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敗、政績與政企關係:虛假繁榮是如何被製造和破滅的》是2011年6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輝。
基本介紹
- 書名:腐敗、政績與政企關係:虛假繁榮是如何被製造和破滅的
- 作者:李輝
- ISBN:978-7-309-07812-1/F.1661
- 頁數:296頁
- 定價:25 元
- 出版時間:2011年6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開
- 字數:213千字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是對某內陸城市一個國企集團破產腐敗案的案例研究。作者通過追蹤地方政府在該集團從組建、壯大到衰亡過程中所產生的不同影響,提出“政績驅動”是促使地方政府和官員積極涉入經濟活動的主要動因,並且在這一過程中滋生了大量貪污腐敗的機會。在案例中可以發現,處於同樣的政績激勵結構下,沿海與內地地方官員的回應策略卻差異甚大;在任期內無法通過真正實現經濟成長來贏得政績的地方,官員會採取替代性策略來執行中央政策,其中包括案例中凸顯的“自我表現的策略”,即通過上下迎合、製造繁榮的方式來獲取政績。對此,作者認為,若考慮到地方政府“合謀”的可能,中央政府必須調整現有的監督體制,才能保證晉升激勵機制的正面效用。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節 行動中的中國腐敗:本書的核心問題
一、腐敗的概念與定義問題
二、關於腐敗本書能提供什麼新的解釋
三、國家扮演怎樣的角色
第二節 事件束與文本激活:研究方法與資料來源
一、從一類事件到一束事件:基於案例的研究路徑
二、事件束與拓展個案研究法
三、實證資料與隱藏的文本:關於如何激活現場文本的問題
第三節 全書論述框架與內容安排
第一章 國家、市場與政經關係:中西腐敗研究的文獻回顧
第一節 道德論、功能論與嵌入論——西方腐敗研究的範式轉換
一、從道德論到功能論:政治發展視角下的政治腐敗研究
二、後功能論的興起與全面反思:概念與研究方法的雙重反思
三、從後功能論到嵌入論:非西方的解釋與轉向行動者的視角
第二節 中國腐敗問題研究:國家的視角
一、作為社會行動的腐敗
二、政策的非預期後果
三、組織內卷化理論
四、改革腐敗與管理縫隙
五、地方分權中的委託—代理問題
第三節 中國腐敗問題研究:市場的視角
一、腐敗與中國的經濟成長
二、腐敗與中國的市場化改革
三、腐敗與中國的市場轉型
第四節 腐敗與地方政經關係:互動的視角
一、經濟改革的政治邏輯
二、軟預算約束與父愛主義
三、公司化的地方政府
四、地方國家法團主義
五、地方性市場社會主義
六、壓力型體制與政治承包制
第二章 罪與罰:紀檢監察機關的角色與“挖蛀剖虧”行動
第一節 市場化以來反腐體系的成長:紀律檢查委員會的視角
一、紀檢監察組織機構的變遷
二、紀檢監察組織體系的成長
三、機構人員變化情況
四、以紀委為核心的反腐體系的形成:黨的領導下的行政司法合作模式
五、從“政治運動”到“政治—法理”(politicallegal)二元結構
第二節 從“清理”到源頭治理:腐敗治理模式的變遷
一、H市紀檢監察機構清理行動概況
二、控制、自我淨化和補救機制:清理行動的三重功能
三、信訪系統中的“民意”與合法性問題
四、源頭治理與懲防體系建設:從“力度取向”到“效度取向”
第三節 罪與罰:國企腐敗與20世紀90年代的“挖蛀剖虧”行動
一、國有企業的“腐敗—虧損”與政治解剖學
二、A省的“挖蛀剖虧”行動
三、雙重的“罪”和三重的“罰”
第三章 在地方製造奇蹟:揚海集團的組建和興起
第一節 “黑”與“白”:H市的工業發展背景
一、H市概況
二、“黑”:以煤炭資源立市
三、“白”:作為“市屬工業”的紡織業
四、黑與白的隱喻:黑色陰影下的“白色奇蹟”
第二節 從“紅專辯證法”到第一“毛遂”廠長:揚海集團前身的故事
一、“紅”與“專”的辯證法:從針織廠到棉織廠
二、“工人自薦當廠長”:改革後的延續
三、“他到底得罪了誰?”:第一“毛遂”廠長的政治遭遇
四、作為政治體的地方國有工業企業
第三節 “負負得正”:奇蹟的出現
一、關於集團建立故事的三個版本
二、“H市服裝集團”的組織焊接及其背後的政治紐帶
三、麂皮市場與奇蹟的出現
四、從“負負得正”到“以弱勝強”:在地方製造奇蹟
第四章 “負加負為什麼得正?”:揚海集團的經營與表演
第一節 揚海之路:揚海神話的結構化
第二節 再造奇蹟:規模政治與表演性經營
一、從“H市服裝集團”到“A省揚海集團”:更名的政治經濟學
二、揚海集團的規模政治:擴張是盲目的嗎?
三、作為地方表演的經營行為:委託—代理關係中的雙向政治互動
第三節 市場轉型中的紅專辯證法
一、造就社會主義企業家
二、誰得到:幹部還是企業家?
三、市場轉型中的幹部企業家
第五章 失控的“遊戲”:奇蹟破滅後的四重奏
第一節 被隱瞞的虧損
一、報喜不報憂:報紙上的奇蹟
二、麂皮真的盈利嗎?
三、對外出口的神話:轉型經濟中的市場神秘主義與英雄主義話語
四、困在碼頭的航空母艦
第二節 “肥皂泡吹炸了”與“確保穩定”:媒體的表達
第三節 人民來信與集體抗爭:工人的表達
第四節“非正常虧損”與“不安定因素”:國家的表達
一、政策性破產與“不安定因素”
二、反腐敗與“非正常虧損”
第五節 《我的訴說和請求》:一個“罪人”的自我表達
一、“我的貢獻”
二、“東南亞經濟危機”
三、“為了完成市裡的任務”
第六章 結論:嵌入性腐敗與政績驅動的地方政府
第一節 嵌入性腐敗:可見的與不可見的
一、嵌入性腐敗:概念辨析
二、交易中的交易:企業市場行為中的腐敗
三、管理中的交易:企業管理活動中的腐敗
四、資產流失與轉移:隱藏的文本
第二節 為什麼失控:激勵與控制的悖論
一、國家與企業的嵌套難題
二、市場改革中的政治激勵:官僚職業生涯
三、 “一個人說了算”:企業內部的庇護網路與腐敗
四、監督去哪了:地方典型與單位紀委的組織依附
第三節 政績驅動的地方政府:發展還是迎合?
一、國家的權力與財富:發展與掠奪的二元論
二、複數的國家:對國家主體統一性的反思
三、政績驅動的地方政府:激勵扭曲與目標替代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1 專著與文章
2 報紙和地方志
3 政府檔案與檔案
4 訪談資料
二、英文文獻
附錄
一、訪談提綱
二、重要人物簡介
後記
第一節 行動中的中國腐敗:本書的核心問題
一、腐敗的概念與定義問題
二、關於腐敗本書能提供什麼新的解釋
三、國家扮演怎樣的角色
第二節 事件束與文本激活:研究方法與資料來源
一、從一類事件到一束事件:基於案例的研究路徑
二、事件束與拓展個案研究法
三、實證資料與隱藏的文本:關於如何激活現場文本的問題
第三節 全書論述框架與內容安排
第一章 國家、市場與政經關係:中西腐敗研究的文獻回顧
第一節 道德論、功能論與嵌入論——西方腐敗研究的範式轉換
一、從道德論到功能論:政治發展視角下的政治腐敗研究
二、後功能論的興起與全面反思:概念與研究方法的雙重反思
三、從後功能論到嵌入論:非西方的解釋與轉向行動者的視角
第二節 中國腐敗問題研究:國家的視角
一、作為社會行動的腐敗
二、政策的非預期後果
三、組織內卷化理論
四、改革腐敗與管理縫隙
五、地方分權中的委託—代理問題
第三節 中國腐敗問題研究:市場的視角
一、腐敗與中國的經濟成長
二、腐敗與中國的市場化改革
三、腐敗與中國的市場轉型
第四節 腐敗與地方政經關係:互動的視角
一、經濟改革的政治邏輯
二、軟預算約束與父愛主義
三、公司化的地方政府
四、地方國家法團主義
五、地方性市場社會主義
六、壓力型體制與政治承包制
第二章 罪與罰:紀檢監察機關的角色與“挖蛀剖虧”行動
第一節 市場化以來反腐體系的成長:紀律檢查委員會的視角
一、紀檢監察組織機構的變遷
二、紀檢監察組織體系的成長
三、機構人員變化情況
四、以紀委為核心的反腐體系的形成:黨的領導下的行政司法合作模式
五、從“政治運動”到“政治—法理”(politicallegal)二元結構
第二節 從“清理”到源頭治理:腐敗治理模式的變遷
一、H市紀檢監察機構清理行動概況
二、控制、自我淨化和補救機制:清理行動的三重功能
三、信訪系統中的“民意”與合法性問題
四、源頭治理與懲防體系建設:從“力度取向”到“效度取向”
第三節 罪與罰:國企腐敗與20世紀90年代的“挖蛀剖虧”行動
一、國有企業的“腐敗—虧損”與政治解剖學
二、A省的“挖蛀剖虧”行動
三、雙重的“罪”和三重的“罰”
第三章 在地方製造奇蹟:揚海集團的組建和興起
第一節 “黑”與“白”:H市的工業發展背景
一、H市概況
二、“黑”:以煤炭資源立市
三、“白”:作為“市屬工業”的紡織業
四、黑與白的隱喻:黑色陰影下的“白色奇蹟”
第二節 從“紅專辯證法”到第一“毛遂”廠長:揚海集團前身的故事
一、“紅”與“專”的辯證法:從針織廠到棉織廠
二、“工人自薦當廠長”:改革後的延續
三、“他到底得罪了誰?”:第一“毛遂”廠長的政治遭遇
四、作為政治體的地方國有工業企業
第三節 “負負得正”:奇蹟的出現
一、關於集團建立故事的三個版本
二、“H市服裝集團”的組織焊接及其背後的政治紐帶
三、麂皮市場與奇蹟的出現
四、從“負負得正”到“以弱勝強”:在地方製造奇蹟
第四章 “負加負為什麼得正?”:揚海集團的經營與表演
第一節 揚海之路:揚海神話的結構化
第二節 再造奇蹟:規模政治與表演性經營
一、從“H市服裝集團”到“A省揚海集團”:更名的政治經濟學
二、揚海集團的規模政治:擴張是盲目的嗎?
三、作為地方表演的經營行為:委託—代理關係中的雙向政治互動
第三節 市場轉型中的紅專辯證法
一、造就社會主義企業家
二、誰得到:幹部還是企業家?
三、市場轉型中的幹部企業家
第五章 失控的“遊戲”:奇蹟破滅後的四重奏
第一節 被隱瞞的虧損
一、報喜不報憂:報紙上的奇蹟
二、麂皮真的盈利嗎?
三、對外出口的神話:轉型經濟中的市場神秘主義與英雄主義話語
四、困在碼頭的航空母艦
第二節 “肥皂泡吹炸了”與“確保穩定”:媒體的表達
第三節 人民來信與集體抗爭:工人的表達
第四節“非正常虧損”與“不安定因素”:國家的表達
一、政策性破產與“不安定因素”
二、反腐敗與“非正常虧損”
第五節 《我的訴說和請求》:一個“罪人”的自我表達
一、“我的貢獻”
二、“東南亞經濟危機”
三、“為了完成市裡的任務”
第六章 結論:嵌入性腐敗與政績驅動的地方政府
第一節 嵌入性腐敗:可見的與不可見的
一、嵌入性腐敗:概念辨析
二、交易中的交易:企業市場行為中的腐敗
三、管理中的交易:企業管理活動中的腐敗
四、資產流失與轉移:隱藏的文本
第二節 為什麼失控:激勵與控制的悖論
一、國家與企業的嵌套難題
二、市場改革中的政治激勵:官僚職業生涯
三、 “一個人說了算”:企業內部的庇護網路與腐敗
四、監督去哪了:地方典型與單位紀委的組織依附
第三節 政績驅動的地方政府:發展還是迎合?
一、國家的權力與財富:發展與掠奪的二元論
二、複數的國家:對國家主體統一性的反思
三、政績驅動的地方政府:激勵扭曲與目標替代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1 專著與文章
2 報紙和地方志
3 政府檔案與檔案
4 訪談資料
二、英文文獻
附錄
一、訪談提綱
二、重要人物簡介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