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俞

腰俞,經穴名。出《素問·繆刺論》。別名背鮮、髓空、腰戶、腰柱、髓俞。屬督脈。在骶部,當後正中線上,適對骶管裂孔。布有尾骨神經分支和骶中動、靜脈分支。主治腰脊痛,便血,泄瀉,痔瘡,月經不調,癲癇,下肢痿痹等。向上斜刺0.5-1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腰俞穴
  • 別名:背鮮、髓空、腰戶、腰柱、髓俞
  • 出處:《素問·繆刺論》
  • 隸屬經絡:督脈
  • 主治:腰脊痛,便血,泄瀉,痔瘡等
  • 功能:調經清熱、散寒除濕
  • 操作:斜刺0.5-1寸
  • 主要配伍:配環跳主治冷風冷痹,髖部寒痛
名稱釋義,功能作用,定位,解剖,主治,操作,臨床運用,配伍,功效,相關論述,

名稱釋義

腰指腰部,俞指脈氣轉輸之處,穴當腰眼處,主治腰部疾患,針此能活絡壯腰,因名腰俞。

功能作用

調經清熱、散寒除濕。

定位

當骶骨管裂孔處。

解剖

腰俞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骶尾背側韌帶、骶管。有骶中動、靜脈分支。淺層主要布有第五骶神經的後支。深層有尾叢。

主治

腰脊疼痛,脫肛,便秘,尿血,月經不調,足清冷麻木,溫瘧汗不出,下肢萎痹,腰骶神經痛,過敏性結腸炎,痔瘡,淋病。

操作

向上斜刺0.5~1寸;可灸。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腰骶部病變、痔瘡、癲癇等。

配伍

配承山、長強,可清熱止血,涼血止痛,主治痔疾;配委中、膀胱俞、腎俞,可通經活絡、散寒止痛,主治腰痛;配陰谷、後溪、百會,可醒神開竅、熄風止痙,主治癲癎 ;配大桿、筋縮、懸鐘,有強筋壯骨的作用,主治下肢痿痹。

功效

本穴位於骶 部,近下焦,故可助膀胱水液代謝,清利下焦濕熱,治療月經不調。本穴近於肛門,故又可治療痔疾。督脈為諸陽之海,循行脊中,上貫人腦,本穴屬督脈,故又可治療腰脊強痛、癎證、下肢痿痹。

相關論述

《針灸甲乙經》:“腰以下至足清不仁,不可以坐起,尻不舉”,“乳子下赤白”。
《備急千金要方》:“月閉溺赤,脊強互引反折,汗不出”,“腰背不便,轉筋急痹筋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