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損傷排便功能重建後腦功能重塑的實驗研究》是依託上海交通大學,由鄭憲友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脊髓損傷排便功能重建後腦功能重塑的實驗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鄭憲友
- 依託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脊柱胸腰段骨折在臨床上最為常見,損傷後可導致排尿、排便功能障礙。其腸道症狀主要表現為嚴重大便失禁,慢性頑固性便秘等。本課題組前期在國家自然基金青年項目(30901507)的資助下,首先定位大鼠排便的初級運動、感覺中樞;套用神經移位同時修復直腸與肛管的運動、感覺神經,從而建立了生理排便反射通路。但是新的反射通路能否與大腦中樞建立聯繫尚不明確。因此,本研究擬以大鼠為研究對象,通過跨突觸逆行示蹤、微電極刺激、功能磁共振成像、PET顯像等方法,來觀測排便高級中樞- - 旁中央小葉,丘腦下部及腦幹在人工反射通路修復前後的遷移變化規律,並通過測定腦源性神經生長因子(BDNF)、生長相關蛋白43(GAP43)、非受體酪氨酸激酶(Fyn)和Trk酪氨酸激酶B(TrkB) mRNA 及其蛋白在相關腦功能區的表達,從而探討人工反射通路修復術後大腦重塑的分子機制,可望為臨床上脊髓損傷患者實現自主排便奠定實驗基礎。
結題摘要
脊髓損傷後往往造成排尿及排便功能障礙。隨著對泌尿系處理方法的進步,使腸道功能障礙的影響日益突出。在臨床上,脊柱胸腰段骨折最常見,損傷後造成脊髓圓錐損傷,其腸道症狀主要表現為嚴重大便失禁,慢性頑固性便秘等。鑒於此,本研究以SD大鼠為研究對象,首先定位了大鼠排便功能最大效應神經根為S1神經根,同時初步定位SD大鼠高級排便中樞為中央腦水管周圍灰質區域(PAG區);並在此基礎上成功建立了大鼠排便生理反射弧的動物模型,即將L6前、後根分別與S1前、後根端端吻合修復重建直腸與肛管的運動、感覺神經通路;術後對動物模型有效行進行分析並在此基礎上對動物模型術後各時期進行腦重塑監測,動態觀察腦重塑過程及相關神經遞質分子的變化情況。術後3月通過甲苯胺藍和電鏡等形態學觀察,PRV逆行示蹤和電生理等功能學檢查。結果表明,神經根吻合口形態良好並伴有新生的神經纖維,PRV逆行示蹤可很好的跨越吻合口逆行上傳,電生理監測顯示肛管直腸有部分功能恢復。對模型鼠術後1月、6月及12月分別進行fMRI及微電極刺激動態監測腦重塑變化過程,同時提取相關腦核團進行神經遞質測定;結果表明術後1月出現了明顯的排便中樞抑制現象,術後6月排便中樞又對排便功能出現了部分再支配現象,而在術後12月對模型鼠腦部相應的區域又由抑制變為去抑制;腦部神經遞質BDNF從術後1月、術後3月、術後6月呈現出逐漸升高的趨勢並於術後6月達最高峰, 術後12月恢復到基線,而Fyn在術後1月、術後3月、術後6月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並於術後6月達最低峰,於術後12月恢復到基線。總之,本研究探討了生理排便反射通路的修復效果,並從腦重塑過程和神經遞質闡述了可能機制,從而為臨床SCI患者排便功能重建提供了新的修復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