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材料化學協同創新中心

能源材料化學協同創新中心

“能源材料化學協同創新中心”由廈門大學聯合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及其他國內外科研院所共同發起成立,旨在碳資源最佳化利用、化學儲能與轉化和太陽能轉化化學等3個方面開展協同創新,解決該領域科技發展前沿問題。

概述,發展方向,發展階段,組織機構,國際顧問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理事會,人才培養,目標定位,

概述

“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畫(簡稱2011計畫)”是繼“211工程”、“985工程”之後,中國高等教育系統又一項體現國家意志的重大戰略舉措。廈門大學、復旦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分別簡稱廈大、復旦、中科大,或統稱“三校”)以“2011計畫”總體精神為指導,共同建立“能源材料化學協同創新中心”(英文名稱:Innovation Center of Chemistry forEnergy Materials,簡稱“協同中心”,iChEM)。這對三校以化學學科為中心的相關學科新一輪發展,滿足國家急需,衝擊世界一流,既是一次難得的歷史機遇,也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協同中心由廈大、復旦和中科大組成核心層,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清華大學、牛津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能源材料化學領域傑出人才團隊組成外圍層。中心已匯聚的國外傑出學者包括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JACS副主編楊培東(位列國際權威引文機構Thomson Reuters發布的2000~2010年全球“頂尖百名材料學家”榜首和“頂尖百名化學家”第10位),林文斌(位列“頂尖百名化學家”第54位),E. Tsang(牛津大學Wolfson催化中心主任),E. S. Yeung(美國能源部Ames國家實驗室高級科學家)和王勇(華盛頓州立大學傑出教授)、劉俊(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Fellow)等領軍人才;國內學者有包信和院士(來自碳資源最佳化利用研究實力雄厚的大化所)、洪茂椿院士(來自結構和材料化學研究實力雄厚的福建物構所)和帥志剛教授(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清華大學長江學者)等傑出學者。
廈大、復旦和中科大的化學學科具備衝擊學科前沿的基礎和實力,並已開展了多年有效的協同創新探索,形成了協同創新體的雛形。擁有化學化工領域全國唯一連續4次評估為優秀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內的4個國家級平台,5個國家基金委創新群體,在Science、Nature及其子刊發表的論文數分列全國高校前列。

發展方向

協同中心選定研究水平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的德國馬普Fritz-Haber研究所(百年歷史中產生7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為中期發展參照對象,選擇美國能源部所屬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awrence BerkeleyNational Laboratory,簡稱LBNL)及其所依託的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的化學學科作為長期參照目標(75位LBNL科學家是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士,13位科學家獲得了科研領域國家最高終身成就獎—國家科學勳章,18位工程師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有利於協同中心擴大發展視野,提升自身高度,明確發展方向,在能源材料化學領域取得世界一流的原創性重大成果。
研究方向研究方向

發展階段

協同中心經過培育、建設和發展三個階段,將匯聚培養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一流學術領軍人才和創新型隊伍,取得一批原創性重大科技成果,建成世界一流的能源材料化學科研中心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示範基地,打造能源材料化學的國際品牌,為我國能源戰略新興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作出引領和支撐性重大貢獻,為高等學校創新能力的提升做出有益的探索。

組織機構

協同中心設理事會、學術委員會、若干研究部(每個研究部下設若干個研究團隊)和行政綜合部。協同中心設碳資源最佳化利用、化學儲能與轉化、太陽能轉化化學三個主攻方向研究部,和開展前瞻性、非共識性探索和跨學科交叉研究的X-研究部,以及合成製備、理論模擬和儀器方法三個學術支撐研究部。行政綜合部下設信息資源、人力資源、行政服務和公共技術四個辦公室。
組織機構圖組織機構圖
實行理事會領導和國際化學術委員會指導下的中心主任負責制。
理事會是協同中心最高決策機構,由教育、科技或管理方面有較高威望和造詣的專家組成。每屆任期四年,屆滿可連任。
學術委員會是中心的學術諮詢、評價機構,由學術造詣深厚、公道正派,在國內外學術界享有良好聲譽的科學家組成。每屆任期四年,屆滿可連任。
中心主任接受理事會的領導和學術委員會的建議,全面負責協同中心的運行,由具有國際聲望和影響力的戰略科學家擔任。任期四年,任職不超過兩任。
研究部是協同中心具體研究工作的組織實施機構。研究方向由學術委員會制定並經理事會批准。
行政綜合部是協同中心行政事務日常管理機構。受中心主任領導,向中心主任負責。

國際顧問委員會

主席
Richard N. Zare
Stanford University
副主席
Galen D. Stuck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Barbara
Michel Che
Université Pierre et Marie Curie
成員
Christian Amatore
Ecole Nationale Superieure
Alexis Bell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Peter Bruce
University of Oxford
Avelino Corma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of Valencia
Hans-Joachim Freund
Fritz-Haber-Institut Der Max-Plank-Gesellschaft
Michael Graetzel
E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Taeghwan Hyeon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Yusuhiro Iwasawa
The University of Electro-Communications
Susumu Kitagawa
Kyoto University, Japan
Jean-Marie Lehn
Université Louis Pasteur
Klaus Mullen
Fritz-Haber-Institut Der Max-Plank-Gesellschaft
Eiichi Nakamura
University of Tokyo
Konstantin Novoselov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Rodney S. Ruoff
Institute for Basic Science
Peter J. Stang
University of Utah

學術委員會

主 任
楊學明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副所長
副主任
楊培東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系教授
崔 屹
史丹福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
委 員(以姓氏拼音為序)
包信和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
崔 屹
史丹福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
戴黎明
美國凱斯西儲大學教授
段 雪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學教授
付賢智
中科工程院院士,福州大學校長
何鳴元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總工,華東師範大學教授
江 雷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化學所研究員,北航化學與環境學院院長
劉 俊
美國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材料創新科學計畫負責人,教授
劉忠范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
劉中民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麻生明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所,研究員
錢旭紅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教授
宋春山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能源研究所所長,美國化學會會士,教授
萬惠霖
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教授
王中林
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講座教授
謝 毅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
謝在庫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院長,教授
楊培東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系教授
楊學明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副所長
姚建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副主任
張 希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基金委化學部主任
鄭蘭蓀
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教授

理事會

理 事 長
朱崇實
廈門大學校長
金 力
復旦大學副校長,中科院院士
萬立駿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
張 濤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所長,中科院院士
理 事(以姓氏拼音為序)
包信和
中科院瀋陽分院院長,中科院院士,大連化物所研究員
侯建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
金 力
復旦大學副校長,中科院院士
廖 青
廈門大學財務處處長
李 燦
中心主任,中科院院士
大連化物所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院長
羅喜勝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學技術處處長
田中群
中心主任,中科院院士,廈門大學教授
萬立駿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
中科院化學所前所長、研究員
楊學明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副所長,中科院院士
殷南根
復旦大學科技處處長
葉世滿
廈門大學副校長
周函韜
廈門大學科技處處長
詹文龍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科院院士
張先恩
中國科學技術部基礎研究司前司長
張 濤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所長,中科院院士
趙東元
培育期中心主任,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
周亞明
復旦大學校長助理
朱長飛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
朱崇實
廈門大學校長

人才培養

本科生培養
共享三校教學、科研實驗室資源,導師互選,在導師指導下自主選擇課程。本科生暑期科研訓練、實習、本科畢業論文實現三校打通,即: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在三校間的任何一個教學或科研實驗室接受實踐訓練、實習或完成畢業論文工作。實現三校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包括精品課程(教材)、教學名師、基礎課師資(不僅是化學課)、國家化學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家拔尖人才培養試驗計畫,均實現三方共享,並向能源化學方向傾斜。理論課教學(理論課、學術講座)採取優秀教師流動到三校授課模式,強化數理基礎;實踐教學(學生實驗課、科研訓練、實習)採取優秀學生流動到三校學習模式。以國家拔尖人才班學生為基礎,中心每年招收不超過100位拔尖學生,在三校交叉選材。學分互認,聯合培養。拔尖班學生培養,須有半年在該校之外任一學校學習、研究經歷。再有海外半年(國際合作學校)的學習、研究經歷;開放相互轉學,化學相關專業方向轉學完全開放。本科生保研指標三校共享,向中心傾斜。各校1/4以上保研名額向校外其他兩校導師推薦。定期輪流承辦暑期學校,定期組織教學與招生工作交流研討。
博士生培養
三校共同支持中心博士生教育改革,加強本直博招生,各校單列一定招生指標由中心招生培養,並積極爭取博士生招生計畫指標由教育部直接(單列)劃撥。博士生招生實行申請—審核制,著重對考生學術興趣和學術潛力的考察;建立博士生退出機制,賦予導師充分自主權;實行跨校、跨研究部、多導師(導師組、導師團隊)、國際聯合培養;博士論文評審及博士答辯邀請國際同行參與;堅持以優秀的培養質量和與國際接軌的獎學金制度吸引招收海內外優秀本科生、碩士生到中心攻讀博士學位。三校為中心博士生提供博士生公寓。

目標定位

協同中心以在能源領域滿足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在化學基礎學科領域衝擊世界一流為導向,充分協同三校優勢資源協同創新體,延攬國內外傑出人才,瞄準碳資源最佳化利用、化學儲能與轉化和太陽能轉化化學等3個主攻方向中的核心科學與技術難題,以合成製備、理論模擬和儀器方法為基礎和支撐,注重交叉前沿研究和前瞻性、非共識性探索和大學科交叉研究,通過構建協同創新的新模式和新機制,以化學為基礎,材料為載體,能源為目標,努力將中心建設成為探索高校轉變創新發展方式的“特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