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辨治

脾虛辨治

脾虛,中醫術語。泛指因脾氣虛損引起的一系列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現象及病證。脾虛多因飲食失調。勞逸失度,或久病體虛所引起。脾有運化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和輸布水液以及統攝血液等作用。脾虛則運化失常,並可出現營養障礙,水液失於布散而生濕釀痰,或發生失血等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脾虛辨治
  • 定義:脾虛,中醫術語
  • 簡介:泛指因脾氣虛損引起的一系列
  • 脾虛:出自《素問·髒氣法時論》
脾虛主要症見,脾虛主要證型,中醫辨證治療,脾虛嘔吐,脾虛泄瀉,脾虛身腫,脾虛出血,脾虛腹脹,脾虛多涎,脾虛自汗,脾虛生風,脾虛帶下,脾虛便秘,脾虛如球,脾虛經行,脾虛寒證,肝鬱脾虛,肺脾兩虛,宜忌食物,性質寒涼,味厚滋膩,利氣消積,補脾的食譜,

脾虛主要症見

脾虛,出自《素問·髒氣法時論》。泛指脾之陰陽、氣血不足的各種病證。多因飲食失調、寒溫不適、憂思、勞倦過度或久病傷脾所致。症見消瘦面黃、四肢乏力、納減、食不消化、腹痛、腸鳴、便溏或泄瀉、浮腫、便血、崩漏等。

脾虛主要證型

鄒澍《本草經疏》歸納“脾虛十二證,飲食勞倦,傷脾發熱,飲食不消化,屬脾氣虛;傷食必惡食,停食,為恣飲湯水或冷茶、冷酒所致。水腫屬脾氣虛,兼脾陰虛;噎膈屬氣血兩虛,由於血液衰少,而非痰氣壅逆所成。脾虛屬氣虛,健忘屬氣血兩虛,倦怠、嗜臥屬脾氣不足。脾虛腹痛,按之則止,屬血虛;痞氣,屬脾氣虛及氣鬱所致。”從臨床現實分析,脾虛中又以脾氣虛、脾陽虛更為常見,每有腹脹、痞滿、消瘦、肢乏、泄瀉(或大便先硬後溏,亦有表現為脾虛便秘者)、食減、水腫等症。

中醫辨證治療

脾虛證,屬臟腑辨證中常見之證型。主要指脾氣、脾陽或脾陰不足所呈現之各種症候。《脈經》卷二:“脾虛,……病苦泄注,腹滿,氣逆,霍亂,嘔吐,黃疸,心煩不得臥,腸鳴。”一說“脾氣……若虛則生寒,令人心腹脹滿,水谷不消,噫氣吞酸,食輒嘔吐,霍亂泄利,四肢沉重,多思氣結,惡聞人聲”(見《聖濟總錄》卷四十四)。治以健脾為大法。

脾虛嘔吐

症見飲食稍有不慎即易嘔吐,時作時止,胃納不佳,食入難化,脘腹痞悶,口淡不渴,面白少華,倦怠乏力,舌質淡,苔薄白,脈濡弱。脾虛嘔吐為脾臟虛弱,胃氣上逆所致,治宜健脾和胃止嘔。

脾虛泄瀉

由脾氣虛,或病後過服寒涼,或飲食失節,或勞倦傷脾所致之泄瀉。《症因脈治·脾虛泄瀉》:“脾虛泄瀉之證,身弱怯冷,面色萎黃,手足皆冷,四肢倦怠,不思飲食,時時瀉薄。”臨床見大便時溏時瀉,遷延反覆,完谷不化,飲食減少,食後脘悶不舒,稍進油膩食物則大便次數增多,面色萎黃,神疲倦怠,舌淡苔白,其脈多虛濡或沉緩、細弱。由脾虛失運,濕注腸道所致,治宜健脾滲濕止瀉。由脾氣虛,或病後過服寒涼所致,治以溫運健脾為主。

脾虛身腫

指因脾虛所致之身腫。症見身腫,腰以下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復,脘腹脹悶,食納減少,面色不華,神疲肢冷,小便短少,舌質淡,苔白滑,脈沉緩。脾虛水腫由脾虛水停,泛溢肌膚所致。
脾虛身腫往往有常腫常退的特點。《症因脈治》卷三。秦景明謂:“脾虛身腫之症,小便清利,大便溏泄,面色萎黃,語言懶怯,常腫常退,……脾虛身腫之因,大病後,久瀉後,脾土之真陰受傷,轉輸之官失職,不能運化水谷,則諸經凝窒而腫證作矣。”脈多濡弱,或有弦數、浮大意。治當健脾溫中。

脾虛出血

症見便血紫黯,甚則黑色,或尿血、吐血、衄血及紫斑,神疲乏力,氣短聲低,面白無華,頭暈,舌質淡,苔薄白,脈細無力。脾虛出血乃脾氣虛弱,血失統攝為罹,治宜健脾益氣攝血。

脾虛腹脹

因脾虛飲食難以運化,中氣痞窒而引致之腹脹。《症因脈治》:“脾虛腹脹之證,食少身倦,脾虛不運,二便清利,言語輕微,心腹時脹時退,朝寬暮急。”治宜健脾消脹。

脾虛多涎

指脾氣虛弱而多涎。《證治準繩·幼科》:“小兒多涎,由脾氣不足,不能四布津液而成。”症見神疲,面色萎黃,涎多清稀。

脾虛自汗

自汗而兼見脾虛證者。《證治匯補·汗病章》:“脾虛自汗,倦怠少食。”。

脾虛生風

指脾虛引動內風而致的病證。臨床以手足微搐,肢冷,昏睡露睛,口鼻氣微為主證,多由吐瀉或藥、食損脾所致。《張氏醫通·諸風門》:“若體倦神昏不語,脈遲緩,四肢欠溫者,脾虛生風也。”治宜補脾祛風。

脾虛帶下

脾主運化水濕,脾虛則運化無能,聚濕下注,傷及任、帶二脈而致帶下綿綿,量多色淡黃或色白如涕唾,無臭,並且面色淡黃,精神疲倦,不思飲食,腰酸腹墜,或下肢浮腫、便溏等。治宜健脾益氣,昇陽除濕。

脾虛便秘

指脾虛所致之便秘。《醫學原理》卷五:“脾病不能克化水谷,是以不思飲食。水谷外入既少,則內便溺亦無,況又胃氣不生,脾血不濡,大腸枯燥,是以大便或二三日只一見,或澀而不行……”

脾虛如球

目之上下眼胞腫脹如球狀者。出《證治準繩·雜病》。亦名胞虛如球、懸球。因脾虛挾濕或氣血不足,虛火壅於氣分所致。眼部五輪理論:脾屬土曰肉輪,為上下胞瞼,脾在此指胞瞼。證見胞瞼浮腫,虛起如球,無赤痛,喜按。《張氏醫通》卷八:“謂目脾浮腫如球也。以兩手掌擦熱拭之,少平,頃復如故。”治宜以補脾益氣為主,輔以祛邪之藥。

脾虛經行

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虛則氣虛血少,統攝無力,以致沖任失調,而見經期先後不定,經血色淡,或混有粘液,倦怠乏力,食少便溏。

脾虛寒證

指脾氣、脾陽虛寒出現的症候。見《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五。《三因極一病證方論·脾胃經虛實寒熱證治》:“脾虛寒病,泄瀉,腹滿,氣逆,嘔吐,心煩不得臥,腸鳴,虛脹,飲食不消,勞倦,虛贏,喜噫,四肢逆冷,多臥少起,情意不樂。”

肝鬱脾虛

指肝氣鬱結導致的脾虛證候。肝主疏泄,肝氣鬱結則疏泄不利,脾氣亦因之運化失職,出現以消化功能減弱為主的證候,如食少納呆,脘腹脹悶,四肢倦怠,腸鳴失氣,及脅脹痛等。治宜健脾疏肝,以健脾為主。

肺脾兩虛

多指肺脾氣虛。脾肺為母子關係,母病可及子,子病盜母氣,二髒相互影響而同病。症見久咳不已,短氣乏力,痰多清稀,納食減少,腹脹便溏,甚則足面浮腫,舌淡苔白,脈虛弱。治宜補脾益肺。

宜忌食物

性質寒涼

性質寒涼,易損傷脾氣的食品,如苦瓜、黃瓜、冬瓜、茄子、通菜、芹菜、莧菜、茭白、萵筍、金針菜、柿子、香蕉、枇杷、梨、西瓜、、綠豆、豆腐、莜麥等。

味厚滋膩

味厚滋膩,容易阻礙脾氣運化功能的食品,如鴨肉、豬肉、甲魚肉、牡蠣肉、牛奶、芝麻等。

利氣消積

利氣消積,容易耗傷脾氣的食品,如蕎麥;山楂、蘿蔔、香菜等。

補脾的食譜

馬鈴薯(洋芋、土豆、山藥蛋)味甘、性平。作用:補氣、健脾。宜於脾虛體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發芽的馬鈴薯芽與皮有毒,忌食。
紅薯(甘薯、地瓜、番薯)味甘、性平,歸脾胃經。作用:補脾胃、益氣力、寬腸胃。宜於脾胃虛弱、形瘦乏力、納少泄瀉。多食易引起反酸燒心、胃腸道脹氣。
香菇味甘、性平。作用:益胃氣,托痘疹。宜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屬於發物,麻疹和皮膚病、過敏性疾病忌食。
山藥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作用:補氣健脾,養陰益肺,補腎固精。宜於脾氣虛弱,食少便溏,慢性泄瀉。濕盛和氣滯脹滿者忌食。
栗子味甘、性溫,歸脾、胃、腎經。作用:補脾健胃,補腎強筋,活血止血。宜於脾虛食少,反胃,瀉泄。氣滯腹脹者忌食。
紅棗(大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作用:補益脾胃,養血安神。宜於脾胃虛弱,食少便稀,疲乏無力。氣滯、濕熱和便秘者忌食。
雞肉味甘、性溫,歸脾、胃經。作用:補中益氣,補精添髓。宜於脾胃虛弱,疲乏,納食不香,慢性泄瀉。實證、熱證、瘡瘍和痘疹後忌食。
兔肉味甘、性涼。作用:補中益氣,涼血解毒。宜於脾虛食少,血熱便血,胃熱嘔吐反胃,腸燥便秘。虛寒、泄瀉者忌食。
豬肚(豬胃)味甘、性溫。作用:補益脾胃。宜於虛弱、泄瀉,近代用於胃下垂和消化性潰瘍。
牛肚(牛百葉)味甘、性溫。作用:益脾胃,補五臟。宜於病後氣虛,脾胃虛弱,消化不良。
羊肚(羊胃)味甘、性溫。作用:補虛弱、益脾胃。宜於形體瘦弱、脾胃虛寒。
牛肉味甘、性平,歸脾、胃經。作用: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宜於脾胃虛弱,食少便稀,中氣下陷,慢性泄瀉。
桂魚味甘、性平,歸脾、胃經。作用:補脾胃,益氣血。宜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虛寒證、寒濕證忌食。
泥鰍味甘、性平,歸脾、肺經。作用:補中益氣,利水祛濕。宜於中氣不足、泄瀉、脫肛。
粳米(大米、硬米)味甘、性平,歸脾、胃經。作用:補中益氣,健脾和胃。宜於中氣不足,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脾胃不和,嘔吐、泄瀉。
秈米味甘、性溫,歸肺、脾、心經。作用:補脾胃,養五臟。宜於脾虛濕盛腹瀉。熱證、濕熱證、陰虛證忌食。
糯米(江米)味甘、性溫,歸脾、胃、肺經。作用,補中益氣,補肺斂汗。宜於脾虛腹瀉,近代用於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粘滯難化,食積證、氣滯證、濕證、脾虛胃弱及消化不良者忌食。
扁豆味甘、性微溫,歸脾、胃經。作用,健脾化濕,清暑和中。宜於脾虛濕盛,食少便稀,暑濕吐瀉。氣滯腹脹者忌食。
豇豆味甘、性平,歸脾、腎經。作用:健脾,補腎。宜於脾胃虛弱,腹瀉,嘔吐。氣滯證和便秘者忌食。
蜂蜜味甘、性平,歸脾、肺、大腸經。作用:補脾緩急,潤肺止咳,潤腸通便。宜於脾胃虛弱胃痛,津虧腸燥便秘,近代用於消化性潰瘍。濕證、濕熱證、胃脹腹脹、嘔吐、便稀者忌食;不宜與蔥、萵苣同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