.取食時先吸食體液,然後連同軀殼也被吞噬,僅留下足等少量殘餘.一生交配多次.室內一天中以上午10時至下午2時產卵最多,大都選擇葉片蛛網下或葉的凹陷處產卵,常以桔全爪蟎的殘殼或灰塵覆蓋子卵上,在充足食料情況下,每日可產卵4-11粒。植株上的桔全爪蟎蟲口密度與瓢蟲的產卵密度成正相關,並常在桔全爪蟎多的葉片上產卵.
卵:散生、初產時鮮紅色,後漸變為深紅,將孵化時為淡紫褐色。
幼蟲:孵化在一天中似無一定的時刻。幼蟲爬行迅速,取食葉蟎的各蟲期,但初齡幼蟲則喜食葉蟎的卵和幼蟲.三齡前平均每日可捕食柑桔全爪蟎的卵17粒和幼蟲若蟎25頭.末齡幼蟲每日能吃桔全爪蟎的各個蟲期多達208頭,一般能吃上100多頭。取食時用口器插入桔全爪蟎體內吐出清化液後吸取體液,連續地一吐一吸,桔全爪蟎體軀之一伸一縮直至體液被吸乾後,才丟下殘留的軀殼。幼蟲有時遇到桔全爪蛹卵的空殼也插進口器,因吸不到什麼又拔出來。在正常情況下,幼蟲也有殘食自己卵的現象。
蛹:老熟幼蟲至化蛹前一天不食不動,腹部末端固著於葉片上,背面稍拱起。初化蛹時色鮮紅,約經1-2小時後變為褐色。末齡幼蟲的脫皮,留在蛹的腹部,並固著葉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