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延髓肌萎縮症

脊髓延髓肌萎縮症(SBMA),別稱為X-連鎖脊髓延髓肌萎縮症,又稱Kennedy病(甘迺迪氏症),是一種遲發的X-連鎖隱性遺傳性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主要累及下運動神經元、感覺系統和內分泌系統。本病主要影響男性,女性突變攜帶者臨床症狀較輕,多見於30~60歲。本病在中國尚缺乏流行病數據,美國、芬蘭西部和義大利的發病率分別為1/40000名男性/年、13/85000名男性/年和3.3/10000名男性/年。

2018年5月11日,該疾病被列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5部門聯合制定的《第一批罕見病目錄》。

基本介紹

  • 別稱:X-連鎖脊髓延髓肌萎縮症、Kennedy病、甘迺迪氏症
  • 英文名:SBMA
  • 就診科室:神經內科
  • 是否遺傳:是
  • 多發人群:本病主要影響男性,多見於30~60歲。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治療,預後,預防,護理,

病因

脊髓延髓肌萎縮症是一種X連鎖隱性遺傳病,是由染色體Xq11-12上的雄激素受體(AR)基因的1號外顯子中的CAG三聯體重複(40~62個)的不穩定擴增引起。

臨床表現

1.主要影響成年男性,女性攜帶者症狀較輕,可能僅出現痙攣。
2.病程進展緩慢,常在發病前有多年的肌肉痛性痙攣。主要表現為肢體近端(肩胛帶和骨盆帶)肌肉萎縮和無力,並隨病情進展波及遠端,下肢重於上肢。延髓運動神經元所支配的肌肉受到累及,可出現舌肌萎縮和震顫、吞咽困難、構音不良和面肌無力,常伴有肌痛和肌束震顫,但是感覺正常,某些病例伴有位置性和動作性震顫。腱反射減弱或消失,無上運動神經元損害的症狀和體徵。
3.可伴有男性乳房女性化、睪丸萎縮、高膽固醇血症、糖尿病等內分泌紊亂表現。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約80%的脊髓延髓肌萎縮症患者出現血清肌酸激酶(CK)升高,且血清肌酸激酶升高多見於臨床症狀出現前數年。患者血清睪酮降低,還可出現血丙氨酸轉氨酶、乳酸脫氫酶、尿酸、三醯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及空腹血糖水平升高。
2.神經電生理檢查
肌電圖常呈廣泛脊髓前角細胞損害,可出現巨大電位;神經傳導速度正常或減慢;複合運動動作電位(CMAP)和感覺神經動作電位的波幅下降,後者異常較前者更常見。
舌肌壓力測量能夠反映脊髓延髓肌萎縮症患者的吞咽功能。舌肌壓力下降多出現在患者主觀意識到吞咽困難之前,因此舌肌壓力測量可作為脊髓延髓肌萎縮症的一種新型生物標誌,並適用於早期檢測。
4.基因檢測
基因檢測可見雄激素受體基因1號外顯子CAG重複數≥38次。

診斷

1.首發症狀多為肌震顫、頻繁的肌痛性痙攣、肢體無力、男性乳房發育及非特異性早熟。
2.約80%的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升高。
3.肌電圖常呈廣泛脊髓前角細胞損害。
4.診斷的金標準是基因檢測。雄激素受體基因1號外顯子CAG重複序列數目測定。2011年歐洲神經科學聯合會指南將CAG重複序列數目≥38次作為診斷依據。

鑑別診斷

1.與肌萎縮側索硬化(ALS)鑑別
肌萎縮側索硬化多為散發性,約5%-10%為家族性,多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極少數為X連鎖遺傳。患者表現為上、下運動神經元均有不同程度受累,而脊髓延髓肌萎縮症只累及下運動神經元,並呈對稱性發展。肌萎縮側索硬化無雄激素不敏感表現,結合基因檢測、電生理、生化等檢查方法可鑑別。
2.與進行性肌萎縮(PMA)鑑別
進行性肌萎縮是一種下運動神經元疾病,常累及頸髓,多以單側肢體遠端肌無力、肌萎縮起病,並逐漸向近端進展。與脊髓延髓肌萎縮症的不同點在於,進行性肌萎縮患者延髓受累較少見,肌電圖檢查可見遠端CMAP波幅明顯下降,感覺神經傳導測定常表現為正常。
3.與成人型脊髓性肌萎縮症(SMA)鑑別
成人型脊髓性肌萎縮症以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為主,病變主要累及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以四肢近端肌無力、肌萎縮為主要表現。且女性也可發病,較少呈X-連鎖隱性遺傳,無男性乳房女性化等內分泌改變和感覺受累的症狀。基因檢測是鑑別診斷的關鍵。

治療

目前臨床上仍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案,以對症治療為主,主要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治療和康復治療。
1.藥物治療
使用抗震顫、抗肌肉痙攣的藥物緩解症狀。
2.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男性乳房發育症。
3.康復治療
可進行恢復肌力的訓練。
4.其他治療
在疾病晚期,可進行鼻飼以及通氣支持。

預後

脊髓延髓肌萎縮症由於進展緩慢,預後較好,幾乎不影響壽命或者僅有小幅縮短。

預防

由於本病屬於遺傳性疾病,所以有家族史者,建議進行遺傳諮詢和產前診斷,有助於優生優育。

護理

1.飲食護理
飲食宜多樣化,選擇清淡、易消化、無刺激、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2.堅持康復訓練
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康復訓練,防止廢用綜合徵的發生。對肢體進行按摩,加強被動活動及刺激,減少肌肉萎縮。訓練時注意防止跌倒,避免受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