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衝星研究方法是用射電望遠鏡接收來自天體的脈衝信號研究天體的科學方法。1967年,英國天文學家休伊什(Antony Hewish)和他的研究生貝爾用一架特殊的射電望遠鏡,在3.7米波段上,偶然接收到來自狐狸座的射電脈衝信號,且方向確定,周期極短暫而穩定。經系統觀測分析後,確定為第一顆脈衝星——CP1919。脈衝星是60年代天文學四大發現之一,引起天文界極大興趣,榮獲1974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脈衝星是一種高速自轉的恆星,射電輻射僅由恆星的一小部分區域發出,所以在空間形成一個輻射帶或輻射束,隨恆星同步轉動,故在地球上接收到的信號,便以脈衝的形式出現。脈衝周期從0.03秒到4.3秒都有,脈衝寬度為其周期的百分之幾到十分之幾。輻射頻率幾乎是全波段。射電波段用射電望遠鏡很易接收,有些較強的信號可用螺旋天線接收。光波段的輻射可用光電倍增管接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脈衝星研究方法
- 屬性:研究天體的科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