脬是漢語辭彙,拼音pāo,出自《史記》。現在多指物體體積大,呈現鼓起的圓弧狀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脬
- 拼音:pāo
- 出自:《史記》
- 解釋:借指水聚積之處
- 部首:月
- 五筆:EEBG
- 結構:左右結構
- 筆順編號:5413425121
- 造字法:指事
- 詞性:名詞,量詞
基本信息
古籍解釋
又《釋名》赴也。夏月赴疾作之,久則奧也。
又《集韻》通作胞。《史記·倉公傳·客脬注》正義曰:脬,亦作胞。
脬是漢語辭彙,拼音pāo,出自《史記》。現在多指物體體積大,呈現鼓起的圓弧狀態。
脬是漢語辭彙,拼音pāo,出自《史記》。現在多指物體體積大,呈現鼓起的圓弧狀態。...... 脬是漢語辭彙,拼音pāo,出自《史記》。現在多指物體體積大,呈現鼓起的圓弧...
魚脬,魚的鰾。中藥的一種。具有補肝腎,養血止血,散瘀消腫的功效。...... 魚脬(魚脬)魚的鰾。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弧矢》:“凡膠乃魚脬雜腸所為。”...
脬氣不固 ,病證名。指膀胱之氣虛弱,不能約束小便的病變。症見小便淋瀝不斷,或小便失禁或遺尿等。治宜補腎固脬。 ...
類證治裁 卷之七 閉癃遺溺論治 〔失禁〕固脬湯桑螵蛸(酒炒,二錢) 黃 (酒炒,五錢) 沙苑子 萸肉(各三錢) 當歸(酒炒) 茯神 益母子(各二錢) 生白芍(...
脬簍編輯 鎖定 編簍 編織簍,南方用竹篾,北方用荊條。北方編簍屬桑編類,用桑條、紫穗槐條等。裝液體的簍,(如圖)一般下半截為上大下小的稜台,上半截漸收攏...
何脬脬(?-1933),福建省連江縣苔菉鄉琇瓙村人。1933年參加革命鬥爭,任奇達鄉工農赤衛隊隊員,參加了連羅(連江、羅源)革命根據地的土地革命鬥爭和蘇區的反“圍剿...
補遺補脬飲,中醫方劑名。出自《準繩·女科》卷五。具有補脬止漏之功效。主治婦人產時傷脬,終日不得小便,但淋濕不乾者。...
尿脬是指膀胱,尿脬是一種俗稱。中文名 尿脬 拼音 sūi pāo 釋義 膀胱的俗稱 屬性 漢語辭彙 解釋: 尿脬 過去老人們有用尿脬來做錢包的。...
【來源】《雞峰普濟方》卷十。 【異名】固脬丹(《雞峰普濟方》卷十八)。 【組成】益智仁75克 石菖蒲30克 白龍骨23克 川烏頭30克(生,去皮、臍,銼,用...
固脬方,中藥方劑,由黃耆、升麻、葛根、天花粉、桑螵蛸、煅牡蠣、五味子、炒白朮、陳皮、甘草用於益氣固澀。主治濕濁內蘊,升降失司之尿崩症。...
2、治小兒尿床及產後損脬遺尿:豬脬、豬肚各一個,糯米半升。將米入脬內,又將脬入肚內,爛煮。入鹽、椒勻,如飲食日常服。(《活幼全書》縮泉方) 3、治渴疾...
補脬湯,中醫方劑名。出自《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八。具有補腎溫陽,強腰固澀之功效。主治腎臟虛冷,腳筋拘急,腹痛引腰背,不可屈伸,耳聾,視物不清,坐欲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