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腹毛動物門
- 界:動物界
- 目:2目
- 科:13科
- 屬:47屬
- 種:400餘種
- 分布區域:全球性分布的類群。
簡介,外形特徵,地域分布,生活習性,生殖習性,
簡介
腹毛動物到80年代初已記述了2目13科47屬400餘種。
腹毛動物是海洋或淡水生活的一種小型動物,目前多發現在沿岸底部沉積物周圍;大約有400種,一般認為是假體腔動物中最原始的一類,因身體腹面披有纖毛而得名。腹毛動物體小型,體長僅0.1—3mm,寬通常0.5mm左右。身體呈瓶形或長圓形,例如鼬蟲(Chaetonotus)。背面略突,腹面扁平,前端分化出一個不明顯的頭部,後端尖細常分叉,分叉的末端具有粘附腺的開口,身體或無色透明或呈淡綠色、淺紅褐色等。
外形特徵
腹毛動物門為水生小型的假體腔動物,體長一般不超過1毫米,身體不分節,呈長橢圓形、帶形或卵圓形,尾部通常分叉;身體的前、後和側面生有粘腺,用以附著於其他物體上;由表皮分泌物形成的角質層,覆蓋於整個身體表面,其上可形成鱗片、棘刺或小鉤。口位於身體前端,肛門開口在近後端的腹面。沒有平衡器,多為雌雄同體,一般為1~5個,較大
體表的角質層或薄而光滑或很厚呈鱗狀、板狀或呈刺狀覆蓋全身。海產的種類多在身體的兩側有一些粘液管;淡水種類身體尾部分叉處有粘附腺,它們都可分泌粘液,使動物可以隨時粘著在物體上。角質層內為上皮細胞,上皮細胞內為環肌與縱肌,通常有6對縱肌束,收縮時可使身體縮短或彎曲。借肌肉與纖毛的配合進行游泳或滑行運動。肌肉層之內即為假體腔,腹毛動物的假體腔不發達,呈小的間隙狀,圍繞在器官之間,假體腔中沒有變形細胞。
口位於身體前端,通入口腔,口腔內有突出的齒與鉤,咽發達其周圍被肌肉包圍呈球狀,咽球內也有腺體。咽後即中腸為單層上皮細胞組織;經短的直腸以肛門開口在身體近後端腹面。腹毛動物靠咽的抽吸作用取食原生動物,細菌,硅藻等。淡水生活的種,在腐爛植物較多的地方比較豐富。海產種類咽部有一對咽孔,用以排出隨取食而入咽的過多水分。
地域分布
腹毛動物是全球性分布的類群,在陸地的潮濕土壤、沼澤,淡水,海洋中的河口、潮間帶到大陸坡,都有它們的分布。習見種類如鼬蟲Chaetonotus,海產如頭趾蟲Cephalodasys、大趾蟲Macrodasys和尾趾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