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健身法是一種中老年的健身方法。學習動作首先應掌握它的力學結構。脊椎有椎骨26塊,但脊椎肌(肌群劃分與常規教材不相同)涉及的骨還有枕骨、股骨(頭)、髂骨。脊椎力系不能單獨形成對立結構,因此脊椎動作涉及顱部、腿部深肌乃至胸腹部骨胳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脊椎健身法
簡介,力繫結構,練習程式,顱頸運動,梨狀肌運動,脊椎整體運動,整體動作日常運用,
簡介
脊椎健身法之所以稱為絕技,有以下原因。
1、自然死亡力學演變形式中,簡明扼要的解釋是:在非意控條件下脊椎動作難加強,導制縱橫膈對立運動消失,即死亡。從進化角度看,該套動作在內的人體技術,是大腦皮層突破延髓自動呼吸功能阻礙意識控制深肌的基本方法。
2、人體技術是人腦運用人體的重要形式,開發出後它將象臂腿動作那樣被人類永遠運用而沒太大的變化。脊椎動作是最難掌握的核心部份。一旦掌握,運用更簡單有效。
3、在人體力系中維持自身生命的是顱胸腹脊部臂腿深肌。在深肌中起主導作用的是脊椎力系。該力系動作涉及心肌、平滑肌、骨胳肌。雖然只有骨胳肌動作,但動起來涉及三肌。只要方法得當,掌握過程中有直截了當的健身作用。
4、人體力系40歲後變異明顯,中老年有健身的必要。脊椎動作少而精,練習掌握後易於日常隨時運用。很適合中老年群體。
該方法還處於運用實驗階段,沒有敢為人先、善於探索的獻身精神(特別是在沒人指點的情況下)不要輕易嘗試。
力繫結構
該文省卻這部份肌的討論。
脊椎後面的肌群中與顱部聯繫的有頭後大直肌等(見脊椎肌群表)從上到下有多裂肌、迴旋肌、棘間肌、棘肌(分背、頸、頭部)半棘肌(分背、頸、頭部)、橫突間肌、梨狀肌。腰椎體側面有腰大肌。頸椎前面有頸長肌、(分直部、上斜部、下斜部)、頭長肌、頭前直肌。胸椎段前面沒有直接的對立肌,顯然這需與胸骨、肋骨間的肌群(包括斜角肌、縱橫膈)對立。腰椎段腰大肌居腰椎骨左右,可與腰椎後面肌群對立(因力臂短適合靜止性用力)。這結構是腹部肌易鬆弛的力學條件。
練習程式
顱頸運動
頸(胸)椎直立,放鬆縱膈,頭顱前後仰俯。頸椎隨頭顱動作適度前屈後伸。在這過程中體驗顱頸部前後肌群的用力充實感。
梨狀肌運動
起立(雙腳齊肩寬)直脊,左右梨狀肌用力(有強烈的提肛、強脊到顱後感),脊椎微微前屈增加該肌用力感。要求能在站立、坐、臥、行走時都能保持梨狀肌動作,運用自如。
脊椎整體運動
站立或坐立,把前兩動作聯繫起來做。先強梨狀肌,再強顱頸肌群。在此基礎上脊椎直立前屈,加強動作感受。反覆練習。
熟悉到能反覆單獨、混合練習時,可加上胸部適度的挺塌(胸高位塌胸、胸低位挺胸),用腹式深吸練習。這時要強調腹式呼吸的深度、強度。後背肋膈竇部位(第十一、十二胸椎體左右邊)有充實微脹感為好。
整體動作日常運用
日常運用是指每天隨時運用。注意了才能主動運用。培養隨時注意深肌力系狀況能力,是隨時運用它的先決條件。這是最難的。動作練習要求能結合臥、蹲、坐、站、走、跑保持脊椎整體動作強度和腹式呼吸,這是日常運用的基本要求之二。在此之上有以下經驗。
1、不僅要在上述動作中保持脊椎的整體動作強度、還要求在胸廓高低位變換中保持脊椎整體動作強度和腹式呼吸。
2、不但在體力活動中保持脊椎動作,還要在腦力活動、性活動中保持脊椎動作。
3、左右側臂腿動作往往不均衡,這也是需糾正的,日常中左右臂腿交替運用。
4、日常喉頭低位者,多用高位。日常喉頭高位者,多用低位
以上要求足夠練習者用幾十年的精力去追求,在這練習運用中可得到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