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系膜囊腫摘除術

腸系膜囊腫摘除術,又稱腸系膜囊腫切除術,是一種外科手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腸系膜囊腫摘除術
  • ICD編碼:54.401
分類,病理介紹,適應症,術前準備,麻醉和體位,切口與縫合,手術步驟,術中注意要點,術後處理,併發症,

分類

普通外科/腹腔手術

病理介紹

腸系膜囊腫有以下類型:屬胚胎遺留的有腸原性囊腫和皮樣囊腫;屬發育缺陷的有乳糜性囊腫和漿液性囊腫;屬新生物性的有囊狀淋巴管瘤;另有外傷性囊腫。其中以腸系膜淋巴組織發育異常引起的瀦留性囊腫較常見。
絕大多數的腸系膜囊腫為良性,僅淋巴管肉瘤惡性畸胎瘤為惡性,但甚罕見。
本病的手術方法為囊腫摘除或局部切除。但如囊腫與腸管緊密相連,或切除後血供受累,應同時做腸切除。

適應症

腸系膜囊腫摘除術適用於小型或中型腸系膜囊腫,切除後不致影響廣泛腸段之血供者。

術前準備

切除囊腫時可能同時切除一段腸管,故術前準備同腸切除術。術前1d進流質飲食,手術前晚灌腸,手術日晨放置胃管。

麻醉和體位

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仰臥位。

切口與縫合

做腹部手術時,先要考慮腹壁切口的位置及其走行方向。理想的切口,應能充分顯露手術野,使手術順利進行,並可避免產生一些術後併發症。簡言之,良好的腹部切口應滿足三個要求:易達性(accessibility),可延長性(extensibility)及安全性(security)。
腹壁具有保護和支持腹內臟器、參與呼吸和軀幹運動及產生腹壓以利於咳嗽、排便等功能。腹前壁平整且富於彈性,開腹後容易獲得較大範圍的顯露,絕大部分手術均通過腹前壁進行。
腹壁的上界為胸骨劍突、肋弓下緣、第11肋和第12肋下緣;下界為恥骨聯合、腹股溝韌帶和髂嵴;側界是腋後線,與腹後壁相接。
腹壁的重要表面標誌有劍突、肋弓、腹白線、臍、髂嵴、恥骨聯合和腹股溝韌帶。在確定腹部切口的位置和方向時,必須利用這些標誌,才能表達清楚。
腹前壁由淺及深由6層組織構成。第1層為皮膚。其皮紋方向大致為橫行。第2層為皮下組織。在下腹部,皮下組織又可明顯分為兩層,淺層為脂肪層,深層為纖維層。第3層為肌層,分為兩組。在兩側者為3層扁平肌,由淺及深有腹外斜肌、腹內斜肌和腹橫肌。其纖維方向,前者由外上走向內下方,中者由外下走向內上方,後者為橫行走向。此3肌的外側部分為肌纖維,內側部分為腱膜;腱膜部分約占全肌的1/3。開腹時,如循3肌纖維方向進行分離,便可減少損傷,又便於操作。在中間者為腹直肌,被腱鞘包繞,鞘分前後兩層。腹直肌後鞘在臍與恥骨聯合的中點處形成弧狀游離緣,稱為半環線。在半環線以上,腹直肌前鞘由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內斜肌腱膜前層所構成;腹直肌後鞘由腹內斜肌腱膜後層和腹橫肌腱膜所構成。在半環線以下,3肌腱膜均移行至腹直肌前面構成前鞘,而後面缺乏腹直肌後鞘。第4層為腹橫筋膜。該筋膜在上腹部較薄弱,在半環線平面以下即有所增厚,對腹直肌後鞘的缺如有補償作用,及至腹股溝區則更形增厚,構成堅實的腹股溝管後壁。第5層為腹膜外脂肪。此層在上腹部較薄,脂肪較少,在下腹部較厚,脂肪較多。第6層為壁層腹膜。
兩側腹直肌鞘在劍突至恥骨聯合的中線上交織,形成白線,白線的中點位置有臍。臍以上白線較寬,以下較窄。
腹前壁血供來自腹壁上動脈腹壁下動脈、下6根肋間動脈和4根腰動脈。腹壁上、下動脈在腹直肌與其後鞘之間相吻合,在做切口時,應避免損傷之。神經支配來自下6根肋間神經、髂腹下神經髂腹股溝神經。腹內斜肌和腹橫肌之間稱為神經血管平面,肋間神經和動脈在此平面內斜向內下方走行。做腹壁切口時,應考慮神經、血管的走向,不使其損傷過多,導致肌肉萎縮和腹壁軟弱。
臍位於白線上,與劍突至恥骨聯合中點偏下處。是胚胎時期臍帶的遺留痕跡。胚胎時有4條管道通過,即左、右臍動脈、臍靜脈和臍尿管。出生後臍動脈閉塞成臍側韌帶,臍靜脈閉塞成肝圓韌帶,臍尿管則閉塞成正中韌帶。
臨床上採用的多種切口,都各有其利弊,顯然不存在一種完美無缺的切口。但以下各項要求,有助於手術者作出恰當的切口選擇。
1.位置適當 切口應接近病變部位,便於顯露病灶。
2.長度合理 切口長度應充分,使手術操作能順利進行。切忌做小切口,徒增手術的困難,並可導致意外的內臟和血管損傷;但也不可盲目延長切口。
3.延長方便 切口要便於向兩側延長,以迎合手術的需要,而不致受到解剖關係的限制。
4.損傷較少 切口對肌肉、血管和神經的損傷應儘量減少。
5.操作簡便 切口的切開與縫合簡單而省時。
6.併發症少 術後切口疼痛輕,癒合牢固,傷口裂開、切口疝等發生率低。
選擇腹部切口時,還應考慮患者的體型、肥胖的程度、是否需緊急開腹以及有無過去手術的切口瘢痕等因素。例如橫切口適用於肥胖且肋弓寬大的患者,而不適用於瘦削且肋弓狹小的患者;又如對嚴重腹部損傷伴內出血或腹主動脈瘤破裂的患者,顯然應做正中切口方能迅速進腹,並根據需要向上下延長;如腹壁原有切口瘢痕,應爭取切除該瘢痕,從原位進腹,而不另留一切口瘢痕;避免在原切口瘢痕的近旁做一與之平行的切口,如此將影響二切口中間皮膚的血供,導致該處皮膚的壞死。
腹壁切口可分為直切口、橫切口、斜切口和特殊切口4類。直切口是腹部手術中最常用的切口。優點是切開與縫合迅速、出血少、組織損傷少,並能按手術需要向上、下方延長。故尤其適合於腹部外傷或診斷未定的剖腹探查術。直切口要求有較好的腹肌鬆弛,否則顯露和縫合均較困難。由於張力較大,術後傷口疼痛較明顯,傷口裂開和切口疝的發生率也較高。橫切口的優點是切口方向與腹壁張力方向相同,故切口受到的張力很小,僅為直切口的1/30,術後疼痛較輕,不易裂開;對呼吸功能的干擾也較輕,術後肺部併發症的發生率僅為直切口的1/4。橫切口與腹壁的神經、血管大致平行,因而對它們的損傷較少;且又與皮紋方向一致,切口癒合後外觀較直切口為完善。但橫切口需切斷腹直肌和一定量的兩側扁平肌,出血較多,開腹與關腹費時較長,使其套用受到一定限制。斜切口中常用的是肋緣下斜切口,雖然損傷較大,但顯露良好,頗為常用。特殊切口用於特殊的病情需要。例如腹部巨大腫瘤或多次手術病例,可用特別設計的非典型切口;有時可在直切口的基礎上附加橫切口,使切口呈各種“L”形或“T”形,以增加顯露。

手術步驟

1.根據囊腫部位做適當的直切口進腹。探查囊腫的位置、大小及與腸管和其系膜血管的關係。觀察腸系膜的兩面,選擇無血管區或血管最少區切開囊腫表面的漿膜(腸系膜兩層中的一層)。
2.提起漿膜切口的邊緣,用鈍頭組織剪在囊腫和漿膜之間分離。分離過程中應儘量保留腸管的血供。
3.分離出部分囊腫後,改用手指分離,最後將囊腫完全游離出系膜外。
4.摘除囊腫,止血,縫合腸系膜上的切口。
5.若囊腫切除後,發現相應腸管的血供受累,或囊腫原本與腸管緊貼,無法分離,則將囊腫和腸段一併切除,然後將切斷之腸管做對端吻合。

術中注意要點

1.剝離囊腫時,注意少損傷腸系膜上的血管,爭取不切除或少切除腸管。
2.對巨大型囊腫或位於空腸系膜根部接近腸系膜上動脈主幹的囊腫,處理時應慎重。不能為切除一個良性病變而犧牲大部分小腸,置病人於嚴重病廢甚至於死地。遇到這種情況,應考慮改用以下術式:
(1)囊腫部分切除術:切開漿膜後分離囊腫,直至粘連緊密或有較大腸系膜血管時為止。切開囊壁,吸盡內容物,然後擴大囊壁切口並將已分離的囊壁切除。用刮匙搔刮囊壁的襯裡(多為內皮細胞),再塗以純石炭酸、乙醇和鹽水。縫合腸系膜上的漿膜切口。
(2)Y形內引流術(Roux-en-Y手術):在適當部位切斷小腸,遠斷端與囊腫做吻合,近斷端在此吻合遠側30cm處與小腸做端-側吻合。
(3)袋形外引流術(marsupialization):將囊腫前壁與腹壁切口的腹膜縫合一圈,再縫合腹壁其餘部分,使圈內的囊壁裸露於體外。切開裸露的囊壁,吸出內容物,用乾紗布擦拭囊腫內壁,再塗以化學燒灼劑。最後用碘仿紗條填塞囊腔,並將尾端留在腹壁外。本術式的術後處理耗時費力,現已少用。

術後處理

腸系膜囊腫摘除術術後做如下處理:
1.按一般腹部手術後處理,如胃腸減壓和輸液等。禁食2~3d,待腸功能恢復後開始進流質飲食。
2.袋形外引流術自術後3d起,每日拔出一段碘仿紗條,直至完全拔出。再填入凡士林紗條引流。由於腹壓作用,囊腔逐漸縮小,最後因肉芽組織生長而癒合。

併發症

1.囊腫切除後,腸管血供受損,而術中未予察覺或判斷失誤,以致術後發生腸壞死。
2.較大囊腫可能合併一定程度的腸扭轉,在術中和術後應注意觀察。
3.如同時做腸切除,術後可能發生吻合口滲漏、出血及梗阻等併發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