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的聯盟》是2010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沈志華。本書是在外交、經濟與文化交流”的國際學術會議的主題報告的基礎上形成的。
基本介紹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圖書信息
書 名: 脆弱的聯盟
作 者:沈志華
出版時間: 2010年12月9日
ISBN: 9787509716786
開本: 16開
定價: 78.00元
內容簡介
《脆弱的聯盟:冷戰與中蘇關係》◇回首20世紀,對於中國和世界來說,中蘇關係無疑是最重要也最令人難以理解的雙邊關係之一。雖然21世紀已進入所謂“後冷戰”時期,但當前中俄之間的微妙關係以及“冷戰”與“後冷戰”之間錯綜複雜的聯繫,都無不向歷史學家提出這一要求: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冷戰時期的中蘇關係。
◇有鑒於此,為了“著重反映近年來中蘇關係史研究的整體動向”,2009年初華東師範大學冷戰國際史研究中心在上海召開了題為“冷戰與中蘇關係:外交、經濟與文化交流”的國際學術會議。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加拿大、日本、匈牙利、塞爾維亞、新加坡等國家的40多位學者出席會議,30位學者提交了自己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並分9個單元進行了主題發言。
作者簡介
沈志華,男,1950年出生,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終身教授,國際冷戰史中心主任,北京大學歷史系兼職教授,香港大學名譽研究員。
圖書目錄
期望中蘇關係史研究更上一層樓(代前言) 沈志華 李濱/1
內戰時期東北地方層面上的中蘇關係:以《實話報》為例 鄭成/1
《實話報》的創辦與結束都是服務於蘇聯方面的政治需要:宣傳蘇軍占領的合法性、樹立蘇軍和蘇聯的正面形象、宣揚蘇聯社會主義制度。中共全力配合該報的創辦與運作,但蘇軍很少顧及中共與中方人員的要求。中蘇職員之間衝突不斷。
蘇聯人在旅順和大連的活動(1945~1955) 何凱思/28
蘇聯五年的軍事管制給大連和旅順帶來了穩定和相對安全的局面。蘇聯人和當地中共幹部對社會主義的不同理解,也導致雙方出現緊張關係。緩解緊張關係,理解蘇聯人並在居民心目中樹立起蘇聯人的正面形象,成為中共要面對的重大挑戰。
蘇聯專家在中國人民大學(1950~1957) 李濱/47
1950~1953年中國人民大學對蘇聯專家的態度是無條件地服從,但從1954年開始,中方不僅越來越指責蘇聯專家的教育活動不與中國實際情況相結合,而且對蘇聯專家的使用也逐步減少,直到完全不再需要蘇聯專家。
兩個革命之間:在蘇聯的中國留學生 馬意莉/65
中國與蘇聯兩個國家和社會之間的差別令中國留蘇學生處境尷尬。留學生不僅發現作為社會主義樣板的蘇聯並不完美,而且自己被賦予的重任令他們很難在已經比較成熟的蘇聯找到合適的定位。
政治認同:1950年代中國與蘇聯、東歐的文化交流 傅朗/93
社會主義陣營內文化交流活動的目的是為了宣揚社會主義的國際主義,而具體的運作與表現卻恰恰體現了其集團內部所具有的等級結構:蘇聯占有核心地位,東歐國家和中國則位於邊緣。這種等級結構決定了社會主義陣營最後走向分裂。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蘇聯教育小說與兩代中國讀者 何冬暉/114
隨著中蘇關係與中國國內政治氣氛的變化,這部著作對於讀者的意義也在發生變化:從公共閱讀到私人閱讀;從被當作教育青少年向社會主義事業獻身的經典,到掘出官方在引進這本書時想要極力消滅的東西——比如保爾和冬妮婭的戀情。
蘇聯電影的引進及其對塑造毛澤東時代中國的意義 陳庭梅/142
1950年代,中國官方強調的是蘇聯電影對普通民眾的教育作用:培養人民對社會主義蘇聯的嚮往;中蘇分裂期間,有關十月革命和列寧的蘇聯電影則被官方當作批判蘇聯“修正主義”的有力武器。
橡膠合作:中蘇經濟關係的個案研究 姚昱/168
與工業領域的合作項目表現為蘇聯對中國的單向援助不同,中蘇橡膠合作是雙向的。中蘇經濟合作關係的興衰一般取決於中蘇政治和外交關係的變化,但中蘇橡膠合作這一個案說明,從技術角度講,中蘇經濟合作本身也有難以克服的障礙。
援助和限制:蘇聯對中國研製核武器的方針(1949~1960) 沈志華/206
蘇聯之所以後來會向中國人打開核武器援助的大門,是赫魯雪夫在國際共運和國內政治的鬥爭中獲取毛澤東大力支持後所給予的回報。這注定了中蘇之間的核武器合作不會一帆風順,而核武器所具有的敏感性與重要性又注定它會在中蘇關係的演變中起到核心作用。
蘇聯專家與中國軍校的創辦:對軍事工程學院檔案的考析 趙陽輝、朱亞宗/245
從學院的選址到辦學方案、組織編制、招生規模,從系科設定到教學制度的制定、教學大綱、教材以及研究生培養等最重要的辦學要件,都是蘇聯顧問、專家以蘇聯軍校教育模式為指導、為基礎而制定的。
與中蘇爭奪第三世界:1958~1959年狄托的亞非之行 周萬/266
因為擔心狄托會掌握亞非國家不結盟運動的主導權,中蘇都十分重視1958~1959年狄托的亞非之行。蘇聯的“和平共處”外交方針與狄托宣揚的“不結盟”運動存在著一致性,而中共的“世界革命”理論及成為亞非革命運動領袖的願望則與狄托的活動針鋒相對。
1960年代蘇聯對發展中世界的政策與中國的挑戰 傑?弗里德曼/300
由於在第三世界的影響落後於中國,蘇聯不僅調整“和平共處”的外交方針,並提出了“全民民主”理論,以支持開發中國家的民族解放鬥爭,更在宣傳、經濟援助、意識形態與軍事援助等方面對中國發動了反擊。
蘇聯參加第二次亞非會議的計畫及對華策略 安?耶傑姆斯基/325
蘇聯十分希望能夠參加這次會議,以加強亞非國家對蘇聯的認同並樹立蘇聯在亞非世界中的領袖地位。但考慮到中國一直反對蘇聯參加這次會議,莫斯科的態度既積極又謹慎,並曾構想與中國進行建設性的合作。
中印邊界衝突與蘇聯的反應和政策 戴超武/346
蘇聯重視不結盟運動領袖國印度的國際地位和影響,但中印邊界衝突涉及中國的根本利益,而中共領導人對世界局勢和印度領導人的看法較為激進,雙方在這一問題上存在著根本分歧。中印邊界衝突在中蘇分裂中起了重要作用。
蘇中和解的最後嘗試:對最新解密俄國檔案的解讀 普羅祖緬希科夫/374
兩黨之間的分歧是如此之深,以至於其中之一的“分歧的製造者”走下政治舞台都沒有能帶來所期望的蘇中關係的變化,結果是雙方關係繼續惡化,並且在很短的時間內引起黨的關係完全破裂。
失去的機遇?——赫魯雪夫下台後中蘇實現和解的新嘗試 李丹慧/391
就毛澤東而言,與其說是尋求與蘇共和解的新嘗試,不如說是為中共繼續沿國際共運的軌道前進做最後的努力。即如果蘇共新領導人能夠改弦更張,則中共將留在國際共運內,引領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沿著毛認為的正確路線前進,否則中共將另起爐灶。
不期而遇的局面:1969年中蘇美三角關係論析 呂德良/422
面對當時中美蘇三者之間彼此互相敵對的危險局面,直到1969年中美蘇任何一方都受制於國內政治和體制因素的限制而難以實現對這一困局的突圍。1969年的中蘇邊界衝突則以一種偶然的和不可預料的方式導致了中美緩和、聯手抗蘇的局面的形成。
中美和解過程中的中方變奏:毛澤東“三個世界”理論提出的背景探析 楊奎松/457
毛澤東不僅牢記和美國之間根本利害關係的不同,而且時時會因為自己在對美問題上的退讓而表現得極度敏感。這決定了他不得不很快提出一個旨在使自己能夠繼續區別於美蘇的所謂“三個世界”的觀點,用以維繫中國在美蘇冷戰格局下獨樹一幟的自主形象。
中蘇關係正常化過程中的中國與東中歐關係 王俊逸/482
東歐社會主義國家被中蘇認為是調整雙邊關係的重要中間人和試驗場。這種考慮以及東歐對蘇聯態度的重視,決定了中國與東歐的關係受制於中蘇關係的演變,儘管中國與東歐較早進行了關係改善,雙方在經濟改革等問題上存在著共同點。
1980年代早期蘇聯對中國政策延續和變化的壓力 魏麗莎/507
蘇聯的一些開明學者和官員呼籲中蘇關係的正常化並認同中國的經濟改革,但因反華而登上政治舞台的外交精英與保守派官員既對中蘇緩和不抱希望,又反對國際共運的新變化,更對中國的經濟改革持批判態度,致使蘇聯在中蘇關係正常化的道路上行動遲緩。
蘇聯外交機構的幹部更替與對華政策轉變(1985~1986) 謝?拉欽科/525
1985~1986年這次大規模的幹部更換創造了對外政策制定中改革者的羽翼。外交政策“新思維”,包括與亞洲相關的各方面政策的產生,使戈巴契夫可以有賴於此尋求鼓舞。改革者羽翼的核心由因各種原因而與戈巴契夫有私人關係的人組成。
“告別冷戰”:中國實現中蘇關係正常化的歷史涵義 牛軍/538
歷史就是如此地富有戲劇性:中國是通過同蘇聯結盟而捲入冷戰,在40年後又通過同蘇聯實現關係正常化而徹底退出冷戰。決定中國在中蘇關係正常化道路上的步伐的是中國領導人對國內因素的考慮,一些外部事件只是起了次要作用。
作者簡介/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