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控制門

大腦微晶片技術被稱為“腦控制門”,是由美國布朗大學大腦科學計畫主管約翰·多諾霍開發研製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腦控制門
  • 開發者:約翰·多諾霍
  • 實驗證實:猴子控制機械手臂向自己餵食
  • 作用:改變截肢者和癱瘓患者的生活
簡介,特點,意義,

簡介

大腦微晶片技術被稱為“腦控制門”,是由美國布朗大學大腦科學計畫主管約翰·多諾霍開發研製的。
目前,最新實驗證實猴子通過大腦能夠控制機械手臂向自己餵食。如果這項技術能得以成功套用,這個類似機械手臂的假肢可以從根本上改變截肢者和癱瘓患者的生活。

特點

這個假肢具有完全可移動的肩部和肘部,靈敏的“鉗子”可以模擬人類的手。一個帶有稀少毛髮的微晶片植入猴子的大腦,該微晶片與假肢上的感測器相連線,能夠閱讀大腦神經元細胞和瞬間反應發出的信號。近日,英國雷丁大學控制學教授凱文·沃里克稱這項實驗技術展現出驚人的能力!他強調,這項最新實驗的植入性技術表現得十分完美,並期待著最後的實驗結果。這項大腦微晶片技術被稱為“腦控制門”,是由美國布朗大學大腦科學計畫主管約翰·多諾霍開發研製的。2002年,世界控制學專家沃里克教授成為示範這項技術進入實驗階段的第一人。他將這個微晶片植入自己的神經系統,並且通過大腦意識可以控制一個機械手臂,該機械手臂是由其同事彼得·凱伯德研製的。

意義

兩年之後,美國人馬修·納格勒在肢癱之後接受了這項實驗。雖然納格勒在2007年死亡,但在他使用“腦控制門”技術的12個月期間,證實了這個機械手臂帶來了超自然的力量。之前他在接受採訪時曾指出,“我並不需要說話,只要大腦想到一些舉動,機械手臂就會依照我的意思去做”。 2008年,兩隻猴子在實驗中能夠通過大腦意識控制讓機械假肢對自己餵蜜餞和水果。目前美國政府已允許未來進行10項關於人體臨床的相應實驗,計畫於本月開始。沃里克教授稱,在機械手臂廣泛套用之前仍需要有幾年時間的測試期,這項技術才能夠適合於完全癱瘓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