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紗機器。在手搖紡車的基礎上,腳踏紡車開始出現。腳踏紡車是利用偏心輪在紡車製造上完成的一次改革。腳踏紡車的最早發明時間還有待查考,現在能見到的是公元四到五世紀我國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一幅畫上的腳踏三錠紡車。其較早記載也可見於宋代刻本《列女傳》的魯寡陶嬰團。圖中有一女性正在使用一台三錠的腳踏紡車。元朝時期,關於腳踏紡車的記載更多。後來在公元1313年,王幀《農書》記載了兩種紡車:木棉紡車專用於紡棉,而小紡車專用於加捻麻縷。證明了腳踏紡車從東晉以後一直都在使用。操作時,“左手握其棉筒不過二、三,績於李繼,牽引漸長。右手均拈,俱成緊縷,就繞繼上”。徐光啟《農政全書》也有類似的記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腳踏紡車
- 作用:提高了勞動生產力
- 源於:公元四世紀
- 適用於:棉紡織
原理
歷史發展
腳踏紡車是利用偏心輪在紡車製造上完成的一次改革。腳踏紡車的最早發明時間還有待查考,現能見到的是公元四世紀我國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約345—406)一幅畫上的腳踏三錠紡車。後來在元代皇慶二年(公元1313年),我國著名的農學家王禎在他所著的《農書》上也出現了三錠腳踏棉紡車和三錠、五錠腳踏麻紡車,證明了腳踏紡車從東晉以後一直都在使用。
紡車在棉紡織中套用最廣,時間也比較長。在植棉和棉紡織中,我國少數民族作出了傑出的貢獻。雲南和海南島的少數民族很早就積累了一套棉花的紡織加工技術,就紡車來看,既使用大竹輪的紡車,一般直徑在六十一厘米,也採用小直徑的竹輪紡車,直徑三十到四十厘米,以適應棉纖維比絲麻短的紡紗需要。
宋末元初,松江烏泥涇(今上海縣烏泥鎮)童養媳出身的棉紡織革新家黃道婆(約1245—?),年輕的時候曾經流落到海南島崖州(今海南省三亞市),向黎族姐妹學習了棉紡織技術,元成宗元貞元年(公元1295年)左右回到故鄉,和當地的織婦一起,在紡織生產的實踐中,把用於紡麻的腳踏紡車改成三錠棉紡車,並且總結了一套紡紗技術。同時她還革新了軋棉和彈棉工具,紡紗產量得到大幅度提高,迅速改變了當時松江地區的落後面貌。她又總結提高了織布中的“錯紗、配色、綜線、挈花”等織造技術,使當時松江地區成為棉紡織中心之一,精美的“烏泥涇被”運銷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