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動物從水生到陸生演化的遺傳創新機制——西北工業大學生態環境學院王文、王堃團隊與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何舜平和昆明動物所張國捷等團隊合作,發現硬骨魚祖先已進化出了陸生適應性相關的初步遺傳基礎,在肺魚代表的肉鰭魚內得到進一步加強,到四足動物最終完善而成功登上了陸地。該成果兩篇研究論文以封面故事發表於《細胞》雜誌。入選“2021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脊椎動物從水生到陸生演化的遺傳創新機制
- 定義:2021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之一
脊椎動物從水生到陸生演化的遺傳創新機制——西北工業大學生態環境學院王文、王堃團隊與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何舜平和昆明動物所張國捷等團隊合作,發現硬骨魚祖先已進化出了陸生適應性相關的初步遺傳基礎,在肺魚代表的肉鰭魚內得到進一步加強,到四足動物最終完善而成功登上了陸地。該成果兩篇研究論文以封面故事發表於《細胞》雜誌。入選“2021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
脊椎動物從水生到陸生演化的遺傳創新機制——西北工業大學生態環境學院王文、王堃團隊與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何舜平和昆明動物所張國捷等團隊合作,發現硬骨魚祖先已進化出了陸生適應性相關的初步遺傳基礎,在肺魚代表的肉鰭魚內得到進一...
魚類是所有脊椎動物中進化最成功的水生類群,它們幾乎占領了地球上從海水到淡水所有水域中的生態位,既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重要的生物資源,同時斑馬魚及刺魚等物種也是生物學研究的模式物種。因此,我們將以魚類為對象,利用分子生物學、遺傳學、基因組學以及生物信息學等方法,在不同尺度揭示生物適應性進化的...
兩棲爬行動物是原始的陸生脊椎動物,第一種呼吸空氣的陸生脊椎動物,由化石可以推斷它們出現在三億六千萬年前的泥盆紀後期。直接由魚類演化而來,這些動物的出現代表了從水生到陸生的過渡期。兩棲動物生命的初期有鰓,當成長為成蟲時逐漸演變為肺。兩棲類可以同時生活在陸上和水中,既有適應陸地生活的新的性狀,又有從...
2022年1月10日,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發布了2021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其中,西北工業大學生態環境學院王文、王堃團隊與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何舜平、昆明動物所張國捷等團隊合作研究的項目《脊椎動物從水生到陸生演化的遺傳創新機制》成功入選。獲獎記錄 獲中國動物學會青年科技獎、長隆啟航獎。
首次揭示了7千米以下超深淵獅子魚適應極端環境的遺傳基礎;對脊椎動物從水生到陸生轉變進行了深入研究等。主要貢獻 1.在80年代初就在伍獻文教授的倡導下,開展系統發育的理論和實踐,對鯉形目、鯉科魚類的系統發育研究在80年代引起國際魚類學界的普遍關注。2.魚類學學科組自建立以來,積極開展魚類的基礎和套用基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